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定时测验
学校 姓名
1.将下面的句子抄写在方格中,要求书写正确,整齐美观。(2分)
2.读拼音,写词语。(5分)
3.选择正确的答案,把序号写到括号里。(6分)
(1)下列带点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勾勒(lèi) 婆娑(suō) 冠冕(miǎn)
B.参差(chā) 摇曳(yè ) 孕育(yùn)
C.芭蕉(bā ) 馥郁(fù ) 恍然(huǎng)
(2)《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一诗中最能表现雨下得大的诗句是( )。
A.黑云翻墨未遮山 B.白雨跳珠乱入船 C.卷地风来忽吹散
(3)下面选项中不是老舍的作品的是( )。
A. 《草原》 B.《骆驼祥子》 C.《狂人日记》
4.按要求完成句子。(8分)
(1)鄂温克姑娘们戴着尖尖的帽子,既大方,又稍有点儿羞涩,来给客人们唱民歌。(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校园里种满了丁香。(扩句,至少两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爸爸的启发下,让我解决了这道难题。(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人生中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不然,岂不太平淡无味了么?(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先把词语补充完整,再按要求填写词语。(11分)
( )色欲( ) 硕大无 ( ) ( ) ( )自怜
( )( )千里 心( )神往 孤芳自( )
1.写出三个含 “然”字的四字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三个“AABB”式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遥远的晴空,嫩绿的草坪,潺潺的流水,如此情景,怎能不令人______________?
6.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0分)
(1)《丁香结》一文中,作者引用了古诗:“ ”“ ”来引到“丁香确实该和微雨连在一起”。
(2)《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是__________代词人__________写的,“西江月”是__________________,这首词描写了________________(季节)夜晚的山村风光,从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以看出来。
(3)诗人与朋友喝完酒后,约定重阳节时前来赏菊花,这真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生活与实践。(5分)
下面是天津的一个公交车站牌。
1.这个方向的879路公交车一共有__________站,起点站是______________,标“★”的是第__________站。
2.879路公交车首班车的发车时间是______,末班车的发车时间是_______。
3.现在是上午9:00,家住宜宾里的李华想从家里出发坐879路公交车去水上公园玩,他可以在这个站牌下等车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与理解。(23分)
(一)课内阅读(11分)
也不知怎的,就进了蒙(mēng méng měng)古包。奶茶倒上了,奶豆腐摆上了,主客都盘腿坐下,谁都有礼貌,谁都又那么亲热,一点儿不拘束。不大一会儿,好(hào hǎo)客的主人端进来大盘的手抓羊肉。干部向我们敬酒,七十岁的老翁向我们敬酒。我们回敬,主人再举杯,我们再回敬。 这时候,鄂温克姑娘们戴着尖尖的帽子,既大方,又稍有点儿羞涩,来给客人们唱民歌。我们同行的歌手也赶紧唱起来,歌声似乎比什么语言都更响亮,都更感人,不管唱的是什么,听者总会露出会心的微笑。
1.给文中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1分)
2.写出下面词语的反义词。(2分)
亲热——( ) 大方——( )
3.如果将选文的内容当成一幅画,可以给它拟个名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图。(2分)
4.选文提到了蒙古族人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等风俗习惯。(2分)
5.场面描写既要有对整体场面的概括,又要有对重点场面的具体描写,即点面结合。
请根据你的理解,用“____”画出“点”的描写,用“ ”画出“面”的描写。(各画一处)(2分)
6.从画“ ”的句子中可以体会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我想对蒙古族人民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二)课外阅读(12分)
天子山一日(节选)
山雨,来得快,也煞得快。不大的一会儿工夫,就云收雨散,天朗气清了。
这时候,再看看那碧沉沉的山谷,我不禁惊叫了起来:只见在那深邃的山谷之中,在那郁郁葱葱的绿莽之中,一缕缕一团团乳白色的烟雾,沸沸扬扬地在向上升腾,升腾,不断地升腾,它升腾得那么快,扩散得那么迅速。我不禁想起了有一年我和我五岁的女儿丹薇,在黄山的紫云峰下,坐在岩石上,观看对面那雨后的山坡,只见在那绿莽深处,一朵朵乳白色的烟雾,升腾而出,一朵接着一朵,不断地升腾起来,扩散开去。小丹薇高兴地拍着手说:“爸爸,对面山坡的树林里,有一个老爷爷在抽烟,你看,他正在大口大口地(吸 喷)烟呢。”
我真惊讶于这孩子想象力的丰富。可不是吗,眼前这深谷里的景象,活像是一个巨人在抽着他那巨大的烟管,喷吐出一朵朵乳白色的烟团。这烟团,在迅速地扩散着,扩散着,不大的一会儿工夫,就(涌 充)满了大半个山谷。这时,这广阔幽深的山谷,立刻就变成了云雾(迷惘 迷蒙)的海洋。那一座座山峰,在那白茫茫的云海之上,露出了青翠的峰顶,宛如那漂浮在大海中的岛屿。随着那云雾的不断飘动,峰林的影子,也不断地时隐时现,时淡时浓,迷离飘忽,捉摸不定,像一幅淡雅的水墨画,充满了诗情画意。
这景象,美极了。
1.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2分)
煞(shā shà)得快 云收雨散(sǎn sàn)
2.用斜线划去括号里不恰当的字或词。(3分)
3.人的想象力是丰富的,五岁的丹薇把云雾想象成 ______,而“我”把云雾中的山峰想象成 ___________________,把云雾和峰林想象成 ______________________,生动形象。(3分)
4.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改成“一缕缕一团团乳白色的烟雾,沸沸扬扬地、快速地向上升腾,快速地扩散”好不好?为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5. 短文描写了天子山山谷里的云雾,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__之情。(2分)
四、习作与表达。(30分)
题目:我是
要求:(1)将题目补充完整。(2)发挥想象,写一写你变形之后的经历,横线上可以填写某种植物、动物或者动画片中的某个人物。(3)内容具体,主题鲜明,字迹工整。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微信扫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