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教学反思
《四季》是一首富有童趣的儿歌,通过对四季代表性事物的描述,表现了春、夏、秋、冬不同的景色。全文共四个小节,运用拟人化的写法,使用叠词,各小节语言句式大致相同,便于学生仿说。我教学的是本课的第一课时,教学重点是认识“尖”等9个生字和折纹旁、虫字旁。会写“四”字。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一二小节。初步了解课文内容和四季的美丽并仿照课文说话,产生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回顾整堂课的教学,总结如下:
1.随文识字,渗透识字法
我在课中利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分散识字、分散难点,在不同的语境里反复识字。例如:在课初,我播放各季节的音频,让学生猜季节,随即分别出示“春、夏、秋、冬”这几个字,图字结合反复认读;并通过观察,学习了折文旁。在不知不觉中,就让学生认识了这几个生字词。
2.朗读训练,背诵指导
学习课文时,我先播放了课文的朗读音频,让学生在有声、有色的环境中初步了解了课文内容,观察不会读的字词;随后要求学生自由朗读,并强调要求,然后抽生分小节朗读,过程中纠正字音。在学生能正确朗读的基础上,通过图文结合、开火车填空式诵读,完成教学重难点。朗读时,引导学生加动作,分别为“尖尖”、“圆圆”等配上肢体语言,便于记忆。
3.注重语言和思维的训练
在教学中,我注重对学生的语言和思维训练,其中有一个环节是“当小诗人”(视频时间:25:03—30:18),感受四季美,模仿说诗句。这段教学,也是本课的难点。
我先出示几张各季节代表性的事物并让学生认识,然后分析了课文中诗句的句式,再运用填空式补充,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仿照课文中的诗句,当一回小诗人。学生通过观察图片或生活积累,进行独立思考,和同桌交流仿说。
有学生观察图片说“西瓜圆圆,他对叶子说,我是夏天”,“桃花粉粉,他对小树说,我是春天”,当我觉得桃花还可以多另外的事物说时,我随即引导学生问“桃花开的时候,哪些动物最喜欢在它的周围飞来飞去?”,学生思维一下被点拨了,仿出了“桃花粉粉,他对蜜蜂说,我是春天”。有学生没用我出示的图片,通过生活实际,还迁移出了“树叶黄黄,它对泥土说,我是秋天”,“草莓红红,他对种子说,我是夏天”等。有学生还思维扩散到了“动物”,仿出了“柳条长长,他对小鱼说,我是春天”。
学生们在学生表述时,我适当点拨,帮助学生恰当运用语言,使语言更加规范,学生通过不断的语言实践,逐步内化语言、丰富语言,进而正确、熟练、灵活地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的训练。希望学生能够透过书本,紧密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独立思考,开拓思维,充分表达自己独特的感受。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微信扫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