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诺曼底号遇难记 (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执教者: 泸县太伏小学 刘冬
教学目标:
1. 正确流利、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人物对话。
2. 探究学习课文,找出描写哈尔威船长言行的语句,说出从中感受到他怎样的品质。
3.结合哈尔威船长的英雄壮举,试着说说自己对生命的体会。
教学重点:从人物的动作、语言描写中,感悟哈尔威船长所表现出来的高尚品质和崇高的人格魅力。
教学难点:通过大量的人物动作、语言描写体会哈尔威船长的崇高形象。
教学准备:视频、课件
一、谈话导入,复习检查。
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诺曼底号”遇难记》,了解小说的故事情节和主要内容。今天我们继续走进课文,走进那场无情的灾难。
2.齐读课题。
二、想象品读,体会惊恐万状的场面。
1.播放《泰坦尼克号》影片片断,学生观看倾听。(课件2)
2.看了刚才的场景,你们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你感受如何?
(生答:害怕、恐惧)
面对此情此景,假如你在船上,你会首先想到什么呢?
(活命、逃命、哭)
3.师:那么“诺曼底号”上的人们又是怎么表现的呢?请同学们拿起笔,找出相关的段落。
震荡可怕极了。一刹那间,男人、女人、小孩,所有的人都奔到甲板上,人们半裸着身子,奔跑着,尖叫着,哭泣着,惊恐万状,一片混乱。海水哗哗往里灌,汹涌湍急,势不可当。轮机火炉被海浪呛得嘶嘶地直喘粗气。(课件3)
4.指名读文。
(1)指名学生读,从这段话中你体会到什么?(情况危急、场面混乱),哪个词语最能体现出人们的表现?(板书:惊恐万状)
(2)海水哗哗往里灌说明什么?(情况非常危急,船很快就会坠入海底)三、细读品味,感受三幅画面。
师:这场灾难的的确确是非常的可怕。人们惊恐万状,一片混乱。如果就这样继续混乱下去,将会导致什么后果?(船毁人亡……)
但是诺曼底号的结局是这样吗?(除了船长以外,全部脱险。)
2.师:是的,乘客们都存活了下来,乱的不可开交的场面,到后来居然变得——井然有序。(板书:井然有序)
3.师:之所以会发生如此大的变化,谁起了关键作用?(哈尔威船长)
4.正因为哈尔威船长改变了这一切,所以文章的作者雨果给了哈尔威船长非常高的评价,请大家在文中找出来。
在英伦海峡上,没有任何一个海员能与他相提并论。(课件4)
师:一起来读读。
“相提并论”是什么意思?(把不同的人或不同的事放在一起谈论或看待。)
师:为什么在英伦海峡上,没有任何一个海员能与他相提并论?不能与他相提并论的究竟是什么?这是我们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5.接下来我们回到课文中,请同学们再次快速朗读课文,找出描写哈尔威船长的相关语段,认真读读,并想一想关于哈尔威船长的哪些画面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
生快速读文。
6.交流、再现画面。
师:好,刚才读了课文,现在请同学们静下来,在脑海中回想一下,关于哈尔威船长的哪一幅画面能够清晰地呈现在你的脑海中。
生:1)大声的指挥 2)简短有力的对话 3)悲壮的沉没
A、感悟第一个画面
师:下面就让我们走进这三幅画面,来感受一下,为什么雨果说在英伦海峡上,没有任何一个海员能与他相提并论。
哈尔威船长站在指挥台上,大声吼喝:“全体安静,注意听命令!把救生艇放下去。妇女先走,其他乘客跟上,船员断后。必须把六十人救出去!”(课件6)
1.师:为什么读这么大声?(抓住“吼”字)。
2.生:镇定自若、有威严
3.灾难来临之际,场面特别混乱,别人都惊恐万状,只有哈尔威船长却在做指挥、发布命令。从这儿,可以看出哈尔威船长什么品质?
生;镇定自若。(板书:镇定自若)
师:为什么独有哈尔威他就能做到镇定自若呢?他这份镇定自若,别人能与他相提并论吗?(不能)
4.你还能从这段话中读出什么来?妇女先走,其他乘客跟上,船员断后。从救援顺序来看,咱们常说女士优先,在灾难面前他也做到让妇女先走,这叫什么?
生:绅士风度。(板书:绅士风度)
在他的指挥下,人们变得怎么样了?(有序了)我想请大家关注这两个自然段。(课件7)
师:作者把如此详实的数字呈现给我们,“诺曼底号”一共有多少人?但船长却说必须把60个人救出去?
