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导向下的高中生物学单元作业设计
邱红杰
摘要:与普通的作业设计相比,单元作业设计能够帮助学生们将较为分散的碎片化知识进行一定程度上的整合,一方面能够让学生们通过作业增强对课本内容知识的理解,另一方面又能使学生们的学科核心素养借此而得到培养。对此,本文对高中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进行了简单的分析,在此基础上又对高中生物学单元作业设计展开的探讨,希望借此来为相关教育工作者提供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生物;单元作业设计
引言:想要将核心素养理念贯彻到高中生物单元作业设计之中,教师就需要有意识地通过作业的形式帮助学生逐渐形成理性的科学思维,通过系统化、整体化以及结构化的作业来帮助学生们逐渐养成较强的科学探究能力与问题解决能力,从而促进当前高中生核心素养能力的不断提高。
一、高中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分析
从高中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内容来看,《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给出了主要的四种具体解释:一是对学生生命观念的培养;二是培养学生们的理性思维;三是培养学生科学研究能力;四是对学生社会责任的培养。而想要有效达成上述能力素养培养目标,就需要通过高质量的教学以及教师个人的努力才能实现。因此,对于广大高中生物教师来说,需要正确认识生物学科核心素养这一内涵,将学生上述能力的培养落实到日常的教学与作业设计之中,以此来促进学生的核心素养的培养[1]。
二、核心素养导向下高中生物学单元作业设计策略探析
从“生命的结构基础”这一单元的知识内容来看,主要可以将其知识概括为两大方面的内容,一是对细胞内的各个结构的特点、功能等进行探讨,二是对不同类型细胞的基本结构、形态、功能等差异进行学习。因此,在对这一单元展开单元作业设计的过程中,需要基于这两个方面的重点内容来展开作业设计,帮助学生们通过作业实现学科核心素养能力的提高。
(一)围绕核心概念,形成生命观念
想要通过单元作业设计帮助学生们逐渐形成生命观念,教师可以让学生们通过对生物学知识核心概念的理解来逐步达成这一目的。举例来说,比如在对《生命的结构基础》这一单元展开作业设计时,教师便可以让学生们通过对这一单元知识核心概念的理解来实现其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一方面能够帮助学生们更好地对课本知识进行理解,另一方面还能因此而促进其核心素养能力的不断培养,让学生们意识到生命的可贵与脆弱,让学生们学会用生物学观点去看待生命[2]。
表1 “生命的结构基础”单元教学目标
学情分析 | 知识储备:在引导学生对单元知识进行学习的过程中,确保学生能够对细胞构成细胞的各种化合物的结构以及功能等知识做到一定的认识与理解。由于学生们大多在初中阶段已经对细胞的基本结构进行了初步的学习,对于其功能也有着一定的了解,因此教师需要重点针对学生所欠缺的知识展开作业设计与教学,比如细胞的亚显微结构及其功能、细胞结构在功能上的分工等。 |
能力水平:对于大多数的高中生来说,基本上具备了较为熟练的读图能力,因此能够通过肉眼对各种亚显微结构进行准确区分。从本人的认知来看,大多数高中生往往在信息整合能力、问题分析能力上还有所欠缺,比如很难从细胞整体的角度自行对各细胞结构的功能进行探索,也难以针对本章内容的各个知识点进行整理与分析,很难用联系的观点看待各个知识点的内容。 | |
生活经验:大多数学生在初中已经通过显微镜对细胞的结构进行过近距离的观察,并且很多学生对于微观世界的探索也有着极高的兴趣。 | |
单元教学目标 | 通过教学帮助学生们熟练掌握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首先需要让学生们了解到细胞膜的分子组成,并对其功能性质等进行探究;其次,还需要借助实例研究,引导学生们认识细菌细胞壁中的营养物质进出和与胞内功能单元沟通的功能。最后,需要借助显微镜观察,带领学生们去了解不同细胞结构功能的区别,通过对细胞基本构造的研究,去认识原核和真核细胞上的差别。除此之外,还需要借助模型制作的方式,引导学生们探究细胞膜结构之间的关系。 |
