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的位置: 首页 >教育研究>科研成果>第五届成果>详细内容

初中语文“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实施策略研究

来源: 发布时间:2021-04-25 23:15:00 浏览次数: 【字体:

初中语文“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实施策略研究

(泸县人民政府第五届普教教学成果二等奖)

 

完成单位:泸县潮河镇瓦子初级中学校

完 成 人:徐强 罗治平 罗元明 谢华春 卢雪梅

成果来源:2008年度泸州市普教科研资助金项目规划课题

 

一、成果背景

我市使用的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每册分为六个单元,每个单元由“阅读”和“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两个部分组成。根据调查,初中语文教学普遍存在着重“阅读”教学而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的现象,综合性学习活动开展较少,口语交际训练不够,写作瓶颈难以突破。有调查显示,整个初中语文36个“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主题的完成还不到一半。究其原因,主要是“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是新增设内容,乏成功范例和具体实施策略借鉴。

 本成果解决了语文“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目标没有细化和内容不具体的问题;解决了教师对语文“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实施随意性大、操作困难的问题;解决了农村学校班额大、教师任务重、“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难以组织和开展活动的问题;解决了农村学校课程资源不足、缺少校本课程资源开发的问题;解决了初中语文“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评价滞后的问题。

二、成果的主要内容

(一)认识性成果

分析总结出初中语文“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的制约因素及其产生原因主要表现为教师认识不到位,对语文“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这部分教学内容的编写意图不明确和不知道该怎么具体实施;农村学生基础素质普遍偏低,善于陈述性表述书本知识而难以程序性展现和运用书本知识;课程资源不足,图书匮乏或不对口,教学辅助器材落伍或不足;教学评价滞后等主客观因素的制约。

(二)操作性成果

1.构建了初中语文“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的目标与内容体系

成果将整个初中阶段语文课程标准进行分解,将我们使用的人教版语文课本中的36个“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内容与课程标准的目标要求对应,构建了完整和明确的初中语文“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的目标与内容体系,为语文教师有序、有效地组织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提供依据,克服盲目性和随意性。

2.构建了 初中语文“123456”的 “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实施机制

“一三四五六”即一个中心,两个基点,三周统筹,四个阶段,五大步骤,六种模式,(简称“123456”语文新机制。

“一个中心”:即以语言训练为中心,特别是要加强语言的运用;

“两个基本点”:即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听、说、读、写能力)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三周统筹”:每个单元用三周时间完成教学任务、每个单元整体实施综合性学习,即“三周统筹,整体实施”的教学模式。

“四个阶段”:每一个 “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 主题的实施过程分为四个阶段,即“组织策划──过程探究──成果展示──评价激励”。

“五大步骤”:每一个 “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主题的实施主要有:制定方案——收集材料——交流汇报——总结提高——整理成果五大步骤。

“六种模式”:主要构建了竞赛型、表演型、辩论型、游戏型、赏析型和综合型六种教学模式。

3.构建了人教版初中阶段三十六个“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主题的实施操作体系

形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包含了整个人教版初中语文三十六个“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主题的实施操作体系和资源库,供广大师生直接参考运用。

4.构建了初中语文“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的评价体系

有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学生对学生的评价、学校对教师的评价以及学生对教师的评价。同时,还有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有写作方面的评价、口语交际方面的评价以及综合性学习的评价等。

三、成果特点与创新点

成果特点:初中语文“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实施策略的研究,为贯彻落实语文课程标准实施新课程改革提供了一种可操作的有效模式。

成果创新点:课题研究所构建的“一个中心,两个基点,三周统筹,四个阶段,五大步骤,六种模式”(简称“123456”)的 “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的实施策略体系,紧紧把握住语文课程的中心内容和改革发展方向,从整体上统筹语文课程的教与学,环节清楚,过程详实,可操作性强,适宜推广应用,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和意义,是本课题的一大创新。。

四、成果效果与推广价值

(一)成果实效

1. 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加浓厚,语文综合素质和人文素养得到提高

学生在为各个主题的“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查找资料、归纳整理的过程中,大大提高了学生的收集处理和运用信息的能力、口语表达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明显提高,写作能力明显增强。从2008年到现在,我校组织学生参加各级各类学生作文竞赛多达万于人次,获奖数百人次,先后有数十名学生获得全国和省市作文竞赛大奖,发表学生作文二十多篇。

2. 教师形成了较成熟的教学策略,培养了一批语文骨干教师

初中语文“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实施策略的研究,对于语文教师专业发展水平的促进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在课题研究过程中,由于课题研究的需要,加强学习是必须的,这就极大地提升了教师的学识和业务能力。在课题研究的四年多时间里,我校的语文教师水平得以大幅提高,培养了一批语文骨干教师。

3. 提高了我校的语文教学质量

语文“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组织实施和课题研究,极大地激发了我校语文教师的工作热情和研究精神,也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课题研究的四年,同时也是我校语文教学质量大幅提升的四年。四年里,我校在各种考试中,语文成绩一直稳居潮河镇第一位,名列全县前列。2011年度和2013年,学校的语文教研组两次被评为泸州市优秀语文教研组,在全市乡镇学校中声名鹊起。

4. 推动了学校教学管理的改革

课题研究进行四年多以来,对语文综合性学习设计的研究推动了学校教学管理观念的转变,完善了教学管理机制。我校连续四年获得县教育评估一等奖,2010年,荣获“教育名校”称号。

(二)成果适用范围与条件

该成果在西部地区学校都可以普遍推广应用,没有条件限制。

五、问题和思考

成果的推广和实施中存在一些问题,制约了成果效益的发挥,如校园安全制约着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实施,成果中的评价体系还有待进一步完善,成果推广和适用范围有限等。

 

撰稿人:罗治平

审核人:鄢桂民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