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的位置: 首页 >学科教学>初中语文>教学研讨>详细内容

以情感人烘托气氛 ----我教《周总理,你在哪里》

来源: 发布时间:2021-06-16 15:39:26 浏览次数: 【字体:

柯岩的《周总理,你在哪里》是一首感人肺腑的短诗,凡是经历了那个动乱年代的人,每每读来无不为之垂泪,浮想联翩。然而,现在十五、六岁的中学生距离那个年代久远了些,总理去世时,他们还没有出生。因此让他们了解诗人的感情,让他们体会诗人所创造的意境,那是有相当难度的。我曾见有学生读这课时,读到三个“在这里”“在一起”时,竟笑起来,他们无法理解简单三个字的反复三次还加省略号是什么意思。我暗暗为这时间磨蚀的感情而悲哀,更不禁想到,若再过十年、二十年,学生又如何理解这首诗,如何理解总理这一代伟人,如何触摸得到那个时代的脉搏呢?我考虑到,只有以情感人,烘托气氛,才能再现总理的伟大形象,才能让学生理解诗人的感情,那一代人的感情。为使感情这条线贯穿始终,我调动了多种教学手段:


一、音乐熏陶 渐入情景

托尔斯泰曾说:“音乐的魔力,足以使一个人对未能感受的事有所感受,对理解不了的事有所理解”。为调动学生对总理这位伟人的崇敬之情,我在上课前五分钟播放了歌曲《歌唱敬爱的周总理》,借助音乐的效应,调动学生的听觉感官,让学生先从歌声中了解到总理“鞠躬尽瘁几十年,终生为革命,功比泰山高,英名万古存”的丰功伟绩。听完这首歌,教室顿时鸦雀无声,为讲课创造了气氛。


二、讲好故事 自我教育

上课后,让学生将事先找好的有关总理的故事讲一讲。通过课下的找资料,课上的讲故事,对总理的丰功伟绩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学生搜集的故事有:“一夜的工作”“总理接见外宾”“总理在日内瓦”……这些故事展现了总理忘我的工作、睿智的应答、广阔的胸怀、无私的奉献。这时,一位伟人形象在学生心目中树立起来,使他们肃然起敬。


三、设计导语 调动感情

按常理,介绍作品中人物,只要通过对课文的理解来完成就可以了。但诗是凝炼的语言艺术,学生对总理又无感同身受的体会,如果老师不加以介绍,只能停留在对诗句肤浅的理解上。为此,设计导语,加上老师抑扬钝挫的演讲,这堂课的基调便一下子就定在了情深意切的怀念之中,导语如下:

同学们,二十年前,敬爱的周总理永远地离开了我们。二十年来,人民没有忘记他,他永远活在人民的心中。刚才,同学们讲了关于周总理的几件事,下面老师简介周总理的生平:周总理是中国杰出的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和外交家,总理的一生是伟大的一生。他具有伟大的人格,非凡的才能。他是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领导人之一。他领导了“八一”南昌起义,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始人之一。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周总理参加北伐战争,对推翻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作出了重要贡献。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他在上海坚持地下斗争。他组织并参与了中国工农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他冒着生命危险,与蒋介石谈判,促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和发展。在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他和毛泽东去重庆与国民党谈判。“文化大革命”中他同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千方百计保护老干部、专家和劳动模范。他身患癌症,仍坚持工作。正如歌词所唱:他“鞠躬尽瘁几十年,终身为革命,功比泰山高,英名万古存”。周总理一生为人民操碎了心,临终时嘱咐把自己的骨灰撒在祖国的大江南北。人民爱总理,痛失总理,多少人肝肠寸断,悲痛欲绝。当他的遗体送往八宝山火化时,上百万人冒着严寒自发地伫立在十里长街默哀:送灵车。尽管“四人帮”不准人们戴黑纱,不准人们献花圈,不准人们开追悼会,但是,人们还是戴了黑纱,献了花圈,开了追悼会。为此很多优秀的儿女被“四人帮”监禁了,屠杀了,他们的鲜血流淌在天安门广常。

