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导学案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摘要: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已经成为各位教师教学研究的中心。
导学案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方法。本文从预习导学、探索助学、拓展提高、自我小结、课后作业五个方面介绍了导学案的实施过程,并提出了关于导学案使用过程的几点思考。
关键词:导学案 课堂教学 实施过程 有效性
教学的主渠道是课堂教学。随着素质教育与时俱进的深入开展,教与学的改革势在必行。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和促进学生主动发展,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挑战传统教学法,已成为教师教学研究的中心。实施导学案教学,使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得到培养,也保证了学习质量,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何谓“导学案”
众所周知,教案是教学所采用的方案,教师在教学活动开始之前就已经设计好教什么,怎样教。不可否认,教案在教师教学的实践中起到了一定积极的作用。但我们也发现,一些教师在编写教案时,考虑更多的是如何把课本内容讲得精彩完美,而较少考虑到学生的实际需要,因此,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教学就成了教师教、学生学的单边活动,而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正是由于这一弊端的存在,导学案应运而生。导学案与教案的不同在于,它顺应了新课程理念,适应了学生发展的需求,目标定位由教师转向了学生。它是教师在先进理论的指导下,在教学活动开始前,根据教学目的和学生认知结构的特点,为适应学生主动学习而设计的方案。它以课时为单位,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认知水平,精心设计递进性问题,引导学生沿着问题的台阶,完成自主学习的过程。
“导学案教学”这一教学模式是在深入研究教材的基础上开展的,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开始之前,既要备好教案,也要备好学案。既要站在教学的角度,对教材进行必要的理解、消化和处理,更要站在学生学习的角度,针对每堂课学习的内容编制出导学案。再利用导学案作为导航,让学生在课前对将要学习的内容预先进行自主学习,然后带着未能解决的问题进入课堂,教师为学生主动学习设计方案,从而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实验证明“学案导学”的教学模式不仅充分重视了教师组织、诱导、点拨、示范的教的过程,更注重学生主动学习、能力迁移、合作探究的学的过程,能集中体现一堂课的教学目的、教学目标,教学方法以及教师和学生的思维,做到一堂课上大容量、快节奏、高效率,充分体现了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全新的教学理念。
二、“导学案教学”的实施过程
“导学案教学”致力于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真正实现教与学的优化组合。其关键在于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从关注教学转为注重对学生学习的引导,着手研究教法与学法在教学活动中的沟通和融合。课堂教学一般包括四个部分:一是课前准备,二是探索助学,三是拓展提高,四是自我小结,五是课后作业。依据五部分作为导学提纲,构建以“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为主要方式,以激励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实践、合作创新”为基本特点的教学模式。
(一)课前准备
设置这一环节的目的是构建学生良好的知识准备、方法准备和心理准备,组织开展学习热身运动,使学生获得学习新知识所必须具备的预备性、基础性和相关性的知识与技能。学生在导学案的引导下“先行一步”,做到“我要学”,并深入钻研教材使之产生解决问题的冲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例如,在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导学案中,我作了如下设计:
自主学习
阅读教材40—42页,完成课前预习。
旧知链接
1.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
2.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是:
3.如何判断一元二次方程根的情况?
(二)探索助学
如果说“课前准备”是热身运动的话,那“探索助学”就表示预赛开始了。学生将预习时的问题带进课堂,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老师的适当点拨使自己把握本课时教材中的学习重点难点,找到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进而形成知识与能力的网络图式。教师还要根据教材及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拟定讨论题,要求学生收集信息,集中思考,提出质疑,分析判断,深入研读,大胆想象,寻找合适的答案,由各组推荐代表作总结发言,其他同学进行补充或质疑。这样每位同学都有机会锻炼自己,发表对问题的看法。在此过程中,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了,自信心也得到了增强,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同学间的团结合作精神。这个阶段应侧重于学法指导,也是引导学生学习的关键部分。为了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我设计了如下探究过程:
1.探究1 完成下列表格
方程 | X1 | X2 | X1+X2 | X1.X2 |
x²-2x+1=0 |
|
|
|
|
x²+5x+4=0 |
|
|
|
|
x²+3x-10=0 |
|
|
|
|
问题: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小组交流、讨论)
用语言叙述你发现的规律:
若方程 x²+px+q=0的两根为,,用式子表示你发现的规律:
2.探究2 完成下列表格
方程 | X1 | X2 | X1+X2 | X1.X2 |
2x²-3x-2=0 |
|
|
|
|
3x²-4x+1=0 |
|
|
|
|
2x²+5x+3=0 |
|
|
|
|
问题:上面发现的结论在这里成立吗?(小组交流、讨论)
用语言叙述你发现的规律:
若方程ax² +bx+c=0(a≠ 0)的两根为,,用式子表示你发现的规律:
3.验证猜测
设,为方程ax² +bx+c=0(a≠0)的两个实数根,证明上述结论。
当满足条件△__________时,方程的两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所以两根之和:+= ___________ 两根之积:=___________
4.归纳结论
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
(1)如果,是一元二次方程x²+px+q=0的两个根,那么两根之和
+=___________,两根之积=___________
(2)如果,是一元二次方程ax² +bx+c=0(a≠0)的两个根,那么两根之和+=___________,两根之积=___________
为了纪念在研究和推广这个定理中做出伟大贡献的法国数学家韦达,又把这个定理叫做韦达定理。
(三)拓展提高
导学案带来的一大变化是授课内容由知识向能力转化。教师要鼓励学生勇于探索,设疑引导学生探索,并提供适当的帮助,因此,学案“拓展提高”部分的作用就不可忽视。这部分导学案的设计要特别强调启发性、引导性和趣味性,考虑到学生学习的实际状况,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当然,因为学生之间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拓展提高”部分的设计也要有一定的层次和梯度,以适应不同要求学生发展的需要。为了让学生及时巩固知识,拓展思维,我安排了以下例题和练习:
应用新知
1.基础练习:不解方程,口答下列方程的两根之和与两根之积各是多少?
