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的位置: 首页 >教育研究>科研成果>第三届成果>详细内容

农村幼教师资队伍的培养和管理模式研究

来源: 发布时间:2021-04-24 19:45:46 浏览次数: 【字体:

农村幼教师资队伍的培养和管理模式研究

(泸州市教学成果三等奖)

 

研究单位:雨坛镇学校

主研人员:黄德富  郑尚洲  李庆刚  徐忠南  曹  铃

课题来源:泸县普教科研立项课题

 

研究概况

由泸县教育局立项,雨坛镇学校主研的《农村幼教师资队伍的培养和管理模式研究》课题,自2000年立项以来,主要分三个阶段进行研究。

第一阶段:从2000年9月——2000年12月,为调查分析,论证、立题阶段。这一阶段,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搜集了有关幼教科研资料,撰写了《开题报告》、《调查报告》和《实施方案》。开展调查研究,全数调查本镇幼师情况,适当对本县其他乡镇幼师进行调查。

第二阶段:从2001年1月——2003年12月,为实验,验证,进行阶段总结,评估阶段。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开展具体的实验研究工作。

1、理顺管理关系,认真构建科学的管理体系。

(1)归口管理,明确责任。我镇幼儿教育的管理,在2001年秋期,按照课题《实施方案》的要求,全镇幼儿教育统一由镇教办具体管理,2002年以后,进一步明确了责任。其他部门如镇妇联等在幼儿教育方面的管理权一律取消,从而避免了“多头管理”的混乱局面。

(2)办班建园,形成网络。我们在1992年就已经建立了农村乡镇中心幼儿园,经过多年的逐步完善,现在各村都开办了幼儿园班,建立起了农村乡镇幼儿园班网络,形成学前教育管理的基本格局。

(3)分层管理,自成体系。在多年来的实验研究中,我们探索出了“学校——中心幼儿园——村幼儿园(班)”、“学校——村校——幼儿园(班)”的管理模式。

2、加强了考核评估,建立健全了管理制度。

首先,我们制定了各类人员的岗位职责,让全体行政管理人员、幼儿教师、职工知道自己站在什么岗位上,在这些岗位上自己应该做些什么。

其次,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考核评估办法和评估细则。这些管理制度和考核评估办法体现了科学性、客观性、公正性、全面性、实效性、可操作性。我们建立了诸如《教师工作制度》等一系列的规章制度,对幼儿教师的职业道德、工作态度、教育能力、保教质量、教育科研水平等进行考核和评估,并体现优质优酬,奖勤罚懒,约束和规范幼儿教师的保教行为。

3、理清管理思路,研究制定有效的管理措施。

4、建立保障机制,落实农村幼儿教师政治待遇和工资福利待遇。

5、采取多种措施,加强对农村幼儿教师的教育培养,促进农村幼儿教育事业快速健康发展。

6、积极筹措资金,改善办园条件。一是对中心幼儿园的投入加大。2001年,学校投入26万元,对原有的教学用房进行了排危改造,新的教学楼、新的食堂,使幼儿园面貌一新。同时,投入资金增添荡椅、滑梯等大型玩具,绿化美化了校园。村幼儿园班也积极投入,改善了办园条件。

第三阶段:从2004年1月——2004年12月,为结题阶段。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对研究成果进行评估、检测,收集整理研究资料,完成各种实验报告。围绕中心任务我们完成了以下工作。

 

主要成果

一、实践操作成果

经过几年的实验研究,本课题形成了的管理体系、幼儿教师校本培训、规范化的幼儿教育运行体系等实践操作成果。

1.分层管理,自成体系。

在多年来的实验研究中,我们探索出了“学校——中心幼儿园——村幼儿园(班)”、“学校——村校——幼儿园(班)”的管理模式。

“学校——中心幼儿园——村幼儿园(班)”的管理模式,即学校在行政上对中心幼儿园进行管理,中心幼儿园在行政和业务上对村幼儿园(班)进行管理和指导。

“学校——村校——幼儿园(班)”的管理模式,即学校在行政上对村校进行管理,村校在行政上对村幼儿园(班)进行管理。

这两种管理模式,不相冲突,因为管理的指挥中心是“学校”,不会出现“政出多门”的情况,它的作用在于加强了管理。因为各村校都设有负责人,它的管理更到位,如对幼儿教师出勤、师德、收费管理等。

这两种管理模式,有效地扭转了过去管理无序、幼儿教师不接受学校管理的混乱局面。

(1)归口管理,责任明确

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对幼儿教师的管理应是教育行政部门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的做法是:幼儿教育系列同中小学一样,纳入学校统一管理。学校具体负责幼儿园建园(办班)规划布局,组织实施幼儿教师的聘用、管理、考核;中心幼儿园具体负责幼儿教师业务管理,制定教师培训管理规划,组织教师参加培训;制定各类人员工作职责,组织指导各园(班)开展幼儿教育活动。在村校办班的教师又同时接受村校的常规管理,并与其他教师一样参与该村校的教育教学活动,实现幼教同普教的有机结合。

