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中学生艺术审美能力培养研究
农村中学生艺术审美能力培养研究
(泸州市教学成果二等奖)
研究单位:泸县第二中学
主研人员:钟兵 郑如彬 黄森 胡勇樵 江洋
课题来源:泸县普教科研立项课题
研究概况
本课题围绕研究的核心问题,努力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艺术审美心理、艺术审美情感、艺术审美理解、艺术审美经验,开展形式多样的艺术活动,提升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进一步促进素质教育的功能和学校艺术活动的开展。
为了课题研究富有成效,建立了艺术审美能力培养管理机构,学校政策保障,校长宏观调控,由分管教学的副校长组织协调,教育科研处督促课题实验研究工作的开展,体艺卫处、团委、年级组和工会为课题实验活动提供时间和空间支持,体艺处和艺术组具体组织实施,全体音乐、美术、舞蹈教师及校外辅导员参与对学生活动的组织、指导和实验。
课题领导组为了实验活动能顺利开展,把研究人员的研究工作纳入年终个人考核,制定了《农村中学生艺术审美能力培养实施过程考核办法》和《农村中学生审美能力培养实施奖惩办法》,体艺卫处还将课题研究纳入了学期和年度的教师个人考评。
每年学校都要举办“五节”活动,即艺术节、德育节、体育健身节、语言节、科技节,在这种全校性的活动中,我们特别提醒学生在积极参与的同时,注意标语、标志、广告语的设计创作,去感受美、体验美、创造美,提升审美能力。
我们通过环境的美化、绿化、假山池沼的搭配、近景与远景层次的协调、回廊、楼梯的布置及教室艺术氛围的营造等各类文化建设来营造美的环境,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我校针对农村中学生的特点,建立了许多的艺术团队(合唱团,民乐队,铜管队,美术兴趣小组,文学社、学生电视台、美术协会、音乐协会、舞蹈队、手抄报协会等),通过这些团体开展活动,培养审美能力。
校园拔尖人才是学校艺术教育的闪光点,在学生中将起着积极的影响,对其他同学参与艺术活动有示范引导作用。对社会而言,拔尖人才是扩大学校声誉和影响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我们很重视对拔尖人才的培养,每次都有相当数量的艺术尖子学生在市级、省级和国家级获奖,也有一部分艺术拔尖学生考入艺术院校。这些艺术尖子的榜样作用极大地带动了我校农村中学生艺术审美能力的整体提高。
主要成果
通过为期三年的实验与研究,基本实现了课题研究的目标,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
(一) 构建了农村中学生审美能力培养的目标体系
1、农村中学生艺术审美能力培养的总目标
针对我校绝大多数农村中学生艺术审美能力较弱的情况,加强他们参与活动的认识和体验,调动他们自我参与艺术活动和文化艺术学习的积极性。逐步培养和提高农村中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并探索出了审美能力培养的方法和途径。
2、农村中学生审美能力培养的阶段目标
阶段 | 农村中学生审美能力培养阶段目标 |
初中 阶段 | 1、通过课堂教学和艺术作品欣赏,增进学生对艺术基本常识的了解和认识,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 2、通过艺术欣赏,提高学生的艺术观察、认识、理解,培养学生的审美想象。 3、激发学生对艺术活动参与的积极性,加强审美心理的培养。 |
高中 阶段 | 1、通过赏析古今中外的名篇名作,阅读古今中外的艺术史论,积累学生的审美经验。 2、通过审美感知和审美经验的总结和概括,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审美理解能力。 3、在艺术实践活动中,通过对审美感知、审美经验、审美理解等认知体验的交流和讨论,培养学生的审美评价能力。 |
(二) 构建了农村中学生审美能力培养的内容体系
