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人的花园》第一次反思
泸县毗卢镇学校 张雪梅
《巨人的花园》是英国著名作家王尔德的童话作品。这篇课文充满着奇妙的想象。全文围绕着花园、巨人、孩子之间的关系展开叙述,孩子去,花园荒,巨人苦;孩子来,花园美,巨人乐。
我执教的是第二课时。课堂开始简单重温了花园的奇妙变化,并归纳学习方法。随后重点抓住巨人的语言、动作,通过朗读、想象巨人心理等方法,引导学生感受巨人的转变,体会巨人的形象。
在教学中,我凭借教材进行了一些语言、思维的训练。主要体现在:在感受花园的可爱时,我引导学生想象花园里还会有什么,孩子们会做些什么;在体会巨人形象时,也让学生想象巨人心理,体会巨人赶走孩子时心里在想什么,体会巨人的自私。同时也把课后习题融入课堂,学生在这样的想象说话、写话中,理解童话的内涵。
不足之处:
1. 语文教学应该以读为本,引导学生通过揣摩课文中的语言文字所负载的内容,体验语言文字所渗透的情感,从而使感悟更深刻。但整个课堂上,读的次数不多、形式不丰富、朗读面不广,读得也不够深入,特别是对朗读的指导不到位。
2. 课文的显著特点是运用对比的方法展开故事情节、揭示道理。文中有许多处进行了对比,教学中应点拨、总结这样的方法,并告诉学生这种写作方法可以应用到习作之中,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教学时没有做到这一点。
3. 教学准备不充足,预设不充分。教学中,自己忘了教学内容,忘记板书,虽然后来及时调整,但处理得不当,显得生硬。各环节时间分配不当,最后的小练笔,写的时间、展示的时间不够,草草结尾;也没有时间谈对巨人文末语言“我有许多美丽的花,可孩子们却是最美丽的花”的理解。
4. 课堂用语不丰富,对学生的回答没有及时评价,对出现的问题没有及时引导。
总之,课堂教学是一门高深的艺术,要上好一堂课真的很不容易。只有在课前充分准备的基础上,通过不断的实践并在实践中反思,进行再创造,才能有收获、有成长。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微信扫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