(2)推行幼儿教师聘任制度

推行教师聘任制度有利于增强教师的责任感、紧迫感和危机感,激发广大教师的工作热情,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充分调动幼儿教师的积极主动性,增强其责任感,我们本着公平公正、择优聘用的原则,在全镇幼儿教师中通过考试、考核、考察,进行择优聘用,使幼儿教师管理更加规范有序。

(3)强化园务管理,依照规章制度实施奖惩,增强其管理力度。

首先,制定了各类人员的岗位职责,让全体行政管理人员、幼儿教师、职工知道自己站在什么岗位上,在这些岗位上自己应该做些什么。制定这些岗位职责,就是明确各类人员的分工、明确各类人员的责任,要求相关人员按照规定行使职权、履行义务、尽到责任。

其次,建立一系列规章制度,如《教师聘任制度》、《教学管理制度》、《教师职称考核办法》等等,通过这一系列的规章制度,对幼儿教师的职业道德、工作态度、教育能力、保教质量、教育科研水平等进行考核和评估,并体现优质优酬,奖勤罚懒,约束和规范幼儿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

(4)规范办园行为,认真审查办园教师的资格

根据县教育局要求,对申请办园的单位或个人,均对其办园资格进行严格审查,按照申请——筹备——申请——办证——办园(班)的程序,严把园(班)入口,务必使新办幼儿园(班)的教师资历合格、办园条件合格,办园起点较高,以保证幼儿教育工作的顺利进行。

2.形成了农村幼教师资队伍校本培训的机制。

实践证明,校本培训是农村幼教师资培训的有效模式。

(1)教师“自我成长”培训模式

教师的成长过程不是单靠外部灌输,而是有赖与其内部强烈的成长动机,有不断成长和获得发展的能力,把外界社会的要求内化为自觉的行动。为促进教师专业化自我成长,我们为幼儿教师提供必要的学习资料,要求所有教师每年阅读一本幼教专著,并撰写学习心得。教师在学习过程中逐步提高理论水平和专业素养,在学习中获得自我成长。

(2)双向互动培养模式

我们借鉴了“师帮徒”教师成长模式,发挥骨干教师的带头和指导作用,而又摈弃了“一帮一”的单纯与片面,让有特长的教师进行分类指导,使幼儿教师素质得以全面提升。如让有绘画特长的教师专题培训绘画技能较差的教师,同时让手工较好的教师指导手工相应较差的教师。在培训基础上,通过技能竞赛、汇报演示、指导幼儿活动以及活动室布置评比等活动,及时获取反馈信息,使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幼儿在互动中得以不断获得专业成长。

(3)创建了科研驱动模式

科研驱动模式就是以开展微型科研促进教师专业发展,针对一线教师学识水平、专业能力、工作精力、以及工作条件的局限,开展了范围较窄、有可操作性和实用性的小型课题研究。并要求教师撰写经验文章,总结教育管理经验,使幼儿教育由经验型、苦干型、封闭型、专制型逐步转向了理论型、实践型、研究型、开放体验型、能力培养型,极大的促进了教师专业化发展。

(4)整体提高培养模式

这是我们运用较多而又有效的培养模式。镇中心幼儿园针对全镇教师实际,发挥骨干教师和有特长教师的示范带头作用,开展专题技能培训。几年来,我们针对幼儿教师所必备的基本技能,开展了音乐、舞蹈、绘画、手工、普通话、组织游戏活动等教育技能专题培训。目前,我镇所有幼儿教师基本能比较熟练的运用这些基本技能组织幼儿教育活动。“保姆型”教师减少了,“小学化”教育管理模式基本得到解决。

3.农村幼儿教育的内容、方式得到规范。由于幼儿教育没有统一的培养目标,没有统一的教材,没有明确的教学任务,所以幼儿教育,尤其是农村幼儿教育在教材的使用、教学方式等方面普遍存在混乱状况。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和试验,我们规范了幼儿教育的内容、方式。①幼儿教育的内容。我们坚持从语言、科学、社会、艺术、健康等五个方面对幼儿进行培养,使其得到全面发展。②幼儿教育的方式。我们切合幼儿好动爱玩的年龄特点,无论哪一门学科的教学都要求教师以游戏方式进行教学,将知识寓于游戏当中,让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没有达到这一要求的教学设计就是不合格的设计。

二、技术性成果

在对我镇幼儿师资的培养与管理研究过程中,通过对幼儿教师进行长期的培养和培训,采取各种措施加强对幼儿教师进行管理,形成了一系列技术成果。

1. 幼儿教师科研素质得到大幅度提高,科研能力得到很好锻炼。幼儿教师将幼儿教育理论运用于教育实践并同教育实际相结合,撰写了大量的保教论文或保教体会,用于交流或发表。尽管其质量还不高,发表或获奖的层次还很低,但大部分作为非专业化的农村幼儿教师,已属不易。