为了深入开展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并取得预期的效果,课题组认真构建了审美能力培养的内容体系。在研究过程中,我们按照系统、直观、灵活、有效的原则进行,不断对研究活动进行整改、总结、讨论、提炼。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构建了审美能力培养的内容体系。
农村中学生艺术审美能力培养的内容体系
实施 阶段 | 内 容 | 选用说明 | ||
主题 单元 | 具体 主题 | 具 体 项 目 | ||
初中 阶段 | 课堂教学 | 基础知识 | 基础理论知识、视唱练耳、音乐欣赏、舞蹈基础理论、舞蹈基本功、舞蹈欣赏,美术的社会功能,形象、语言、形式、类别。 | 让学生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为后面的学习打下基础。 |
课 外 活 动 | 艺术实践 | 声乐演唱、器乐演奏、卡拉OK大赛、器乐大赛、合唱比赛、独唱表演、独奏表演、民乐和铜管乐队编排和表演; 舞蹈编排、舞蹈表演、舞蹈比赛; 素描画训练、水粉画训练、版画训练、手工制作、雕塑练习、速写练习、水彩画练习、科幻画创作练习、各级各类书画比赛、校园布置。 | 通过实践活动,学习艺术表现方式,能创作表演一些艺术作品,掌握必要的技能、技巧。 | |
高中 阶段 | 课 堂 教 学 | 艺术理论体系 | 中国音乐史、世界音乐史、中外音乐赏析、和声作曲理论、声乐理论、器乐常识、乐队编排知识、合唱与指导等; 中外美术史、美学理论、哲学理论、美术名作赏析。 | 让学生在初中技巧性学习的基础上,形成理论体系,为进一步发展打下理论基础。 |
课 外 活 动 | 艺术 评创 | 中外名曲评价、音乐专题讲座、互动旋律、音乐赏析写作、音乐作词、作曲、乐队表演、合唱与独唱表演等,诗歌演颂、诗乐舞编演; 舞蹈作品评价、舞蹈专题讲座、舞蹈鉴赏论文写作、舞蹈大赛、舞蹈创作; 美术名作赏析、美术专题报告、美术鉴赏论文、美术大赛、美术创作、校园文化、书画展、教室文化。 |
使学生有较成熟的艺术审美评价能力,并能初步创造出自己的作品和树立自己的观念。 | |
艺 术 人 生 | 成果体现 | 在音乐、舞蹈、书法、绘画等大赛中获奖; 部分学生考入艺术院校。 | ||
终身学习艺术 | 学生整体艺术审美水平的提高,学校艺术氛围浓郁; 从事终身艺术实践和创作,终身热爱艺术、关心艺术、支持艺术; 对艺术教育的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
(三)建立了农村中学生艺术审美能力培养的操作体系
如何培养农村中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这是课题组重点思考的一个问题。课题组经过两年半的反复设计、实践、讨论、提炼、总结,按照系统、直观、灵活、有效的原则设计出了操作流程,又经过一年半的实践检验、修改,最后形成了农村中学生艺术审美能力培养的操作体系。操作体系流程为操作指导——操作原则——操作程序——操作途径——操作方法。
主要效果
一、教师方面
1.转变了教学观念
随着《审美》课题的逐步开展,艺术教师更新了教育、教学观念;增强了参与艺术教育科研工作的主动性,提高了艺术教师现代艺术教育的水平,广泛开展艺术活动,积极展示艺术成果。教研组经常组织教师对学生开展艺术审美培养的活动,每天都有艺术教师参加课外艺术活动,每周都有教师参加年级艺术活动,每月都有艺术教师参加学校和校外的重大艺术活动。艺术教研组的工作使得学校各年级、各学生团体、各班级等都能积极参加学生艺术审美能力培养的活动,且越搞越丰富,越搞越好。
2.更新了教学手段
