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教师如何做好“幼小科学衔接”工作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我国历来重视孩子的教育问题。以前,我们把重心放在“小升初”、“中考”或是“高考”这样一些大的转折点上。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孩子们个性发展的需求,要求我们把更多的目光转移到“幼小科学衔接”身上。
从教师层面看,我们常常会听到一年级老师们抱怨:以前的孩子多么听话,成绩多么优异。现在的孩子是一届比一届难教。这些一年级新生,可真叫一个“野”。他们对新学校充满好奇,上蹿下跳。也不管追打危不危险,导致开学第一周就有孩子摔断手臂。体育设施也是随意攀爬,导致孩子常常摔断腿,甚至摔破后脑勺。他们完全没有安全意识。课堂上更是肆无忌惮。比如随意讲话的,搞小东西的,甚至随意走动,跑出教室的也有。或是忘带笔的,忘带书的,没做作业还振振有词的,甚至还有不想来上学的。他们完全没有纪律观念。问题远不及此,找不到食堂吃饭的,找不到厕所的,尿裤子的,把屎拉在身上的等等,自理能力实在太差。诸如此类问题,不胜枚举。
这一系列的问题,让我们小学教师看到,做好“幼小科学衔接”工作势在必行。
孩子从幼儿阶段跨入小学阶段,对于年龄尚小的幼儿来说,的确是一个挑战。例如学习环境变了,老师换了,同学变了,学习要求提高了等等。面对各种各样的问题,为了让幼儿能尽快适应小学生活,我们小学教师就要充分尊重儿童的年龄特点和学习发展规律,主动了解幼儿园教育特点,关注儿童入学后的生理和心理需求,创设与幼儿园相衔接的班级环境和学习氛围,积极探索实施入学适应教育,帮助儿童逐步适应小学生活。对此,我做了以下尝试:
(1)给孩子积极的心理暗示
思想决定行为。从孩子入学的第一天起,就要给孩子定位,让他们告诉自己“我又长大一岁啦”,“我是小学生了,不再是以前那个小公主、小皇帝啦”,“我相信我会成为一名优秀的小学生”等等,让他们从内心肯定自己。例如,刚开学就有孩子在校门口和家长“难舍难分”,不愿来上学。作为老师,我们可以这样对他说:“你看,其他同学都按时来上学啦!他们都做得到,我相信你也一样能行!在小学里,我们能学到很多知识,交到很多朋友。我们会变得很强大,也许会和奥特曼一样厉害哦(幼儿们对奥特曼特别熟悉)!”通过这些积极的心理暗示,为他们加油打气!让他们从此爱上小学,喜欢上小学!
(2)培养孩子的规矩意识
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孩子只有懂规矩,守规矩,教学工作才能正常有序进行。孩子在学校需要遵循的规矩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1.安全方面
孩子从幼儿进入小学,由于环境变了,他们对新环境肯定充满好奇。但对于新环境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却一无所知。所以,从新生来校的第一天,老师就应带领孩子围着校园走一圈,告诉他们哪些地方可以去玩,哪些地方不可以去玩。孩子随意攀爬体育设施是最容易发生安全事故的,我们在给孩子介绍的时候,不妨举一些真实的安全事例,用以警告他们。让他们知道,体育设施只能在老师的带领下才能玩。
其次,课间活动的安全也不容忽视。有的孩子天性好动,喜欢追打。若是有老同学分在一个班,那甭提有多高兴了。一下课便你追我打,磕着碰着在所难免。所以一定要在班里强调再强调。若有追打的现象出现,应在班里进行严肃处理。
此外,还要对孩子的言语攻击做好约束。有的孩子受家庭影响,出口便成章。这很容易诱发孩子间的战争。所以这也得在班上反复强调:不允许说脏话。对于说脏话的同学,还要联系相关孩子家长,达到再次教育的目的。
2.纪律方面
纪律是成功的保证。孩子来学校的主要目的是学习。对于像一盘散沙一样的幼儿,如何让他们遵守课堂纪律,保正教学的有序开展,就需要老师们制定相关的班级班规,以约束幼儿的行为。比如上课要认真听讲,坐姿端正,积极举手发言。不能随意讲话,随意走动,有事情要举手;在别人发言的时候,要学会倾听,不随意打断别人的话。还要熟悉上下课师生礼仪。特别是下课后,提醒孩子一些注意事项,以避免不必要的麻烦。我们可以通过编顺口溜的方式让孩子记住,例如“人离座,凳归位,垃圾回家,书进柜”,这样一句简单的话就提醒了孩子应该注意的问题。
其次是午休纪律。由于孩子们在幼儿园养成了午睡的习惯。进入一年级,这种习惯还要继续保持,以保证孩子下午上课才有充足的精力。午休时,教师一定要亲自上阵,不断规范孩子的午休纪律。例如午休不许讲话,不能随意走动,上厕所要举手。同时,可以培养一些优秀的班干部,以便日后将守午休的任务交给这些孩子。
3.卫生方面
美丽的校园环境,需要大家共同创造。现在的孩子都是家里的宠儿。你会发现好多孩子乱扔垃圾倒比较厉害,但要求他们扫地可就难倒他们了。所以老师不仅要在班里对卫生进行强调,同时还要手把手地教他们。比如如何扫地,扫干净到哪种程度等等,从小培养孩子爱劳动、讲卫生的好习惯。
(3)设置奖励机制
孩子们在幼儿园会得到各种各样的奖励,比如小红花、糖果等等。他们太小,的确需要各种激励措施,以保证他们的学习热情。所以一年级时,这种奖励机制还是要继续沿用的。比如现在有一款软件叫“班级优化大师”,可以将孩子的表现通过分数呈现出来。对于那些上课认真听讲,遵守纪律,讲究卫生等表现好的同学进行加分。当然对于那些不遵守纪律,违反班纪班规的同学进行扣分。每周或每月进行清算,表扬优秀,奖励礼物,以带动其他孩子。
(4)教师提高个人业务素质
面对刚上小学的一年级新生,他们活泼好动,专注力时间短,教师们就要根据孩子的特点,开展高效课堂。比如教师说话的语气要有亲和力,便于走进孩子心灵。上课时表现好的同学要多鼓励。该阶段孩子们的思维还处于形象思维阶段,教师们还可以制作各种各样的教具,并结合现代多媒体技术开展教学,以更好地帮助孩子接受知识。同时还可以将游戏教学融入课堂中,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获得成长。
(5)加强家校联系
孩子的健康成长,不是全靠老师就能实现的,还需要家长的密切配合。因此,老师和家长应加强联系,随时关注孩子动态,为孩子的健康发展共同努力。比如教师可以通过走家访,开家长会,或者建立班级微信、QQ群等方式,了解孩子在家情况,同时将孩子在校情况反馈给家长。
总之,孩子从幼儿过渡到小学,是一个非常艰难的过程。但这也是他们逐步走向独立,变得更加优秀的必经阶段。作为小学教师,作为孩子在学校的领路人,我们只有积极树立科学的幼小衔接意识,通过各种途径采取各种办法,最大限度地帮助幼儿顺利过渡到小学,让他们愿意学习、乐于学习,并为成为一名优秀的小学生而努力奋斗!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微信扫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