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习作教学有效性研究
小学语文习作教学有效性研究
(泸县人民政府第五届普教教学成果三等奖)
完成单位:泸县玄滩镇玄滩中心小学校
完 成 人:刘剑波 卢永富 黄云莲 徐正琼 彭坚
成果来源:2008年泸县普教科研资助金项目
成果背景
(一)研究背景
探索农村小学习作教学有效策略,如何关注小学生的个性心理,激发他们充沛的写作内驱力?如果寻找有效的教学策略,提高习作教学质量?是当前小学习作教学急待解决的问题。
解决了习作教学中目标导向不明确、不够细化的问题;
解决了教师不适应教材编排(由于教材的开放性)对习作教学内容杂糅不符合学生实际、无技巧方法指导的问题;
解决了习作教学费时低效的问题;
解决了小学生习作无兴趣、习作言之无物的习作水平低效问题;
解决了小学语文习作教学评价方式单一的问题。
二、成果内容
(一)理性认识成果
.深刻剖析了习作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
通过研究,我们认识到习作在历史上有很高的地位。如杜甫的“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我们认识到:假如世界没有写作,这个世界就没有:文化、文化典籍、文学艺术、科学、就没有思想的深刻性和丰富性、就没有想象的世界、也就没有今天高科技、高品质的现实生活。
2.更好地把握了农村地区的学生习作现状
现在,我们农村地区的小学生在面对习作时,我们的语文老师在进行习作教学时,都明白了小学生的习作或者说我们的习作性质和任务是什么。小学生习作的定位是练笔,是练习作文,课程标准称它为“习作”,不同年级段有不同的要求。小学生习作的门槛不要定得太高,否则就会吓住孩子,使孩子有畏难情绪。叶圣陶老先生曾经说过写作文就是“我手写我口,我手写我心”,把自己想说的话写下来就是作文。
3.进一步厘清了教师的习作教学状况
作文教学观念混乱。很多教师都存在这种认识:“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塑造典型人物,表现时代精神”、“生活是写作的唯一源泉。”在教学中就出现了“文话同一”论,认为,能说就能写,将口头语言用笔头写下来即是文章,该观点人们称之为“文话同一”论;以读代写论;作文不可教论;做人作文说等弊端。
(二)操作性成果
1.细化了小学语文习作教学各学段的内容与目标训练体系
课标只是把各个年级习作的要求列出来,而对如何细化却没有作具体的说明。我们认真研读课标,然后结合每个年段写话的内容进行具体阐释并举例说明。
2.探索出了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的有效途径
观察与思考 ——阅读与积累——修改与编辑——交流与分享——书写与规范
3. 形成“激、引、研、练、创、赏、改”七步骤的教学法
我们经过多年的学习、尝试和深入探究,构建了一套切合农村实际的小学习作指导课教学模式体系,形成了“激、引、研、练、创、赏、改”七步骤的教学思想,旨在全方位提高农村小学生的习作能力。
4.构建了小学体验性习作教学模式和使用策略
(1)体验性习作教学模式 。
(2)体验性习作教学模式操作策略:生活观察策略;阅读贮存策略。
我们在进行“小学习作序化训练”的研究过程中,对一堂高年级习作指导课的课堂教学序化结构进行了实践,经过反复设计、组合、修补、完善,逐渐形成了“准备——交流——指导——试写——修改——评价” 的“六步式”课堂教学基本模式。
6.建立了提高小学语文习作教学有效性的多元评价模式
(1)学生自评习作四部曲
自写自读——同学互改——教师审阅——博客点击 网评
(2)评价取向人文化,评价标准个体化。
(3)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形式多样化。
在习作评价上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改革习作评价的理念和方式,实施全程评价、多维评价、多层评价、立体评价。
(4)评价时空开放化、评价过程动态化方法:评语评价,档案袋评价。
三、成果特点与创新点
本课题研究,构建了农村小学习作教学目标和训练体系,填补了语文教材中的一些空白。尽可能让农村小学的孩子们在条件有限的习作课堂上快乐学习,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体验生活,感悟生活,从生活中获取写作的材料。同时,活化语文教材,搭建习作模式,让教师和学生都有章可循。
四、成果效果与推广价值
五、问题与思考
习作指导缺乏详实的教案,线条粗犷,教师自由发挥的空间过大。正确处理好习作教学实践当中的实用性和操作性问题。习作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正确处理好习作教学的开放性和系统性的问题。
撰稿人:卢永富
审稿人:程中富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微信扫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