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语文期末测试卷
(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一、基础知识(50分)
(一)选择题(10分)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A. 蒙古族(méng) 沮丧(sàng) 肆虐(nüè)
B. 磅礴(bó) 婆娑(suō) 山坳(yòu)
C. 善哉(zāi) 鏖战(áo) 入场券(quàn)
D. 颠簸(bō) 戛然(gā) 投掷(zhì)
2.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飞弛 衣裳 天奈之音 余音绕粱 B.爆布 纯熟 轻歌慢舞 画龙点晴
C.伶俐 萍藻 粉末登场 字正腔园 D.批阅 袖筒 曲终人散 有板有眼
3.下列句子中,含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 路转溪桥忽见 风吹草低见牛羊
B. 明月别枝惊鹊 萋萋满别离
C. 还来就菊花 明月何时照我还
D. 日暮客愁新 客舍青青柳色新
4.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月亮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
B. 李老师学识渊博,风趣幽默,有时他为了让课上得更生动,不停地指手画脚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C. 革命烈士为了革命的胜利,宁可粉身碎骨地牺牲自己的生命。
D. 十一长假,道路上车水马龙,游人络绎不绝。
5.下列地名或人名的拼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北川路BEICHUANLU 王芳 WANG FANG
B. 西湖 XI Hu 王想 WANG xiang
C. 驸马府FU mafu 育才路 YUCAI LU
D. 保康路 BAOKANG LU 张飞 Zhang Fei
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我那时并不知道这所谓猛的是怎么一件东西——便是现在也没有知道——只是无端的觉得状如小狗而很凶猛。(没有来由地;无缘无故地)
B.边缘都参差如夏云头,镶着日光,发出水银色焰。(大约;几乎)
C.正月里供祖像,供品很多,祭器很讲究,拜的人也很多,祭器也很要防偷去。(追求精美,要求高)
D.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的人,他的下场可以看到。(人的结局,多指不好的)
7.下列选项中对文章题目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题目“少年闰土”是根据文章中的主要人物起的。
B.题目“开国大典”直观地写出了文章的主要内容。
C.题目“桥”仅指帮助村民脱险的那座木桥。
D.题目“盼”直接表达了“我”盼望下雨的急切心情。
8.依次填入语段横线处的短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对联一直深受人们的喜爱,它们风格多样, ,像旭日喷薄; ,
似微风拂柳; ,若小桥流水; ,如大江东去。
①有的豪放 ②有的粗犷 ③有的婉约 ④有的细腻
A.①④②③ B.②④③① C. ②③①④ D.①③②④
9.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新课标应致力于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善于创造。
B.王老师今年五十岁,他不但很瘦,而且精神饱满。
C.经过全市人民的努力,使我市的卫生状况有了明显的改善。
D.四川雅安人民抗震救灾、重建家园的事实告诉我们:只有心中有坚定的信念,就能面对和战胜任何困难。
10.下列句子是一位同学围绕“闲不住的奶奶”这个题目选的材料。请你判断一下,哪些事情可以用来表达中心意思( )。
①跑了十几里地去看戏。 ②一有时间就坐下来织毛衣。
③做的饭菜非常好吃。 ④每天天不亮就起床做饭。
⑤喜欢看京剧。 ⑥每天都把屋子打扫得干干净净。
A.①②④ B.②④⑥ C.②③⑥ D.④⑤⑥
(二)判断题: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对的画“√”,错的画“×”。(8分)