为了达到课题研究的最终目的——“培养农村中学生的审美力”。课题组实验研究教师克服农村中学在教学环境、教学设备等方面的困难。严格要求自己,积极参与课程改革,变革传统教学模式,认真搞好课堂教学设计。把握艺术课的特点,运用电视、录音机、投影仪、计算机、VCD等教学仪顺,创设课堂教学的艺术氛围,感染学生的情绪,激发学生的潜能,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加教学活动,艺术组教师基本上能做么:课堂教学节奏化,课堂结构科学化,课堂板书艺术化,课堂语言感染化,课堂氛围影响化,教学内容具体化,教学形式多样化,扩大了教学效果,创造性的完成了教学任务。在教改工作与科研工作的促进下,课题组教师变被动为主动,努力搞好教学研究和课题研究。在学校举行的学生问卷调查中,艺术组的教师深受学生欢迎,多数艺术教师的考评结果都位居前列,且参加校、县、市、省教学竞赛的教师逐渐增多,全组6位教师,就有4位教师分别获得过教学竞赛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
3、提高了科研能力
在课题实验研究的过程中,我们一边探索尝试,一边总结请教。实验教师们认真接受组内外、校内外培训,潜心学习有关课题研究方面的理论,写好科研计划总结,写好典型课例教案,深入进行个案分析、收集整理研究资料,搞好问卷调查以及数据统计与分析,撰写科研论文等。通过课题研究,全组教育的科研能力大大提高。全组教师6人,共撰写典型课例教案分析10篇,科研论文13篇,制作课件5个,课件设计制作构想5篇,其中科研论文发表3篇,课件获奖2例。在培养学生对音乐名称、音乐旋律、音乐走向、音乐力度、音质、音色的辨认能力方面,掌握了一定规律和方法。在引导和教育学生对美术语言的理论认识,对中西绘画的实践操作、对中外古今的艺术风格的理解等方面,总结了一些经验。同时进一步地认识到了艺术活动对扩大学生视野、启迪学生思维、挖掘学生潜力、提高审美能力的重要性。
二、学生方面
1、提高了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
(1)音乐审美能力
学生对音乐的速度、歌曲名称的辨认水平由初始标准的基本辨认发展到终结标准的较熟练与熟练辨认;对旋律走向、音乐力度、音乐辨认、节拍辨认能力由初步掌握发展到较熟练与熟练掌握;对体裁风格、乐派、听乐配诗、配画等大纳基本不作要求的能力已发展到基本能操作。辨认率由40%—50%发展到60%—70%,甚至抽样个案为80%。
(2)美术审美能力
学生对美术语言符号的理论认识由大纲要求的“了解”发展为理解或掌握,学生对中西绘画(人物、山水、花鸟、素描、水粉、手工制作)的实际操作由初始检测标准的初步了解或了解已发展至掌握或熟练。对中外古今的建筑、雕塑由初始标准的初步了解到理解掌握。学生的学习成绩有较大提高。
2、增强了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通过老师的引导和教育,学生对艺术活动有浓厚兴趣,总是积极参加每一次活动。这说明学生的审美需要、审美感知、审美情感大大增强。认识水平有所提高,视野范围有所扩大,对其他文化知识的理解、领悟力增强,还表现在组织能力明显提高。
3、取得了突出的习作成果
经过三年课题实验研究,高初中学生乐谱习作较多,经教师分析评定上档次的有200多篇,音乐欣赏论文4000篇左右,部分论文写得极富创意。高初中学生美术习作内容丰富,包括装饰画、素描、水粉、奶油笔画、纸雕塑、纸浮雕书法、贺卡、炳希画等,数量达300多幅,且有较高的审美价值。论文有4000多篇,部分论文质量较高。舞蹈习作有20多个,舞蹈审美欣赏论文2000多篇,大部分论文反映出学生审美积极容量增大。许多优秀作品在泸州日报、泸州晚报、四川日报上发表。先后有183人获省、市、县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
4、培养了一大批优秀艺术人才
四年来,有近100多初中毕业生被国家重点中学和省级重点中学作为艺术特长生录取,有107人考入高一级艺术院校,其中重点35人。为高校和社会培养了大批优秀艺术特长生。
5、校园艺术氛围较以前更加浓厚
通过课题实验研究,学校各年级艺术活动的开展更加丰富多彩,各班级教室的艺术设计和布置更加有档次,校园文化艺术环境更趋合理,书画作品的展出、音乐、美术、舞蹈、特长课兴趣小组的常规活动积极开展,使校园艺术氛围日趋浓厚。
执笔人:黄 森 郑如彬
审稿人:王 东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微信扫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