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的位置: 首页 >教育研究>科研成果>第五届成果>详细内容

中学地理“学案导学·生本课堂”教学改革实践研究

来源: 发布时间:2021-04-25 23:21:48 浏览次数: 【字体:

中学地理“学案导学·生本课堂”教学改革实践研究

泸县人民政府第五届教学成果一等奖

 

完成单位:泸县教育局教研室

完 成 人:熊维平  谢燕  李晓强  刘超  王元菊

成果来源:2006年度泸县教育科研资助金项目课题

 

一、成果背景

(一)成果的产生

我县初中地理专业教师缺乏、以兼职教师为主体,由于地理专业知识不够,教学技能不佳,往往在课堂上照本宣科,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不高。而高中地理课堂则呈现出老师“一讲到底”的现象,学生在课堂上只是被动接受知识,其主体地位完全没有体现。为了提高初、高中课堂教学效率,全面推行课堂教学改革,我们结合教学实际情况确定研究项目为——中学地理“学案导学·生本课堂”教学改革实践研究。

(二)成果解决的主要问题

1.解决了课堂教师教学角色不明确的问题

在“学案导学·生本课堂”的教学模式下,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和引导者。教师的作用是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找到达成目标的最佳途径,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会学习。在课堂上,老师不再“满堂灌、满堂问”,而是在学案中用一系列设计的问题,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先学后教、少讲多练”,把充足的课堂时间交给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2.解决了教师死教教材,缺乏课程开发、决策能力的问题

我们的导学案编写是先由老师分任务完成初稿,然后在备课组集体讨论修改,这样就能够发挥备课组老师的集体智慧,能够做到资源共享。同时每位老师也能集中精力把自己编的学案吃透,每个人任务量也减少。学生在自学时还可能提出一些新的问题和想法,课前收集这些信息,有利于促进教学相长。

3.解决了课堂上学生缺乏学习主动性,学习方法简单,课堂气氛沉闷的问题

“学案导学”能够让学生变学会为会学。学生根据“学案”进行预习,目标步骤清晰,可以避免预习的盲目性。在课堂上,学生有了一个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老师”变“导师”,“学生”变“主人”。由传统的“教师——学生”的单向交流模式变成“师——生”、“生——师”、“生——生”的多向交流模式,教师鼓励学生大胆提出不同的见解,为学生提供表演的舞台,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

二、成果内容

(一)构建了中学地理生本课堂导学案编写策略

我们在编写学案时注意了以下原则课时化原则、问题化原则、参与化原则、方法化原则、层次化原则。教学中的“学案设计一般分为以下四个部分⑴明确学习目标,建立知识结构框架 。⑵把握知识的重难点,找出最佳切入点。 ⑶设计问题,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⑷通过练习,及时自查和巩固学习效果

(二)形成了“同组异质,异组同质”的生本课堂学习小组构建策略

1. 组建“2+2+2”的合作小组

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性别、心理素质等各个方面综合评定,按照“异质同组、同组异质”的原则进行分组,每个小组6—8人。如果是6人一组,应该有两名优等生,两名中等生,两名学困生。这样做既能保证小组内各成员之间的差异性和互补性,也便于各小组间开展公平竞争。还可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定期进行人员调整,以保证小组间学生竞争的活力。

2.明确小组成员责任   

建立小组后,每个小组根据成员各自不同特点编1-6号。分别为小组长、记录员、汇报员、检查员,以及学科负责人。小组长负责讨论过程中的组织和裁判;记录员记录整理讨论过程中的发言;汇报员负责汇报讨论结果;检查员检查每次学习任务的完成情况,检查组内每人职责的履行情况并及时向老师汇报;学科负责人带领该组同学对相应学科进行探究活动、展示活动、反思训练的总结。

3.开展小组培训

指导学生在合作学习中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要认真思考,大胆发言。二是学会认真倾听别人意见的习惯。三是学会质疑、反驳。四是学会更正、补充。五是学会求同存异,以开放的心态进行学习。要定期召开小组长会议,了解小组工作情况,鼓励小组长的工作,交流经验。   

4.把握小组讨论的时机

以下情况比较适合开展小组讨论:(1)学生对某一问题独立思考后仍有疑问,需要同学帮助解决。(2)教材的重、难点知识,需要通过讨论来拓展延伸。(3)一些开放性的问题,可以让学生讨论交流各自不同的观点。

5.正确进行小组评价   

内容包括:(1)学习过程评价与学习结果评价结合,侧重学习过程评价;(2)小组集体评价与小组成员个人评相结合;(3)评价内容从小组活动的秩序,组员参与情况,小组汇报水平,合作学习效果等方面进行;(4)教师评价自我评价相结合;(5)定期评选最佳学习小组、最佳小组长、最佳学习伙伴、最快进步奖等。

(三)构建了中学地理“学案导学·生本课堂”教学改革推进策略

在县教育局、县教研室的统一领导下,组建了泸县课堂教学改革地理学科指导组,下分为初中课改指导组和高中课改指导组。县初中地理教学改革指导组负责全县六个片区、19个镇地理教研联组的工作,镇地理教研联组直接指导各校初中地理组的教学改革,负责日常指导各校地理教师的课堂教学改革实施。县高中地理“学案导学·生本课堂”教学改革指导组负责指导全县六所普通高中地理教研组的课改工作,高中学校地理教研组直接指导各年级地理备课组的改革实践,各年级地理备课组负责日常指导各地理教师的课堂教学改革实施。