生:把自己忘了。这是什么品质?(板书:舍己为人)
5.同学们,短短的文字,雨果抓住了船长的语言进行了刻画,(课件8)让我们很好的感受到了船长的镇定自若、绅士风度、舍己为人品质。
师:这是威严的指挥,我们一起来读读。
师:为什么读的如此大声,是为了让所有人都听见。读得好,脸部的表情也非常到位,满脸的威严。
师:不能与他相提并论的是他的:镇定自若、绅士风度、舍己为人。这是咱们从第一幅画面中感受到的。
B、感悟第二幅画面
师:下面我们走进第二幅画面:(课件9)
1.这是一段对话,这段对话有什么特点?(简短)
在这段对话当中,有三个角色:船长、洛克机械师、奥克勒福大副。请同学们小组为单位互相练读,等会儿我抽同学起来读。
2.咱们一起合作读好吗?你们想读谁?(哈尔威船长)那老师就读洛克机械师和奥克勒福大副的话。
3.(配乐读)接下来老师配上灾难发生时的嘈杂声,再入情入境地读一读,你就把自己当作是哈尔威船长,好吗?(师生再合作读对话)课件10
4.各位船长,你问大副还有多少分钟,什么意思?
(想知道还有多少救援的时间。)
当你听说只有20分钟的时候,你说够了,你指的什么够了?
(救出人员的时间够了。)
5.20分钟要救出60个人,前提必须是什么?
(人们撤离的时候必须井然有序。)
6.能惊恐万状吗?(不能)能像一窝蜂似地往前挤吗?(不能)所以,你下达了一道死命令,这一道看似无情却至关重要的死命令。谁来读读?(读出那份威严。)
哪个男人胆敢抢在女人前面,你就开枪打死他。(课件11)
7.讨论:哈尔威船长为什么要下令开枪打死那些胆敢走在女人前面的男人?他该不该下达这道命令?目的在于什么?
C、感悟第三幅画面
1. 孩子们:正是因为哈尔威船长的镇定自若、绅士风度、舍己为人,才让原本混乱的场面变得井然有序。救援工作也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20分钟很快就到了。乘客和船员都顺利的脱险,于是这场灾难中最悲壮的一幕出现了:(课件12)
哈尔威船长一个手势也没有做,一句话也没有说,犹如铁铸,纹丝不动,随着轮船一起沉入了深渊。人们透过阴惨惨的雾气,凝视着这尊黑色的雕像徐徐沉进大海。
2.同学们,这是悲壮地与船同沉,这是惊天地、泣鬼神地与船同沉,请你们带着自己的感动,好好读读这段文字。(学生轻声读,指名读)
3.有什么问题想问问这位船长吗?
a、船长你为什么不走呢?为什么要与船一起沉没?
b、为什么要称船长为雕像呢?
c.为什么此时此刻,连雾气都是阴惨惨的?
生思考并回答:
a、作者把雾气比作人们悲痛的心情。
b、因为他一个手势也没有做,一句话也没有说,犹如铁铸,纹丝不动。
还因为雕像都是非常伟大的,与其说哈尔威船长是一尊雕像,不如说他在人们心中是一座丰碑,他的精神将永远刻在人们的心中。
c、因为他是船长,这艘船是他的心爱之物,船就是他的生命。所以,我们的船长他遵循着这样一句诺言:船在人在,船毁人亡。明白了吗?虽然牺牲了船长一个人,但是却让其他人获救。
这是什么品质?(板书:舍己救人)
4.正因为这样,所以雨果要如此评价船长,一起读这两句话:
在英伦海峡上,没有任何一个海员能与他相提并论。
他一生都要求自己忠于职守,履行做人之道。面对死亡,他又践行了一次英雄的壮举。
四、倾诉心声,总结全课
1.同学们,读完这个故事,相信我们每个人都被深深地打动了,仿佛我们每个人都经受了一场心灵的洗涤。在这次灾难当中,最令我们感动,最令我们敬佩的人是谁?
(哈尔威船长)
2.面对死亡,哈尔威船长实际行动诠释了他对生命的理解。那么,同学们,你对生命有了怎样的体会? (课件14)
3.教师小结。(课件15)
人生犹如一艘在大海上航行的帆船,谁也不能预想前方会怎样或风平浪静或惊涛骇浪。无论如何,我们都得扬起风帆,驶向远方。在生活和学习中遇到惊涛骇浪,我们要冷静,临危不惧。只有这样,你才能成为真正的舵手。
板书:
24.“诺曼底号”遇难记惊慌失措
镇定自若
言行 绅士风度 英雄
舍己为人
忠于职守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微信扫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