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语文学科群文
阅读教学的探讨
【摘要】“立足学生核心素养发展,充分发挥语文课程育人功能”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新提出的课程理念之一,所以在小学语文学科教育中,要大力重视对学生的学科综合能力培养,而传统的阅读教学则不能较好达到其提出的要求。群文阅读是一个全新的领域,是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关于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语文学科群文阅读的教学,成为一线教师探讨的问题。本文围绕核心素养阐述群文阅读的概念,分析小学语文学科群文阅读教学立足于核心素养理念的原因,并提出教学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学科 群文阅读 核心素养 教学策略
一、群文阅读的概念
群文阅读是遵循教材要求,贴近学生实际需求实施的一种全新形式的阅读活动,能让学生在多篇形成的一个整体文本阅读中发表观点、丰富情感、思想交流,在良性互动中把语文课程育人功能推向高效。群文阅读立足于每篇课文,不是简单的把单篇课文堆叠,而是让文本结构趋于合理,其一大特点就是以特定要点为核心,把课文进行重组,这些重组的文章要具有共同特点,最终形成一个层次分明的整体。
群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可加强课文与课文、课文与语文、语文和生活联系,让学生积累知识,拓宽视野,尤其对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具有积累语文实践活动、语言情景运用、培养思维能力的作用,进而体现核心素养中的育人价值。
二、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立足于核心素养理念的原因分析
随着新课改稳步的推进和《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要求,立足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发展已成为热门话题,以此衍生以群文阅读为标志的诸多现代化阅读教学策略。传统阅读教学模式,单一形式,教师往往把更多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挨字逐句剖析课文。这种一言堂的形式缺少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让原本多姿多彩的语文阅读变得单调乏味,直接降低了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兴趣,让阅读为考试而服务,不符合“立德树人”时代背景下培养时代新人的要求。
群文阅读的价值在于:能改善传统单篇教学的不足之处,在加强语言运用、活跃思维、提高审美、传承文化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若把群文阅读和核心素养融为一体,两者形成合力,则有助于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独特的育人功能,对学生在提升语文核心素养、训练思维能力、增加阅读数量和提高阅读能力等方面大有裨益。
三、核心素养理念下小学语文学科群文阅读教学策略的探讨
(一)明确群文阅读主体,选择合适的阅读内容
“群文”是特定主题的凝练而成的,不是简单的几篇课文的叠加,要遵循新课标倡导的读好书,好读书,注重阅读引导。为此,在开展群文阅读教学之前,要对阅读内容进行筛选、归类和组合,选择出合适的阅读内容,进而明确阅读主体。在确定主题后,教师还要思考几篇课文之间是否存在内在联系、文本是否要符合教材特点、文章是否适应小学生共同需求,同时还要保障阅读内容的丰富性和乐趣性。
比如:可以将马克·吐温的作品《金钱的魔力》、《竞选州长》、《被偷的白象》组合成一个阅读主题。这是在同一作家的不同作品中,去找到有共同的表达特点、写作风格、情感倾向的文章,构成一个有意义的整体进行教学。当下的群文阅读教学篇章根据年级段不同,一般在3篇至5篇左右,一次阅读数量在2000-3000字,所以学生要在有主题引领下,有方向、有兴趣地用心阅读,积极探究若干课文的共性,进而提升阅读效率,为后续的阅读教学工作的开展打下坚实基础。
(二)力求问题多样化,为学生创设充足思考空间
一般而言,群文阅读主题相同,文章数量不同。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以整体视角来看待,结合共性问题设计问题,并设计多样化的问题,为学生提供积极实践时机,为后续教学工作做好铺垫。在课堂中,教师可以把全体学生分成若干学习小组,激发每位小组成员参与热情,为每位小组成员提供展示机会。在其过程中,非常有利于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中课程实施的情境下和实践性。
比如:在教学《认识狼》这一主题阅读时,把阅读篇目《小绿狼》、《笨狼路路》、《大灰狼》和《狼和小女孩的故事》这几篇文本进行整合后,就可以设计出任务:
1.说说每个篇目分别讲了关于狼的什么故事?
