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1
参赛作业设计模板
作业设计团队所在学校(签章):
作业涉及教科书版本:部编版 年级及册次:五年级下册 | ||||||
作业涉及单元、章节(或主题、任务): 第四单元第9课 | ||||||
作业设计团队教师姓名(不超过5个):唐孝琴 | ||||||
单元、章节(或主题、任务)整体性作业设计思路说明(500字以内)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以“责任”为主题,编排了三首古诗和《青山处处埋忠骨》《军神》《清贫》三篇课文,意在让学生感受先辈们的崇高精神,传承革命传统。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通过课文中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体会人物的内心”。在四年级时,学生已经掌握了通过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体会人物的心情、感受人物品质等阅读方法,本单元的学习,既包括体会人物的感情,也包括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及其变化,体会的角度更多元,需要学生对人物内心体会得更丰富、细腻、深入。《古诗三首》是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一篇精读课文,这三首七言古诗,展现了不同时代诗人的不同情怀,字里行间流露出一片赤子之心。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够在读准字音、读通诗句的基础上,借助注释大致了解诗意;结合朗读想象画面,体会诗人表达的感情,再此基础上背诵这三首古诗。 在设计本课作业时,我们本着优化作业的原则,设计了学生必做的基础题和发展性,从不同层面落实本课的教学目标,以达到减负增效的目的。
| ||||||
使用时段 | 作业内容 | 作业设计 | 设计意图 | 使用者 | 预计时长 | 预估难度系数 |
课前
| 基础性作业 | 作业一:诗歌之音,读而有声 1.我能准确地选择正确的读音。 不破楼兰终不还(hái huán) 五千仞(rèn rèng)岳 初闻涕泪满衣裳(cháng shang) 便下襄阳(xiān xiāng)
2.我能理解词语,并准确地运用。 却看妻子愁何在。( ) a.男子的配偶 b.妻子和孩子 青春作伴好还乡。( ) a.春天 b.年轻人的年龄 黄沙百战穿金甲。( ) a.一百场战斗 b.很多次的战役
我来评一评全部正确★★★错3个及以下 ★★错3个以下 ★
| 让学生完成作业的同时,即感到轻松愉快,又巩固、夯实字词基础。 | 全体学生 | 3分钟 | ★ |
发展性作业 |
一、我能准确地补充诗句。 (1)遗民泪尽胡尘里, 。 (2)《从军行》中写出诗人不怕牺牲,报国之志的诗句是 , 。 (3)《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中使人听闻喜讯后欣喜若狂若狂的诗句是 , 。
| 增强强学生对诗句的理解、感悟悟。 | 全体学生 | 2分钟 | ★ | |
课中
| 基础性作业 | 诗歌之美,品而有味
诗歌鉴赏
一颗星
| 自主欣赏,反复品味诗歌情感,把握诗歌的精髓。通过诗歌的事物、重点句的欣赏准确把握情感。 | 全体学生 | 5分钟 | ★★ |
发展性作业 | 一、读下面句子,展开想象,请描述你想到的画面、场景,比一比,谁说得有画面感。 1.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2.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3.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二、探究,比较三首诗歌的异同。 诗题共同点不同点《从军行》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 想象是学习诗歌的主要方法,通过想象,通过比对诗歌的异同点,训练学生思维的形象性、概括能力和分析能力。 |
| 10分钟 | ★★★ | |
课后 | 基础性作业 | 诗歌之意,赏而有色
每天点滴小积累,背诵一首诗,背会给自己画一颗红红的“ ”(必做) 《从军行》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 让学生通过每天点滴小积累,感受诗人的情怀,增加语文积淀。 | 全体学生 | 5分钟 | ★ |
发展性作业 | 读《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把古诗改写成短小的剧本。(选做)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剧本 时间: 人物 : 地点: 唐代广德元年(763),春天,那一场险些摧毁唐王朝的安史之乱终于结束了。流寓四川的杜甫听说了这个消息。 杜甫(撩起衣角,擦去满脸的泪水)离开家乡已经好几个年头,一直过着颠沛流离的日子。如今唐军收复了蓟北,我们终于可以回家了——这真是大喜之事呀! 妻子( )
杜甫( )
……杜甫眼含热泪,激动万分,准备启程回家。
| 通过小练笔的形式改写剧本,引领学生加深对诗歌的理解,提升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表达能力,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 部分学生 | 5分钟 | ★★ |
注:本表格可根据作业设计内容需要拓展、延长。作业设计涉及多课时的,应在此表中具体注明课时序号(例:第1课时)。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微信扫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