11.“清早,我同晨风一道将光明欢迎,傍晚,我又与群鸟一起为它送行。”句中的标点符号没有错误。( )
12.《丁香结》的课文题目运用了象征的修辞手法。( )
13.《开国大典》中的场面描写采用了“点面结合”的写作方法。( )
14.《宇宙生命之谜》告诉了我们要节约资源、保护地球的道理。( )
15.《穷人》这篇课文主要讲述的是渔夫夫妇的生活是如何的艰辛和贫困。( )
16. “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这是种树老人发出的感叹。( )
17.从“伯牙鼓琴”这则故事中,引申出的一个成语是“高山流水”。( )
18.《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是一篇回忆录,课文采用的是倒叙的写法。( )
(三)看拼音,写汉字。(8分)
19. jǔ sànɡ dĭ yù xuán yá chōu tì
bào yuàn kāng kǎi s ù jìnɡ ɡē da
(四)把词语补充完整。(8分)
20. 翠色( )流 自( )自受 排山( )海 别出心( )
技高一( ) 全神( )注 居高( )下 张( )李戴
(五)根据提示填写诗句(6分)
21.《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一诗中把天气由骤雨到晴朗前转变之快描绘得令人神清气爽,眼前陡然一亮,诗境大开的诗是 , 。
22.轻扣诗歌的大门,我看到了“一水护田将绿绕, ” 的田园
风光,领略到了“ ,江清月近人”的月夜景色,感受到了
“儿童相见不相识, ” 的悲伤无奈。
23. ,怜子如何不丈夫。
(六)按要求写句子(6分)
24.他猛地举起一块大石头,大声喊道:“同志们!用石头砸!”(把句子改成不用“说”的句式)
25.人们随意毁坏自然资源,使它们不能再生。 人们随意毁坏自然资源,造成一系
列生态灾难。(用合适的关联词语合并句子)
26.听到外面的枪声,我的心热烈地跳动起来。(用修改符修改病句)
二、语文综合性学习(4分)
27. 新版义务教育语文教科书中古诗文增多了。对此,支持者一片叫好,认为这有助于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而反对者担心古诗文篇目增多会加重孩子的学习负担。针对他们的不同意见,你有什么看法?请试着发表你的观点。
三、阅读理解(20分)
种树老人死了,死后没有一副棺材。
种树老人什么东西都没有留下,只留下了一片树林。
种树老人长得很丑,很矮,一辈子没有结婚,也没有孩子,临死的时候,对远方来的侄子说:“死了,就在沙丘刨个坑,把我埋在树林里,千万不要用什么棺材。”侄子照他的话做了,做完就走了。
老人对树像对自己的孩子,从不舍得毁坏,哪怕自己住的棚子没一根檩条,哪怕自己吃不上饭,生不起火,也没有毁过一棵树。老人对自己的树有一种天生的灵性,仿佛那就是自己身体的一部分,哪怕有一点儿惊动,老人都能快速地赶过去,用自己的头,自己的斧子,自己的大黄狗,把树保护起来。
十年过去了,村里人都盖上了新房,用起了拖拉机。只有老人仍住在自己的土棚子里,领着黄狗转来转去,修树剪树,看调皮的松鼠,快乐的喜鹊,爱叫的乌鸦……直到,直到老人死去。
来年春天,老人的坟上长出了一棵树,矮小但很粗壮。人们都说:那是种树老人。
老人种了一辈子树,把自己也种进了树里。
28.哪些句子写出了“老人对树像对自己的孩子”?请用“ ”在文中画出来。(2分)
29.读文中画浪纹线的句子,思考:这些描写采用了 的表现手法。这样写的好处是 。(4分)
30.“老人的坟上长出了一棵树,矮小但很粗壮。人们都说:那是种树老人。”这句话与上文的哪句话相照应?其深刻含义是什么?(4分)
(1)照应的句子:
(2)深刻的含义:
31.“老人种了一辈子树,把自己也种进了树里。”联系全文看,这表现了什么?(2分)
(三)非连续性文本阅读。(8分)
阅读《醒脾开胃冲剂说明书》,完成练习。
【通用名称】醒脾开胃冲剂
【主要成分】谷芽、香橼、甘草、稻芽、佛手、使君子、荷叶、白芍、冬瓜子(炒)。
【规格】每袋装14g
【剂型】颗粒剂
【是否处方】非处方
【适应症】醒脾调中,升发胃气。用于面黄乏力,食欲低下,腹胀腹痛,食少便多。
【用法用量】开水冲服,成人一次14g,一日2次,儿童及老人遵医嘱。