2.小组交流:你最喜欢哪个故事里面中的狼?为什么?
3.小组合作扮演其中的一个故事情节,注意表现出狼的性格。
……
这些问题设计很好地实现了新课标下的情境性教学,多样化的问题为学生创设出了充足的思考空间。当学生完成了任务后,教师还可引导学生依据自身所见、所闻和所想自己设计问题,同学间合作及时思考问题、快速解决问题。这样的课堂充分发散了学生思维,为培养学生以多个视角看待问题,提升自身综合能力和语文核心素养打下坚实基础。
(三)利用思维导图,挖掘群文阅读活跃思维的功能
思维导图在教育教学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不仅运用于学科教学中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还帮助学生拓展思维,活跃思维。语文教学既是一种文化的传播,又是一种工具的运用,所以教师在进行语文群文阅读教学时,除了让学生学到知识,还要让学生进行思维的发展和拓展,这就需要教师去挖掘群文阅读活跃思维的方法。群文阅读有着自身特有的思维培养功能,教师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时,可以依托思维导图这一简单明了的策略帮助学生整合现有信息、选择有价值信息、概括结论是简单高效的策略之一。
在教学中,教师可把课文主题、故事情节、表达策略等信息植入到思维导图中,以点拨的形式对重点和难点进行剖析,加强师生互动,让学生在整体把握课文基础上,提升思维能力。比如关于《亲情》这一主题阅读,教师把《慈母情深》、《母爱》节选、《会做饭的孩子》这些篇目进行整合后,教师可让学生利用思维导图(气泡图、数形图、流程图、括号图……)了解几篇课文的主要内容,并引导学生画出“几个‘亲情’故事异同”的思维导图,进而帮助学生悉知文本内容、文本结构、表达形式等,以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尤其是对那些后进生而言,教师应尤为重视对他们的思维能力培养。
(四)利用现代化技术创设情景,增加群文阅读教学趣味
核心素养背景下,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是重中之重。随着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教师要善于运用现代技术辅助教育手段,激发学生的课堂参与热情。现在的阅读教学不应仅局限于课本上,教师应把多媒体和文本阅读相结合起来,拓展语文学习空间,吸引学生注意力,把动漫书、童话故事、益智类游戏等有利又有趣味的内容引入课堂中,创设各种各种的情景课堂,以丰富多彩的内容培养学生阅读兴趣,为每位学生带来全新的阅读体验。
比如:在教学《认识狼》这一主题阅读时,可借助多媒体,课前用动画、动漫、讲故事等方式让学生先了解“狼”,这样在增加学生阅读兴趣的同时,也对“狼”有个初步的认识,可减轻学生在阅读多篇文本的难度,帮助学生在情景表演时更活灵活现。让学生感受到在现代化技术支持下的阅读更加多姿多彩,感受语文文字的魅力的同时,能在各种阅读方式中获得愉悦感。
四、小结
群文阅读是落实核心素养的一种重要途径,语文教师要积极实践和勤于思考,立足于小学生身心特点开展群文阅读教学活动,以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发挥语文课程育人功能,帮助学生积累更多知识,吸收优秀文化成果,提升思想文化修养,建立文化自信,为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贡献一己之力。
【参考文献】
1.杨金锋;组文阅读深度发展学生思维[N];语言文字报;2021年
2.记者 孟凡;“语文核心素养下的整本书阅读教学研讨会”在京举行[N];新华书目报;2019年
3.朱穗彬;“互联网+”智慧课堂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A];广东省教师继续教育学会第四届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21年
4.振宇;张方伟;;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A];课程教学与管理研究论文集(五)[C];2021年
5.周祥;思维导图在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22年01期
6.石琳;浅析核心素养指导下的语文群文阅读教学[J];科教文汇;2022年05期
7.陈敏欣;学生对语文阅读教学应用思维导图的评价和态度(英文)[A];广东教育学会2021年度学术讨论会暨第十七届广东省中小学校长论坛论文选(二)[C];2021年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微信扫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