x²-3x+1=0 3x²-2x=2 2x²+3x=0 3x² =1 x²-3x+4=0
归纳:应用根与系数的关系时应注意:
2.例1:
已知方程2x² +kx-9=0 的一个根是-3,求方程的另一根及k的值。
方法一: 方法二:
归纳:利用根与系数的关系可以解决什么问题?
3.例2:
已知,是方程2x²+3x-1=0 的两根,利用根与系数的关系求下列代数式的值。
(1)+ (2)+
归纳:解决此类题目的关键是什么?
4.随堂检测
(1)若,为方程x²+5x-2=0的两根,则+=____,=____
(2)若方程2x² -3x-1=0 的两根为,,则+=____,=____
(3)若方程x²+px+2=0 的一根为2,则它的另一根为______,p=______
(4)已知方程x²-3x+m=0 的一根为1,则其另一根为______,m=_____
(5)若0和-3是方程x²+px+q=0 的两根,则 p+q =___________
(6)请你写一个以2和3为根的一元二次方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中考链接
(1)已知方程3x²-4x+2m-1=0 的一个根是2,求方程的另一个根及m的值。
(2)已知,是方程2x²+4x-3=0的两根,利用根与系数的关系,求+的值。
(四)自我小结
成功的课堂小结能帮助学生加深理解整节课的内容,有利于培养学生归纳、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学生会从大量个别的实例中,通过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掌握“会学”的本领。因此,学案后面应留有学生用于小结的空间。但在传统的教学中,有些教师为了省时省事,往往越俎代庖,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事实表明,学生自己概括的概念往往掌握得更牢,自己总结的规律更会灵活运用。
归纳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你的疑惑是什么?
(五)课后作业
课后作业的作用在于加深学生对教材的理解和巩固,进一步掌握相关的技能和技巧。因此作业的内容要符合教学大纲的要求,难易适度,并要有代表性。在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导学案中,我布置如下作业:
作业布置
1.若2是方程x²-4x+c=0 的一根,求方程的另一根及c的值。
2.设,是方程2x²-6x+3=0 的两根,利用根与系数的关系,
求代数式 +的值。
三、几点思考
1.导学案不等同于题单,应重在学法指导
导学案作为教师将学习理论、教学理论与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其设计与编制,应有利于学生的学习。但在实践过程中,发现有些教师将导学案设计成了题单,即将学生所学内容编制成一道道的题目让学生去完成。这样的导学案,不仅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反而会加重学生的负担,让学生苦不堪言,这样的教学又走向了另一个极端。
2.导学案应有利于学生的质疑、探究、创新。
记得一位科学家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导学案在问题设置、素材提供时,不应满足于解决了多少问题,而应关注引起了学生多少新问题,并以此来检验学案的成败。教师要引导、鼓励学生积极质疑问难,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3.导学案的设计要体现分层教学的原则,适应不同学生个性发展的需求
不同的学生有不一样的学习兴趣和需求,表现的学习兴趣点也不相同,分层教学在中学教学喊了很多年,但一直得不到有效的贯彻和实施。导学案教学的模式应该可以很好的体现分层教学的原则。
参考文献:
1.王文翰“现代教育技术”
2.邹金梅“学案导学模式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3.綦桂杰“学案导学”模式在中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4.武树滨《学案设计与使用的有效性研究》
5.鲍里奇《有效教学方法》
我仍在线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微信扫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