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军行》作业设计
牛滩小学 杨尚斌
课前作业设计:
1.找一找。搜集并背诵边塞诗,整理作者王昌龄的相关资料。
2.初读古诗,了解诗歌大意。
(这样设计,引导学生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初步了解边塞诗的内容及特点,了解作者的生平与成就。即锻炼了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又有助于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
课堂作业设计:
1.征人思亲人:如果他是已经结婚的战士,他有什么心里话要对妻子倾诉?如果他家有老母,他将如何对母亲说?如果他已经有了孩子,他又会对孩子怎么说?亲人们能听到他的诉说吗?他又能怎么办呢?请你任选一种角色,说说战士的心里话。
2.亲人思征人:明月千里寄相思。远在家乡的亲人也一定在思念着长年在外的战士。此刻,他的妻子遥望着远方,会怎样思念着他?年迈的母亲坐在昏黄的油灯下又怎样惦记着他?他的孩子看到别的孩子牵着父亲的手,又有什么话想对爸爸说?请你任选一种或几种角色说一说。
(这样设计,充分挖掘文本内涵,引导学生写一写戍边将士的心里话,学生情之所至,定会言之有物,读写结合,对学生进行扎实的语言文字训练。深化古诗内涵,将立意提升至“反对战争,维护和平”,赋予了古诗新意。)
课后作业设计:
1.说一说。结合自己本节课学习这首古诗的收获和体会,给家长讲一讲这首诗的主要内容以及你从中领悟到的爱国热情、乐观精神。
(这样设计,既有助于学生复习巩固课堂知识,加深学生对诗作主题的进一步理解,起到训练思维,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的目的。学生很有收获感、成就感。)
2.讲一讲。利用互联网或者报刊杂志,了解解放军战士抗灾救灾、戍守边疆的感人事迹,尤其是五位卫国戍边英雄的事迹,并选择一位你最敬佩的人物,把他的事迹和故事讲给同学和家人。
(这样设计,一方面培养学生的信息收集能力,让学生懂得处处留心皆学问,学会从生活中收集有用信息为我所用;学生在搜集整理材料的同时,深刻了解解放军战士为国为民不怕困难、不畏艰险、乐于奉献的精神品质,潜移默化中接受爱国主义、英雄观的熏陶;带着对解放军战士的崇敬之情,学生用自己的语言,给家长讲述解放军战士的好人事迹,学生再次接受思想的洗礼,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语言文字表达和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3、写一写。假如你是戍边将士的小孩,你最想对爸爸说些什么?假如你是戍边将士的妻子,你最想对丈夫说些什么?假如你是戍边将士的父母,你最想对儿子说些什么?假如你是戍边的解放军战士,你最想对家人、对祖国说些什么?任选一角色把你想说的话写下来。
(这三个层面的设计,学生既动手又动脑,多感官参与,有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促进了学生全面发展。所设计的这些作业,不要求所有学生全部完成,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有选择的完成。对学有余力的学生,要求三个作业全部高质量完成,对其他学生,完成前两个就行。这样分层设计,照顾到所有学生,让每个学生都有收获。)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微信扫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