泸县余敏名师工作室

反思集锦

  • 《如何解读文本中的语言规律》反思记录罗险峰在最初的教学模式中,教师会把课文的重点落脚于分析文本段落的意义以及体会作者情感的表达。但是,这种语文教学模式忽略了语言表达方式的重要性,会影响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尤其是沟通能力上言语用词的准确性。所以在2011年版的“语文课程标准”中,对其进行了修改和更正,明确指出语文教学应该从对语言的解读转变为对语言文字的学习,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有更好的理解能力并且能够很好地应用。这个变化正是语文教学的转折点,转折点就是要体现内容(表达什么)和形式(表达方式)的统一。教师在...
    2022-07-17
  • 《四季》教学反思《四季》是一首富有童趣的儿歌,通过对四季代表性事物的描述,表现了春、夏、秋、冬不同的景色。全文共四个小节,运用拟人化的写法,使用叠词,各小节语言句式大致相同,便于学生仿说。我教学的是本课的第一课时,教学重点是认识“尖”等9个生字和折纹旁、虫字旁。会写“四”字。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一二小节。初步了解课文内容和四季的美丽并仿照课文说话,产生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回顾整堂课的教学,总结如下:1.随文识字,渗透识字法我在课中利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分散识字、分散难点,在不同的语境里反复识...
    2022-07-16
  • 《狐假虎威》 教学反思      原本打算以语言和思维为核心进行教学活动,在课堂中有意识的渗透语言的学习与运用,思维的启发和展示,但是在课堂上却没有很好的展现出来。语言的学习与运用方面,语言的准确性做得不好,比如“儿歌里有哪两种小动物”,老虎不是小动物;虽然在课堂中有语言的运用,却浮于表面,没有落到实处,比如“我看你有多大的胆子!”这句话,与“我看你没有多大的胆子。”作比较时,可以启发学生思考与表达,自己说出区别与感受;思维的启发和展示方面,在教学中有体现,却很肤浅,在学生思维展示方面做得更差...
    2022-07-16
  • 《海上日出》教学反思 《海上日出》是部编版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第一篇课文。作者依次描写晴朗天气的日出和天边有云情况下的日出,表达了作者对这一自然景观的喜爱之情。我教学的是本课的第一课时,主要处理识字、写字以及课文的写作顺序两大问题。整堂课按照课前设计的思路展开,基本完成教学任务。下面谈谈我的不足之处:1.在导入环节时,犯了一个知识性的错误,说“巴金从小生活在海边,对海上日出特别了解”。说完后,我一下子反应过来,把巴金和冰心搞混淆了,下来还要给学生纠正。2.学生在回答课文主要内容时,存在困难。虽然...
    2022-07-16
  • 《夜色》教学反思 《夜色》是一首叙事性的儿童诗。诗歌共有两个小节,前后对比着写出“我”对夜色由害怕到接受的心理变化。在本课的教学中,我充分发挥了教材的优势,引导学生思考、表达,我觉得以下几点做得比较好:1.教学中,我利用课文中的优美插图,引导学生联系生活,想象画面,使学生对夜色的特点有了充分的感知。2.引导学生进行口头语言表达练习。课文最后“我也能看见小鸟怎样在月光下睡觉……”引导学生想象:夜晚“我”还能看见什么,听到什么,请你学着书上的样子,说一说。达到了让学生根据课文信息做简单的推断,发挥联...
    2022-07-16
  • 《巨人的花园》第一次反思泸县毗卢镇学校    张雪梅《巨人的花园》是英国著名作家王尔德的童话作品。这篇课文充满着奇妙的想象。全文围绕着花园、巨人、孩子之间的关系展开叙述,孩子去,花园荒,巨人苦;孩子来,花园美,巨人乐。我执教的是第二课时。课堂开始简单重温了花园的奇妙变化,并归纳学习方法。随后重点抓住巨人的语言、动作,通过朗读、想象巨人心理等方法,引导学生感受巨人的转变,体会巨人的形象。在教学中,我凭借教材进行了一些语言、思维的训练。主要体现在:在感受花园的可爱时,我引导学生想象花园里还会有什...
    2022-07-16
  • 《两小儿辩日》教学反思(一)余敏名师工作室成员  罗霞 《两小儿辩日》是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一课《文言文两则》中的第二则。文章内容比较浅显易懂,结合注释就能了解文章的大概意思。所以我把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位为:1.学习“辩”字,反复诵读课文,结合注释理解课文内容,熟读成诵。2.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点,掌握学习方法,激发学习兴趣。3.知道两小儿各自的观点,明确说明观点的依据。4.学习孔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明白学无止境的道理。教学重难点确定为:1.学习“辩”字,在辩斗过程中体会两小儿的优秀品质,熟读课文。2.理解...
    2022-07-16
首页 1 2 3 4 尾页 共37条信息/共4页 转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