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大单元教学实践与反思
摘要:本文从三方面来阐述初中生物大单元教学实践与反思,一方面:结合初三生物复习教学,研读新课程标准,整合组织单元知识结构,确定目标,尝试大单元教学的设计;二方面:以小见大,以一课时的教学设计来呈现大单元教学;三方面:结合平时每一课时教学,进行类比反思,优化教学。
关键词:初中生物 大单元教学 实践 反思
2022年新课程标准要求,生物学重在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义务教育生物学贯彻党的方针,落实立德树人,以及充分发挥学科育人价值。根据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综合考虑学生发展的需要,社会的需求和生物学发展三个方面,以学科知识内在逻辑为主线,从微观到宏观,从个体到群体,多样性到统一性等视角,系统构建课程结构。课程内容分为7个学习主题:“生物体结构层次”、“生物的多样性”、“生物与环境”、“植物的生活”、“人体生理与健康”、 “遗传与进化”、“生物学与社会·跨学科实践”。但是教材的知识又是零散的,单一的。在此背景之下,作为一线生物教师,还采用原有的,按照知识点讲解,显然不能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利用大单元教学对教材知识进行整合,突破初中生物知识零散、学科能力低下带来的局限,有利于落实初中学生生物学核心素养的途径。我将分享大单元教学实践与反思。
一、大单元教学的实践
在教学中,为了落实生物学科素养的培养,我大胆大单元教实践。一方面:结合初三生物复习教学,研读新课标,整合组织单元知识结构,确定单元目标,尝试大单元教学的设计;二方面:以小见大,以一课时的教学设计来呈现大单元教学。
(一)、化零为整,整合教材
面对初中生物知识零散,初三复习课时紧张的情况下。我大胆尝试大单元教学,改变复习课枯燥,低效的局面。在教学活动中,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将教材中具有关联性的知识进行分析,重组,带领学生从整体出发,利用大情景,以知识点为核心桥梁带动大单元教学。比如在复习“人体生理与健康”这一主题。所涉及的知识既有人教版,七下第四单元7个章节,八下健康地生活2个三个章节内容。首先,我带领学生从整体出发,整合教材。该主题下有两个重要概念,一个是人体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各系统协调统一,共同完成复杂的生命活动。二是人体健康受传染病,心脑血管病、癌症及外部伤害的威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医疗措施是健康的保障。在这两个概念之下又有相应的次卫概念,最终引导学生以概念图的形式整合知识点。这样学生理清知识结构。其次,以学生不吃早餐晕倒这一情境组织教学。一是学生的早餐应含吃什么?食物中有哪些营养物质,这些物质如何消化吸收?营养物质运如何输到组织细胞?如果组织细胞利用该物质提供能量如何获得氧气?营养物质的利用过程中产生的废物如何排出?获得能量后学生如何维持学习活动·····以此情境让人体各系统协调与配合,共同完成各生理活动,维持人体的健康。当然要解决每一个问题,还得找出各结构特点,实现结构与功能相适应。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实现健康的生活。
(二)、承先启后,以小见大
虽然初中生物学知识零散,但是作为一线教师,不能就知识点将知识点,见子打子。我们还得谋全局,以知识点来体现大单元教学。如:血流的管道——血管这课时的教学。如果按照常规教学,讲清三种血管的特点与功能即可,学生在诊断中也能过关。但是对于培养学生学科素养方面比较有局限性。立足大单元教学从结构与功能相适应出发,剖析人体血管的分布特点,动脉,毛细血管,静脉的结构特点与功能。特别侧重分析毛细血管便于血液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的数量,分布,结构,血流速度的特点。有助于理解前面所学营养物质吸收,肺部的气体交换等,同时也为后面尿的形成,两个生理过程及激素调节做了铺垫。除此以外,还通过以外创伤的正确应对及保护,静脉曲张学习。通过这一节的学习让学生明确结构与功能相适应,同时人体健康是生活质量的重要保障,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对机体健康至关重要。实验设计,观察小鱼尾鳍,培养学生的探究思维。以小见大,实现大单元教学下,大主题下的两大概念。这样的设计顾全局,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生物学素养。
二、大单元教学反思
通过一段时间的尝试,让我感受到大单元教学在复习课上带来的便利。特别是教材的重组,知识结构的提炼。对学生思维的培养,知识体系的呈现,问题的解决等方面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体现了复习过程中从整体到局部提炼知识的优势。不仅加快复习节奏,也让所学更清晰明确,课堂效率得以提高,学生学科素养得以培养。而立足一堂课而言,我想以小见大,通过知识的探索,找出该知识点在该单元的内在联系,它在大单元中所起的作用或地位,体现哪些核心概念,又尤为重要。我想章节知识学习体现局部到整体的构建过程。要做好谋篇布局,真正发挥知识点在单元中所起的作用,做到以小见大。真正落实学科素养的培养。不能一味的追求所谓的“大”,教学超纲,超课标教学,忽视学生知识结构的逻辑性。
大单元教学,打破了现行的章节教学,克服初中生物知识零散的局限性,有利于落实学科素养的培养。对学生而言,形式更新,兴趣更浓,特别对复习课大大缩短时间。对教师而言,通过教材整合,课标研读。提高教师驾驭教材能力和资源的整合能力。特别是大情境的教学,激发学生,老师发现生活中的生物学问题,用生物知识来解释,解决实现学以致用。除此以外开展的大活动,对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探究实践扩展视野,为培养创新型人才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1】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管理标准(2022版)
【2】 大单元教学的设计与实践 未来教学研究院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微信扫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