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总结
方洞小学:郑国玲
2021年6月,我荣幸地成为余敏小学语文名师工作室的一员。回顾一学年的学习,我深刻地感受到了余老师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执着的敬业精神;感受到了工作室伙伴们勤奋努力、大胆实践、勇于探究的精神,感受到了这个集体给我带来的欢乐与收获。我也在不断的学习、反思中沉淀自己,丰富自己。现就一学期来工作室的学习工作进行总结。
一、潜移默化、提升素质
进入到工作室学习,让我重新回到“学生”的身份,体会到学习的快乐。由于疫情地出现,我们由课堂教学转化为线上教学,我们在转变的过程中,对于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信息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一起摸索着前行,先后进行了多次教学课例的研讨,让我时时感受到余老师对我们专业成长的助推。人文主题与语文要素的落实,教学目标的精准确定,课堂主线的贯穿,图示的运用,问题支架的设计,合作式的探究,激情饱满的语言,高屋建瓴的见解,设计精妙的习题,适时精到的提示,自然而然的引领等等,无一不显示出余老师的专业造诣和探索创新的激情。同时,她更重视集体的力量,用激情点燃我们的激情,用智慧启迪大家的智慧,让我们也心潮涌动,碰创出思维的火花。这种和谐热烈的教研氛围赐予了我们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让我们感受到了开发集体智慧的幸福!
二、合作争鸣,突破自我
我们的工作室是一个团结合作、乐于学习的团队。工作室学习,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在余老师的引领下我们进行了每月一练,每月一写,每期一读。虽然是每月交一次自己的字,无论是小字大字还是毛笔字,为了交自己的作品,我有空就进行练习。在练习的过程中,有时临摹名家名作,有时直接学习工作室的优秀作品。在学习的过程中,自娱自乐,既提高了自己的习字水平,又提高了自己的个人素养。一举两得,不亦乐乎。除了进行每月一练,还要进行每月一写。为了完成这个任务,我在教学中处处留心,积累自己的工作经验,每每在教学中有所得,我立即用文字记录下来,总结得失,提高了自己的教学水平。这一点对我的教学工作给予很大的帮助。也让我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这个每月一读变成了每期一读。每期一读,教师自己准备音频,准备文章,准备插图,图文并茂。有声有色,大大提高自己作为语文教师的朗读水平。本学期,按照工作室的要求,我还进行了一次讲座。这次讲座,花了我一个月的时间,先写论文,并且进行不怨其烦的修改。为了提高自己的论文水平,我还请教余老师,她很中肯的给我提出很多建议。根据论文,我制做课件,并录制音频。对于一个50岁的我,要录制视频是多么的难,我积极向同事学习,经过千难万险,终于完成这个艰难的任务。让我大大的舒了一口气。回首学习过程,既有观念上的洗礼,也有理论上的提高,既有知识上的积淀,也有教学技艺的增长。
这一年以来,余老师经常提醒我们要反复研究课本和教参,课堂设计要将教学目标落到实处,课堂要具有完整性,主线突出,体现一课一得,一课一法。暑期余老师再次为我们制定了学习计划,有条不紊地将教研持续地进行下去,并给我们推荐了教育教学的书籍、杂志供我们学习,研究,进行交流讨论。
工作室的学术氛围是半年来我感受颇深的一个特点。工作室学员各有特色,每一次活动、每一次探讨,总能感受到伙伴们智慧的思维火花,分享学习成果让我视野开阔,思想升华。名师工作室为我们的发展和创新提供了机会,提供了平台。在名师工作室的引领下,我们增长了前进的动力,从更大程度上激发了自己的潜力,为我的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
“学然后知不足”,一路走来,随着老师们一次次地研讨、对话、交流,让我对未来教育有了一种不曾有过的期待。同时我也日益感受到自己知识的贫乏和不足,我会更加积极地参与到工作室新一年的活动中,让自己更快地成长起来。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微信扫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