人们用各种方式悼念总理,寻找总理的足迹,就在周总理逝世一周年的时候,女诗人柯岩发表了诗作《周总理,你在哪里》,这是一首感人肺腑的优秀短诗,代表了亿万人民的心声。我国男高音歌唱家李光羲在法国唱了这首歌,轰动了整个巴黎,赢得了崇高的荣誉,说明周总理不仅受到中国人民的爱戴,也受到世界人民的尊敬。他去世后,联合国为他下了半旗,这也是联合国为中国去世的领导人下半旗唯一的一次。

……

老师在讲导语时,幻灯屏幕上出现总理的像,使学生的感情全部调动起来。


四、赏析诗句 感受作品

刘勰曾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沿波讨源,虽幽必显”。(《文心雕龙·知音》第715页)这就是说作家的创作是由内而外,诗人在特定的环境和氛围中怀着对总理的深深怀念、不舍、追寻,而感发了这首诗。而读者阅读文学作品,是由外而内,通过语言的媒介而“沿波(辞)讨源(情)”,与作者产生共鸣,得到审美的享受,从而领会诗作所包含的思想内容。要达到这一目的,只有通过朗读——体会——朗读这样的反复过程,才能体会作者的感情,把握诗作的脉搏。这也是对作品艺术再创造的过程。为此,我将文学鉴赏的知识引入课堂,使学生从朗读中得到思想上的启发和艺术上的感受。

教学过程如下:

提问第一个学生:

师:你最欣赏诗歌的哪一节?

生:第三节。

师:为什么?

生:第三节最后两句话使我浮想联翩,我仿佛看到那一望无际的田野喜获丰收,金灿灿的稻谷压弯了腰,那一颗颗沉甸甸的谷穗上还闪着总理辛勤的汗滴。

师:请你带着感情读这一节。

生:读(略)。(报以掌声)师:你为什么读得这么好?

生:前半节大地回答,总理刚离去,表现出无奈和遗憾;当看到农村喜获丰收及总理的汗滴,我又很自豪的读出来。提问第二个学生。

师:你最欣赏哪一节?

生:第七节。

师:为什么?

生:这一节写出了人民找到总理的欢欣。人民寻找总理,找遍天涯海角都没找到,最后回到祖国的心脏——天安门广场,终于找到总理,所以非常高兴。

师:请你读这一节。

生:读(略)。

(掌声)

师:找到总理你为什么读得声音反而低了?

生:找到总理心情无比激动。但总理“正在中南海接见外宾”“正在政治局出席会议”,所以既要喜悦,又要轻声,以免打扰了总理的工作。

由此达到了“沿波讨源”的目的,这也正体现了特级教师于漪所说的“体作者之情,察作者之意,文脉、情脉双理清”。


五、展开想像 情趣共鸣

通过几个环节的活动,学生由对诗的漠然,到为作品的形象所吸引,进而沉浸在作品所描绘的天地之中,使他们受到艺术的感染,获得潜移默化的教育,这应该说已达到了一个飞跃。但我认为这还不够,为了进一步开发学生的想像、联想等一系列形象思维活动,使作品在学生头脑中来一次再创造的过程,使作品中的形象在学生头脑中“活”起来,我让学生闭上眼睛,头脑中过电影,老师通过语言的媒介,要求学生在头脑中再次想像作品所塑造的艺术形象。

师:同学们,现在你们知道读这首诗应带着什么感情吗?是无限思念,深沉哀思,由衷敬仰。下面我们体会一下这种感情,闭上眼睛,把刚才一幅幅画面快速过一遍电影。老师用声音帮你展示这一幅幅画面:

总理去世人们悲痛欲绝,

总理的骨灰撒在江河湖海,

千山默哀,万水呜咽。

天安门前,

那圣洁的挽幛,

那高贵的白花,

那如海的人流,

那如火的愤怒,

人民寻找总理;

那青青的高山,

那黄黄的大地,

那红红的篝火,

那蓝蓝的大海,

人民深情地呼唤总理;

那闪光的汗滴,

那亲切的笑语,

那温暖的大衣,

天安门前,

中南海里,

到处都有总理的足迹。

总理啊,

你的人民世世代代想念你。

当老师说睁开眼睛时,我已分明看到了许多学生眼里闪动着晶莹的泪花。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