2.教办(现为学校)对中心幼儿园,中心幼儿园对村幼儿园(班)实行制度化管理,努力实现量化考核,推动我镇幼儿师资队伍的管理步入规范化轨道。

 

主要效益

在本课题开展研究的三年多时间内,通过各种途径、方式对幼儿教师进行培训和培养,以及采取多种行之有效的措施加强对幼儿教师进行管理,无论是幼儿教师的培养方面还是幼儿教师的培养方面,都取得了十分明显的效果。具体讲,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幼儿教师职业思想得到了较为准确的定位,组织纪律性得到增强。通过把全体幼儿教师纳入学校教师系列统一管理,与其他教师一样参与学校各项活动,在村校所在地办班的教师接受村校管理,与其他教师一起参与村校的学习和其它教育教学活动,所有幼儿教师基本上都已自觉的把自己融入“教师”这个群体中来,在心智上进入教师角色。

同时,针对当前农村幼儿教师政治思想素质情况,通过对幼儿教师进行职业道德、法纪法规、理想信念等方面的教育,使幼儿教师的组织纪律性、政治觉悟得到了提高,理想信念行到了升华,并基本具有了思想情趣健康、积极乐观、淡薄名利、勤奋敬业、乐于奉献的现代幼儿教师风范。

2.幼儿教师的心理得到健康发展

有关研究表明,从世界范围来看,与其他工作群体相比,教师这个群体的心理健康水平偏低,这种普遍性是行业特点造成的。在研究中,我们注意幼儿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把教师心理健康教育作为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内容。一是尽量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增强幼儿教师自信心;二是建立和谐的内部人际关系,教师之间增进了解,增进友谊,使教师消除紧张、疲劳、减少猜疑,创设轻松、愉悦、乐观、开朗的心境;三是组织教师学习心理健康理论知识,并要求教师撰写学习心得。通过创设良好的内外环境及心理健康培训等,幼儿教师的心理素质普遍得到了提高。

3.幼儿教师队伍的素质有了明显提高。幼儿教师是幼儿保育和教育的直接实施者,其素质高低决定着保育和教育质量的优劣,关系着幼儿的健康和成长,甚至影响着幼儿一生的发展,因此它在幼儿教育中起着最重要的作用。我镇幼儿教师经过三年的培养,其素质有了明显提高。一是科学文化素质得到提高,学历层次不断提升。现在同本课题立项时的2001年相比较,已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二是保教意识明显增强,保教质量明显提高。我镇幼儿教师通过接受幼儿心理学、幼儿生理学、幼儿行为学等专业知识的培训,基本具备了搞好幼儿保教工作的理论知识,同时学校不断地对幼儿教师进行政治思想教育和职业纪律教育,并且执行了以办学效益为主要评价标准的幼儿教师待遇分配制度,使得幼儿教师不断采取措施提高服务意识,提高保教质量。其直接表现便是幼儿愿意到幼儿园上学,家长早早的将子女送到幼儿园,使得我镇幼儿园3—6周岁幼儿入园率逐年上升。       

4.幼儿教师队伍的管理规范有序。教师队伍的管理是教育管理的重要内容,是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手段。对于普遍呈现无需混乱状况的农村幼教队伍而言,尤其显得重要,在本课题开展研究的几年时间中,我们认真研究,大胆实践,在幼儿教师队伍的管理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1)办园(班)行为规范

在我们这个研究课题开始时,农村办幼儿园(班)大多没有经过任何审批,或者虽然审批,但只要肯缴纳管理费,即使条件很差,仍允许其办班,其实质是成为某些单位或个人创收的手段,幼儿享受的是劣质教育。为了真正对幼儿负责,对家长负责,我们采取了多种措施规范办园(班)行为。目前,我镇农村办园(班)实行了统一规划,严格审查办园(班)条件,对于符合要求的,我们才申请县教育主管部门颁发“办园许可证”。在教师任用上,我们严格执行幼儿教师聘任制,实行合同式管理,一年一聘任,对于不能胜任幼儿教育工作的,可以中途解聘。

(2)幼师队伍管理自成体系。首先,理顺了管理关系。在原乡镇教办成立时,镇中心幼儿园同镇中小学属并列关系,同属教办领导,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的一部分。各村、社区幼儿园(班)隶属镇中心幼儿园领导、管理。在撤销教办之后我镇成立九年一贯制学校,幼儿教育独成一部,同中小学部的关系仍为并列关系,直接由学校管理。幼教部由幼儿园园务主任领导,并且负责全镇幼儿教师队伍的管理和业务指导。这样,便解决了农村幼儿教师的“散乱”状况,无一“散兵游勇”。其次,在管理上坚持实行制度管理。虽然我镇幼儿教师经过培训在素质上有所提高,但其整体素质仍不高,个体之间差异也较大。如果寄希望于其自我管理是不现实的,必须施以外部管理、制度管理。鉴于此,我镇制订并且严格执行了教师工作制度、教师考勤制度等十四个制度,基本上消除了管理“盲区”。

                   

执笔人:黄成礼

审稿人:黄德富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