【注意事项】1.忌食用生冷油腻不易消化食物。2.不适用于脾胃阴虚,主要表现为口干,舌红少津,大便干。3.小儿及老年人,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糖尿病患者慎用。4.药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服用。5.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6.请将此药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7.如正在服用其他药品,使用本品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贮藏】密封。
32.“遵医嘱”的意思是
。
“食用”和“服用”相同的是 ,不同的是
。(3分)
33.出现哪种情况,医生可能建议服用这种药?( )(2分)
A.9岁的王智父母不在身边,因为没人照顾感冒了,食欲低下,腹胀腹痛。
B.冰激凌是李江的最爱,几乎每天吃,导致食欲不强,食少便多。
C.赵强参加800米跑,只跑了400米不到就胃不舒服了。
D.纪清经常反胃,腹部胀,不想吃东西,面黄肌瘦的。
34.三年级的彬彬生病了,医生给他开了醒脾开胃冲剂。他从医院一回家,就打开药盒拿出一袋,倒入凉开水中搅拌后喝了下去。喝完后,又马上吃了一个冰淇淋,结果胃很不舒服。他的服药方法有问题吗?请帮他指出来。(3分)
四、习作(30分)
35.你一定品尝过成长的滋味,请你从下面词语中任选一个写一篇作文,题目自拟。注意围绕中心意思选择材料,把中心意思写生动,写具体,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高兴 忧伤 痛苦 幸福
激动 期盼 焦急 烦恼
要求:(1)语句通顺,书写规范,不少于400字。
(2)正确使用标点符号,不写错别字。
(3)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参考答案
一、基础知识(50分)
(一)选择题(10分,每题1分)
1.C 2.D 3.A 4. B 5. D
6.B 7. C 8. B 9. D 10.B
(二)判断题(8分,每题1分)
11.× 12. √ 13.√ 14.×
15.× 16. × 17.√ 18.√
(三)看拼音,写汉字。(8分,每词1分)
19. 沮丧 抵御 悬崖 抽屉
抱怨 慷慨 肃静 疙瘩
(四)把词语补充完整。(8分,每空1分)
20. 欲 作 倒 裁 筹 贯 临 冠
(五)根据提示填写词句(6分,每空1分)
21. 卷地风来忽吹散 望湖楼下水如天
22. 两山排闼送青来 野旷天低树 笑问客从何处来
23. 无情未必真豪杰
(六)按要求写句子(6分,每题2分)
24.他猛地举起一块大石头:“同志们!用石头砸!”
25人们随意毁坏自然资源,不但使它们不能再生,而且造成一系列生态灾难。
26.把“热烈”改为“剧烈”。
二、语文综合性学习(4分)
27.示例:
我认为新版义务教育语文教科书中古诗文增多好处多于坏处。首先它有利于同学们陶冶情操,培养高雅的生活情趣;其次它有利于增强同学们对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认同感;最后它有利于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而且,学习古诗文有一定的方法可循,只要掌握了学习方法,再多的古诗文也能够轻松地理解、背诵。
三、阅读理解(20分)
28.(2分)
从不舍得毁坏,哪怕自己住的棚子没一根檩条,哪怕自己吃不上饭,生不起火,也没有毁过一棵树。
29.(2分,每空1分)
对比 突出了老人的无私奉献精神
30. (4分,每题2分 )
(1) 种树老人长得很丑、很矮。
(2) 用反衬的手法,说明老人虽然长得丑,但是他保护环境、乐于奉献的精神很美。
31. (2分)老人种树、爱树,把自己当作树的一部分,充分表现了老人保护环境、乐于奉献的精神,人们永远都会记住他的崇高精神。
32.(3分,每空1分)
应按医师或药师的指导用药,不可自作主张,擅自用药。
都是吃下去。
“食用”的东西往往需要一个咀嚼过程,而“服用”的那些一般都是直接吞服的。
33.(2分) D
34.(3分)
他的服药方法有三个问题:一是他是儿童,儿童用药是要遵医嘱的,不能按照成人用量服用;二是他不应该用凉开水来搅拌服用,而是应该用温开水冲服;三是不应该吃药后吃冰激凌,因为这属于“生冷”,是服药禁忌。
四、习作(30分)
一类习作27—30分
二类习作24—26分
三类习作21—23分
四类习作20分以下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微信扫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