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的位置: 首页 >教育研究>科研成果>第三届成果>详细内容

利用校园网培养中学生研究性学习能力的研究

来源: 发布时间:2021-04-24 19:42:31 浏览次数: 【字体:

利用校园网培养中学生研究性学习能力的研究

(泸县教学成果二等奖)

 

研究单位:泸县二中外国语实验学校

主研人员:李志远 王小宏 李波 陈生贵 罗政波

课题来源:泸县普教科研立项课题

 

研究概况

在研究性学习中,如何利用互联网与校园网上信息资源,按照“主题探索型学习模式”和“项目研究性学习模式”进行研究,提高学生的研究性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操作的能力。

由于网络教学资源是面向教学,且具有数据量大、交互性强的特点,从而决定了网络教学资源的开发有其独特的方法。网络教学资源开发过程,首先是选择课题,接着通过教学设计、系统设计、脚本编写、素材准备、软件编辑等步骤编制成教学软件,将教学软件在教学过程中试用评价,发现不足之处,进行修改,最后形成产品。

 

主要成果

一、利用校园网培养中学生研究性学习能力

1.建立研究性学习专题网站

我们经过不断的研究完成了以下的专题网站:

专题网站

简              介

来源

奥林匹克

网站

信息技术奥林匹克网站,各类语言教程、算法教程、数据结构教程、专题练习、每周一练、习题集、讨论交流、奥赛信息、获奖情况、作业提交等。

教师、学生制作

信息学科教学网

信息学科教程(计算机基础、WORD、EXCEL、FRANTPAGE、网络、FLASH)、计算机常识、语言、网上考试系统、BBS、娱乐等。

教师制作

环保网站

环保新闻(校内)、环保知识、调查等。

学生制作

学生研究性学习网站

班级网页、高2005级学生研究性学习网站、学生个人网站等。

学生制作

通过不断的学习、制作、完善专题网站,我们总结了专题学习网站的建设目标、特点、设计、实验等经验。

2.开展课堂教学研究培养学生能力

自主探索学习,以学为中心,以情境创设为前提,以问题驱动为导向,引出学习主题,学生围绕主题展开学习,查阅信息资料,进行逻辑推理,完成对问题的理解、知识的应用和意义的构建。其基本环节:情境创设→问题导向→查询信息→探索思维→意义建构。

互动协作学习,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体组织在一起,为进行某项主题学习活动而互助合作、共享资源、共同完成目标的一种学习方式。基本特点:①合作下的竞争。激发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②竞争中的合作。培养组织能力、交往能力和宽容、协作精神。在网络互动协作学习中: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人,教师是领航者、组织者。

用以上教学模式,形成了以下18个典型的研究课例设计。

通过近三年的实验研究,将这些教学方法溶入到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学生利用网络进行研究性学习的能力得到极大提高,学生在研究性学习课程中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教学中我们通过反复的实践和调查研究(教师创设情景→提出问题→学生通过网络学习→得出结论→教学评价→在线检测),有70%以上的学生的研究性学习能力得到提高,90%以上的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

3.开展专题研究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要立足学校,加强与校外的联系,通过网络信息交流,实现开放教学的互动性。

建立校园研究性学习的网络信息交流平台。校园网站要设置研究性学习社区,每个研究课题有其主页空间。主页中有课题方案、研究计划、调查报告、实验报告、研究论文及成果等栏目,以便及时上传相关内容。研究性阶段材料的公开有利于高效的信息交流,克服交流的“瓶颈”产生的不良影响。

研究性学习中资源共享是其教学的需要。研究课题材料的电子化形式不仅为信息交流提供了保障,而且能够有效地实现学生研究成果展示。

信息的沟通与处理能力培养是研究性学习目标之一,网络信息的获取、分析、利用及给予是实现上述目标的重要教学手段。

网络信息交流是研究性学习中重要的渠道。将其与活动对象面对面及通过电话等交流形式结合,有利于促进学生学会交流,实现人际沟通与合作。

学生研究步骤:
   提出研究主题→理论学习→制定研究计划→实施研究→形成研究结论→形成研究成果

我们经过近三年的努力,完成了以下几个主要的主题研究:班级刊物设计(高2004级); 班级网页制作(高2005级);程序设计研究(高2006级);《韩寒现象》研究(高2004级)。

