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策略研究
泸县毗卢镇学校 陈静
摘要:小学生的核心素养是指小学生为了适应未来社会和发展自身所必须具备的能力和品格。而口语交际能力就是小学生形成核心素养的关键。小学教师通过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与交际能力的培养和训练,促进学生形成创新思维及发散思维,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基于此,对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策略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策略
引言
小学语文口语交际不仅仅是听、说能力的运用,还涉及学生的语言构建以及综合思维发散情况,良好的口语交际技能是学生综合素养得到培育的重要标志,所以改良和优化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模式是至关重要的。为此,教师应当充分明晰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的实施意义,关注学生在口语交际发展中的心理和兴趣需求,根据语文课程的授课目标以及流程,把富有新意的口语交际活动无缝整合到语文教学体系中,力求培育学生乐观向上的交际态度、强化学生的语文口语交际素质.
1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的基本内涵及意义
1.1口语交际教学的基本内涵
语言学家认为,口语本身就是一种交际活动。口语交际教学主要以学生的口语交流为基础,以生活化的场景为教学内容,通过理论指导、案例借鉴、实践练习等教学方式,让学生学会交往、聆听、表达,培养学生团结友爱的精神,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1.2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的意义
语言交际活动在日常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对小学生的发展有重要的影响。语言知识习得的关键期指从2岁到12岁这段时间,这一阶段的儿童有语言学习的巨大优势。加强语文口语交际教学,帮助学生不断纠正错误,能促进学生语言交际能力的提升,是语文教学义不容辞的责任和紧迫任务。
2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的困境
2.1教学方法单一
教学方法是影响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在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中,我们可以发现,目前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还比较单一。例如,为了提升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教师本可以采用角色扮演、模仿练习法进行教学,让学生通过训练习得口语交际技能。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很多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十分单一,导致学生难以产生学习兴趣,教学效果不理想。
2.2语文教学活动的设计缺乏口语交际性
很多富有经验的语文教师在设计语文教学活动时,会准备多套备用方案,尽量保持语文知识学习的紧凑感,保障学生的学习效率与课堂质量,但是这对于小学生而言学习压力较大。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方法有很多,创新性也比较强,但是这些方法的核心在于实践培养,若缺乏实践培养环节,一切教学改革必然会走向失败。很多小学语文教师对此并不是十分重视,他们依据多年的教学经验片面地认为,即使不重视培养小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教学活动也可以取得成功。这种想法不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
3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的策略
3.1联系生活,创设情境
生活是口语交际的源头活水,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画面再现、音乐渲染、表演体会、语言描述等方式,引导学生模拟生活情景进行口语交际。也可以通过视频呈现真实的生活场景,展示社会、学校、家庭中的某一事件或某一现象,让学生直接面对,在教师的指导下展开真实的口语交际活动。
3.2开展分层教学,强化学生之间的交流沟通
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与他人更好地交流沟通。为了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认识到口语表达的重要性,教师可以打乱学生原来的分组顺序,采用分层分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解决学习问题的过程中,增强口语交际能力,彰显出自身的学习主体地位。在实际教学活动中,部分教师开始采用新型的小组学习方法,为学生布置教学活动探究内容,进而激发学生内在的潜能,让学生体验和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这种教学方式在教学活动开始前期还算成功,但是经过一段时间后,很多教师都会发现小组合作学习效果不佳,部分学生在小组学习活动中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部分学生甚至利用其他学生的任务探究成果应付教师的检查。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教师长时间没有更换小组成员,任务探究内容较为单一,让很多学生抓住了应付教师的“窍门”。为了避免这种现象的出现,教师可以采用分层分组学习法,在满足学生学习需求的同时,加强学生之间的配合与交流,让语文教学活动更具趣味性。
3.3帮助学生亲身感受,快速提升
针对小学生模仿能力较强、理解能力较弱的特点,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听觉和视觉的作用,使学生产生口语表达的愿望,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感受语言表达的魅力,从而变得更加喜欢口语交际。教师还可以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让学生亲身感受一些演说家在演讲时的语言表达技巧,进而进行模仿和应用。例如,在教授人教版四年级上册《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时,笔者首先播放了著名演说家曲啸的精彩讲演,让学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被周恩来那博大的胸怀、远大的志向所感染。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也模仿着曲啸的动作、表情进行朗读,不但加深了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还使文章的情感自然地显现出来。在学习古诗词以及一些文言类阅读文章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模仿摇头晃脑的方式,在模仿的过程中增加学习兴趣。这样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也激发了学生口语表达的兴趣。
3.4设计趣味化探究项目,引领学生在活动中自然交际
小学语文开展口语交际教学,紧扣兴趣导向是第一位的,以往教师实施口语交际一般是让学生简单地习读课文,方式生硬且缺乏趣味和创造性,对学生口语交际技能的强化效用并不明显。为此,笔者建议教师把单一的交际练习升级为趣味化探究项目,适度对接课外拓展资源,引领学生在活动中自然交际,这样语文口语交际教学势必能够打开新局面。
结束语
在传统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知识的传播者,一般会引导学生学习语文教材的重点内容。而学生需要记忆大量知识重点、难点,配合教师完成课堂教学任务。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始终处于被动的学习地位,无法提升自主探究能力与口语交际能力。口语交际能力作为学生表达能力、知识储备量、思维能力的综合体现,是需要教师重点培养的综合能力之一。
参考文献
[1]孙艳.小学语文口语交际的教学策略[J].作文成功之路,2021(47):85-86.
[2]苏惠娜.统编版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策略探索[J].第二课堂(D),2021(12):22-23.
[3]许玮虹.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策略研究[J].试题与研究,2021(29):123-124.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微信扫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