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 》教学设计
泸县实验学校 刘秀林
一、教学目标
1.学习习作例文中按游览顺序写一个地方,绘制自己的游览线路图。
2. 重点学会“把印象深刻的景物作为重点,写出特点”的写作方法。
3.运用所学方法进行重点段练写
二、教学重难点
写清楚游览过程,突出景物的特点。
三、教学准备
1. 多媒体课件
2.习作任务单
四、教学设计
一、诗句导入,揭示课题
1.谈话:世界那么大,我多想去看看,祖国的山川多么壮美,摄影师用相机留住了它们的美,歌手用歌声唱出了它们的神奇,引得无数的文人骚客驻足观赏。出示:(1)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2)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有些地方是因景秀奇险而闻名,有些地方则是因诗句之美而给景增色,引得游人如织,我们游览了这么多名川名山,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记录下它们的美呢?今天我们也留下一些墨宝为景增色。有信心没有?没有?那你遇到了什么困难。
2.揭题。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进第五单元的习作:游 。
二、明确内容,尝试补题
1.那么同学们,你们都到过哪些有名的景点呢?(生说)
2.选题指导。那写游 是不是只能写有名的景点呢?咱们打开课本74页来看一看,书本上的同学是怎么说的?
3.那同学们你游览过哪些地方?哪个地方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
4.学生交流。一听同学们说的地方名称,刘老师就已经无比向往了,我更加好奇你会怎么介绍自己游览过的地方?
三、结合例文,理清顺序
1.像这样一篇写景的文章,我们该怎么写呢?我们来看看单元篇章页怎么说的?
2.谁来读一读。(单元篇章页告诉我们可以按照游览顺序写景物。)
3.借助例文,理清游览顺序。
打开例文《颐和园》,快速读一读,想一想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游览的?长廊→(万寿山下)→(佛香阁前)→(昆明湖)再看例文《七月的天山》的游览线索又是什么样的?(进入天山)——(再往里走)——(走进天山深处)这两个游览顺序在填写上有什么不同呢?(是的,颐和园是以万寿山、佛香阁这样的点位名称作为游览顺序的,而七月的天山是以游览的进程作为顺序的。)
3. 绘制自己的游览路线图。你看,绘制游览路线图的方法很多,既可以用点位,也可以用方位,那我们也来试着绘一绘自己的游览路线图。
4. 同学们,我们刚才所探讨的游览顺序,也就是我们的写作顺序,老师觉得可以称之为:言之有序。
5. 下面我们就以我们一个大家都到过的地方,一个大家都非常熟悉的地方为例,绘制我们的游览路线图。
(我们的校园占地面积不大,但有着悠悠80年的历史,文化底蕴深厚,而且就如麻雀一样校园虽小,但五脏俱全,里边的配套设施特别齐全,风景特别迷人。美术老师挥毫泼墨给我们留下了美丽的八景图,我们就以这八景图为点,绘制我们的游览路线图吧。请个同学来绘制一下,游览路线肯定是从我们的正大门出发。)
路线有了,现在我们就可以根据游览路线,移步换景地进行介绍了。
6. 根据自己的作文题目,绘制自己的游览路线图。
7. 交流
四、构建方法,尝试写作
1. 我们是挨着顺序从一花一草开始介绍吗?选择重点内容来写。
2. 怎么样选择重点内容来写呢?送你一个锦囊。
构建方法“印象深刻,抓住特点”
3. 运用方法,尝试写作。那么就让我们用上刚才这样的方法,按照从远到近的顺序观察我们的一个点——育龙池吧。
4. 小班合作完成我们的重点文段的描写吧!(学生书写作文,教师巡回指导。)
5. 展示,交流。
五、玉蟾为例,巩固习作
六、画导图,静心习作
七、师生评价,修改提升
1.作品展示,师生评价它写得怎么样?他重点写了哪些景物?有没有抓住特点?你觉得他哪写得特别好?
2. 这篇作文有哪些好的开头和结尾方式呢?交流交流。
六、总结方法,课堂延续
1.同学们,今天我们通过选择印象深刻的景物,抓住特点来写的方法描写了重点段落,课后,我们还得完成剩余的部分,那么我们该用什么方法使各处景物转化更加自然呢?留给同学们课后思考。
板书设计
游
有顺序
抓重点
写特点
会过渡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微信扫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