(四)构建了基于学校整体教学改革的中学地理“学案导学·生本课堂”教学改革实施策略

经过具体的实践,泸县二中将“学案导学·3010模式”的教学流程设置为目标.导学---问题.导思---练习.导测三个环节。

泸县五中构建了高中地理“三三生本课堂”教学模式:“学生三部曲(探究、展示、总结)”;“教学三部曲(组织、引导、反思)”:课型分为三种:自主课、展示课、反思训练课。“生本课堂”的实施过程:即学生在教师编制的学案引导下,学生在自主课上根据学案自主学习,并写出学习报告;展示课上,教师要把表演舞台让给学生,使学生充分展示自我。

城北学校地理组构建了“三环(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拓展提升)五步(学、点、展、练、结)”的课堂教学模式。

泸县二中外国语学校构建了初中地理“学案导学·框架式教学”策略:采用整体——局部——整体的教学方法,利用骨架学习来支撑知识点的学习,最后再回到骨架上面去;以学生自学讨论、各样学生活动、纠错为主体,老师辅助、点评。

(五)建立了中学地理“学案导学·生本课堂”教学改革评价机制

内容包括:(1)学校实施“学案导学·生本课堂”教学改革专项评价。学校实施“学案导学·生本课堂”教学改革专项评估量表,泸县教研室为了加强对各校项目实施工作的激励,每年举行了项目实施专项评比,按评估量表评出一、二、三等奖。(2)中学地理“学案导学·生本课堂”教学行为评价。我们对传统的课堂教学评价进行了改革,从教师的教、学生的学两大方面进行评价。教的行为包括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效果三维度;学的行为包括参与度、交流度和效度三维度。(3)学案导学课堂学生学习评价,包括学生自我表现评价和小组合作互评,形式上通过“分数(十分制)”来实现。

三、成果的创新点

1.课堂教学模式的多样化

(1)新课的教学模式

    新课导学——自主做学——合作探究——汇报展示——教师精讲——巩固练习

新课导入环节可以让学生自己演讲一些地理趣闻,也可以教师直接新课导入。自主做学环节是通过学生自己提问和小组讨论发现和解决问题,教师则利用这个时间解决学生个别存在的问题。合作探究环节就一定要小组讨论,共同研究完成。汇报展示环节是小组代表汇报展示小组讨论的结论,然后大家点评最后教师补充讲解部分知识。最后巩固练习。

(2)研究性学习课中的“开放式模式”:质疑——探究——小结——应用

老师在导学案上设计一些开放性的问题,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探究条件和手段,让学生通过自己实践或试验验证所学的知识并发表自己的观点。

2.教学评价的创新

“学案导学模式”的实施,非常强调教学过程的评价。学校非常重视学生学习过程的信息反馈,通过学生每隔一段时间填写对课堂教学的意见表,收集信息。

3.教师备课方式和内容的创新

“学案导学模式”的实施,让老师在备课时关注的焦点更多的转向学生,思考学生在学这部分知识时可能会遇到哪些困难,应该设计一些什么活动来帮助学生攻克学习中的重点、难点。

四、成果的效益

(一) 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明显提高

教师的教学观念和课堂角色发生了转变,真正成为了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者,学生人生的引路人。另外,导学案是经教师集体研究编写的,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个人的课程开发能力和科研能力得到提高,而且大家集思广益,取长补短,最终实现共赢。如在泸县二中地理备课组所有老师的共同努力下,2013届高考地理平均分高出泸州市同类学校2分以上。在近三年的市、省、国家级中学地理课堂教学竞赛中,泸县地理教师获得了极为显著的成绩,获得泸州市一等奖9人,获得省一等奖1人,二等奖4人。获得全国特等奖1人,获得全国二等奖1人。

(二) 学生地理素养明显提升

由于学生在课堂上参与的机会多了,学习地理的兴趣极大提高,也形成了良好的地理学习习惯,掌握了正确的地理学习方法,提高了地理学习的能力。泸县二中高2013级文科班在高二刚开始文理分科时,参加泸州市的期末联考,平均分比泸州市同类学校少了4分,后来我们在课堂上大胆采用“学案导学·3010模式”,学生成绩稳步提升,最后高考成绩全面超过泸州市同类学校,其中钟雪飞以高考92分的成绩进入全省单科万分之一的学生名单。城北学校在实施“三环五步学案导学”的教学模式后,在近几年的中考和抽考中,各科成绩均位于全县前列,特别是2013年升入泸县二中突破200人,综合评估仍居全县公立初中第一名。

五、问题与思考

每一种新的教学模式的提出和尝试都是一个磨合的过程,因此,此教学模式中也有不足之处,有待我们共同探讨解决。如,如何处理学生自学和交流展示的时间分配,如何让后进生参与到学习中去等问题。

 

撰稿人:谢燕

审稿人:熊维平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