(二)以问题为导向培养学生的学科思维能力
在帮助学生们更好地对生物学概念进行理解的过程中,教师还可以让学生们通过问题解决促进其科学思维的形成,即理性思维的培养。为此在开展单元作业设计的过程中,教师首先需要对教学内容中的重点知识与难点知识进行确认,然后在分析学生生物认知水平的基础上,对问题的语言描述内容进行综合考虑。其次,在对问题进行设计时,教师还需要在教材分析的基础上来展开设计,还是以《生命的结构基础》这一单元为例,教师可以分别设计以下几个问题:细胞膜由哪些物质所组成?细胞膜具有哪些特点?细胞膜中的膜结构有着哪些典型的功能和结构?通过将上述问题应用到单元作业设计中能够有效增强单元作业设计的针对性,并借助于问题情境与材料情境构建的方式来促进学生科学思维的成长,让学生们能够灵活对所学知识进行应用。并且,通过这样的作业设计方式,不仅能够有效锻炼学生们的信息收集能力,而且对于其信息分析能力以及信息整合能力的培养也有着很大的帮助。为了提升学生们作业完成的效率,教师还可以让学生们以小组的方式来收集相应的资料,并通过相互的交流与合作共同完成对问题的解答,从而让学生们在不断的思考过程中促进核心素养能力的不断发展,帮助学生们建立更为理性的科学思维[3]。
(三)利用重难点内容培养学生探讨能力
在对生物学作业进行设计的过程中,如果能够让学生们对重难点知识进行探究,那么就能在很大程度上加深学生们对生物学概念的理解,即能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生成生命观念,而且对于学生理想思维的培养也有着极大的裨益。并且,通过探究性作业还能帮助学生们逐渐掌握一些科学的研究方法,从而促进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不断培养。
由于科学研究的核心观念在于完成对主要知识概念的学习,因此在对单元作业进行设计之前,一定要对单元内的教学重点进行明确。还是以《生命的结构基础》这一单元为例,由于这一单元的重点知识是帮助学生们逐渐掌握对细胞膜、细胞核和细胞器等结构相关知识的了解,因此可以将这些内容作为作业设计素材,根据学生实际的探究能力对作业进行设计。同时,作业设计的形式需要尽可能地能激发学生们的主观能动性,为此可以将作业形式以调查研究、情境分析题的方式来进行展开,这样就能让学生们在探究的过程中力求寻找证据,让学生们在作业完成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一些新的问题,从而加深学生对重点知识的理解,帮助学生们逐渐认识到生命现象的本质。
举例来说,首先可以在作业设计中给出学生们这么一个材料,著名细胞生物学家威尔逊曾经说过:“每一个生物科学问题的答案都必须在细胞中寻找”[4]。然后让学生们结合这一段话去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1)威尔逊说的这一句话有何根据?能否通过本单元的知识来进行解释?
(2)为什么说细胞是生命活动的结构与功能单位?
通过上述作业问题的设计,引导学生们利用课后时间展开头脑风暴,让学生们通过相互之间的思维碰撞来增强对本单元知识内容的理解,促进学生生命观念的养成,并帮助学生们借此逐渐养成较强的单元知识整合能力与问题解决能力,以此来满足当前核心素养理念下的教学要求。
结语:总的来说,想要在高中生物学单元作业设计中有效贯彻核心素养理念,教师就需要对单元知识内容进行整合,而不是仅仅将作业的功能停留在对学生知识进行考察与巩固的程度,需对重点知识、难点知识进行明确,提升作业内容的深度,以此来确保学生们能够通过单元作业得到核心素养能力方面的提升。
参考文献:
[1]程莉霏. 核心素养导向下的高中生物学单元作业设计[J]. 新课程,2021(18):226-227.
[2]杜秀锦. 例谈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生物学单元作业设计[J]. 生物学教学,2019,44(9):77-79.
[3]李亚新. 高中生物学教学中单元作业的设计与应用实践[J]. 文渊(中学版),2021(10):2186.
[4]刘清锋. 基于发展生物学核心素养的单元作业设计——以基因的本质单元为例[J]. 中小学教学研究,2021,22(3):80-84.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微信扫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