二、研究性学习的“五四三”管理模式

1.研究性学习“五环”管理模式

课题组在总结提炼的过程中,初步构建并形成了研究性学习课程的“五环”管理操作模式,该模式对培养学生的研究性学习能力具有可操作性。

研究性学习课程的“五环”管理操作模式

学生

学校

年级组

教师

第一环:准备阶段

成立研究性学习课程领导组,分别成立子课题组

宣传动员

宣传动员

第二环:选题阶段

开办校级专题讲座

组织课题见面会

课题介绍

第三环:成立课题

推出学校主导课题和传统特色研究项目

进行学生分组

组织各类研究课题的辅导讲座

第四环:课题实施

宏观调控

开办校级专题活动

组织协调

开办年级辅导讲座

开展模块化的课堂探究式教学

开展课题化的研究性学习指导

第五环:总结与交流

对年级进行课程实施评价

对师生进行课程实施评价

进行课题总结和研究性学习评价

2.研究性学习四级指导策略体系

要保证研究性学习的顺利开展,对师生的学习指导尤其重要。为此,课题组对全校师生实施四级学法指导。

校级指导:通过开办专家讲座、开展校际交流等形式开展研究型课程的校本培训。

年级指导:举办专题讲座、信息技术培训,举办研究性学习课题见面会等。

学科指导: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与“创新学习”,突出培养学生的研究性学习能力。

个别指导:以“导师制”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

四级学法指导体系的建立,提高了研究性学习能力培养的系统性、有序性和实效性。

3.研究型课程的三种组织形式

我校研究型课程的组织形式主要采取以下三种方式:

一是跨班级的同级分组研究。二是以班级为单位,自主选题分组研究。三是以班级为单位,按主题分组合作研究。研究性学习“五四三”管理模式的建立和实施,有力地促进了研究性学习的实施,操作性强,运转高效,培养了学生的研究性学习能力。


三、构建了中学生研究性学习能力的培养目标分解体系

一级目标

二级目标

信息能力

运用信息工具能力;获取信息能力;处理信息能力;

信息生成能力;发挥信息效益能力。

探究能力

提出问题能力;猜想与假设能力;实验求证能力;

反思与评价能力;表达与交流能力。

社会能力

自我认识;自我管理;社会交往;协作能力;适应能力

实践能力

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调查研究;作品创作;交流探讨

创新能力

创新意识;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想象;创新人格;创造性实践

四、形成了课题专著、专集

(1)《玉蟾金秋》:收集并介绍了50个典型的研究性学习实验课例。由中国商务出出版正式出版。近30万字。

(2)《科学的天梯》:介绍了36种科学方法故事,以指导师生开展研究性学习。由中国商务出版社正式出版。近20万字。

(3)《研究性学习课题专集》:收集了课题的研究报告、工作报告、检测报告、研究文章等。近10万字。

 

主要效果

我校开发的“专题网站”这一教学资源,为我校实施研究型课程搭建了教学操作平台,已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1)学校研究型课程体系已初步确立,现在在“专题网站”中已有多个研究方向可供学生选择学习。

(2)新的学习方式促使学生改变了原来的学习方式,从被动的接受学习变成主动的探究学习,学生对自主探究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形成了一种积极的学习情感因素。

(3)学生基本上能自主确定并完成一个课题的研究任务,学生对信息收集、分析、交流和综合能力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4)形成了一系列由学生自主完成的研究课题和研究成果,学校汇编了一本研究型课程学习的学习课题论文集,学生的研究成果已经在校园内部网上发布(192.168.1.6)。有多个学生成果在校内交流展示。

(5)新的学习方式也对教师原有的教学观念产生了极大冲击,课题研究的过程已成为师生共同实践探索的过程,无疑已促使我校教师的教学观念从以“教师的教为中心”转向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中心”,并加速教师学习和应用现代化教育技术的进程。

该课题的开展,锻炼并提高了我校师生的教育科研和研究性学习能力,而且取得了喜人的科研成果。

在课题研究期间,课题组教师撰写了近20篇与课题相关的论文,有8篇课题文章在省市县交流和获奖。在课题研究期间,学生利用校园网进行研究性学习,有近50人次在省、市、县、校各类活动中获奖,完成了大量的学生作品。

执笔人:宋贵清

                                         审稿人:王  东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