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的位置: 首页 >教育研究>科研成果>第三届成果>详细内容

农村小学品德创新教育实践研究

来源: 发布时间:2021-04-24 19:38:03 浏览次数: 【字体:

农村小学品德创新教育实践研究

(泸县教学成果三等奖)

 

研究单位: 潮河镇瓦子小学

主研人员:王明建  陈 刚  车竹梅  左会玲  彭庆丰

课题来源:泸县普教科研立项课题

 

研究概况

泸县潮河镇瓦子小学课题组自一九九八年进入《农村小学品德创新教育实践研究》课题酝酿准备阶段,二○○○年三月正式立项本课题,被确定为泸县教育委员会普教科研资助金项目。课题自启动以来,受到了县教育局、县教研室、县进修校的高度重视,得到镇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各级领导还多次亲临指导课题研究。课题组经过为期五年的努力,确立了农村小学品德课“感知→探究→建构→实践”的教育模式,探究出了新课程形式下农村小学品德课创新教育管理及多元化评价体系。

 

主要成果

实验中,我们课题组以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和普通学校管理学、心理学理论为指导,主要取得了以下成果:

一、构建了农村小学品德创新教育“123管理模式”。

“1”是指建立一个品德学科创新教育领导组。学校着眼于学生创新精神培养,根据学生年龄特征和教育教学规律而构建,以便使创新教育的实施有组织有计划有序进行。

“2”是指学校品德学科创新教育领导组的两个职能部门——教导处与科研处,这是学校品德学科创新教育实施的指导、评价和管理机构

“3”是指品德学科创新教育实施的三个层面、三个对象主体。即教研组根据科研处提供的信息和要求,开展创新教育的业务学习和教学研究活动,指导教师探究品德学科的创新教育教学过程的模式;教师根据课题成果要求,开展创新教学活动,这是实施品德学科创新教育实施的主体;学生自主探究,参与实践,在知的构建过程中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根据教师的指导,进行研究性学习,积极参与劳动实践,现代信息技术学习和社会服务,主动地、自觉地设计活动主题,自觉探究知识,从中辨别是与非,识别真、善、美,假、丑、恶,形成自己的道德认识和道德观念,达到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发展自己的创新才能的目的。

 二、遵循“感知→探究→建构→实践”模式,进行农村小学品德创新教育实践。

品德创新教育“感知→探究→建构→实践”模式的操作历程包括两个方面、四个步骤。两个方面是指教师行为与学生行为,其中就教师创新行为而言,主要是背景创设、呈现、评价与调适;就学生创新行为而言,其包括四个步骤:即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情景中感知信息、觉察、认知、理解到发现困难和问题的充分准备;经过苦思穷究,生生互动、师生互动,解决问题的探究尝试;把握问题困难关键,主动建构的豁然顿悟;付诸行动以证明切实可行的实践活动。

三、形成了多元化的农村小学品德创新教育学生学习评价体系。

随着学习评价的改革的深化,结合贯彻"减负"精神,我们取消了那种死记死抄的品德课学生作业。倡导富有活动性、实践性的学习自创"作业",如:时政剪报、名人名言录、祖国(家乡)新貌集锦、收集德育小故事、伟人风采录、手抄报等,完全让学生从兴趣、爱好出发,自主自学,保护个性,鼓励创新。我们借鉴美国学者布卢姆理论,将品德创新教育评价按其作用划分为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阶段性评价。阶段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诊断性评价是在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不同阶段上采用的不同类型的评价形式,三者相辅相成、相互结合。

评价的多元化做到:①评价多主体——评价者应该是参与活动的全体对象的代表。②评价多内容 ——包括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习的能力和方法、学习结果等,重视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同时,还要关注个体差异。③评价多方式——引入成长记录袋评价、表现性评价、情境测试、行为观察、描述性评语等多种评价方式。④评价多途径——采用日常过程性学力评价、期末阶段性学力评价,并注意有机结合。⑤评价多结果——既有量性等级评价,又有质性描述评价。

在借鉴课程标准的前提下,结合本校实际,我们采用了“立体交叉”的综合评价体系,具体操作如下:

1.评价目标:

(1)激励每个儿童的发展;

(2)促进课程的发展,提高教育质量;

(3)促进教师的自我成长,提高专业能力。

2.“多元化”评价体系的具体体现:

(1)评价类型的多元化。(2)评价方法的多元化。(3)评价过程的发展性。(4)评价结论的多元化。

 

主要效益

(一)有效地转变了教师的教育观念。

 教师教育观念普遍向现代教育观念转变。教师自觉订阅教学报刊杂志,并自觉将所学到的教育方式方法用于教学实践,在品德创新教育过程中我们的教师更多是以引导者、促进者、帮助者、支持者和合作者的角色出现,给予学生闪光的机会 。

(二)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水平,培养和练就了一批科研骨干。

几年来,通过加强思想品德教育科研和教学研究工作,结合组织品德教师教学基本功竞赛、品德课评优活动。品德课活动化教学设计研究和评价、优秀论文评选、教学年会等,品德师资建设得到快速发展。我校教师在本课题的推动下,在对学生实施创新教育过程中,教学设计能力、组织能力、管理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表达能力等教都有了明显的提高。几年来,教师们前后共撰写了32篇品德论文,其中19篇在市或县上交流。

    (三)品德教育创新,课堂教学全面优化。

1.优化教学内容  2.优化教学方法  3.优化教学手段    4.优化思维方式    5.优化教学资源

   (四)促进教育质量和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五)收到了显著的社会效益。

1.巩固“普九”成果,全面推进课程改革。

课题开展以来,学校“四率”每年均达100%。品德创新教育激活了我校课程资源,拓宽了学生学习空间,为学生探究学习创设了有利条件,为学生的实践提供了阵地,全面推进了我校的课程改革。

2.赢得社会和家长的大力支持。

由于品德课创新教育的实施,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得到社会和家长的广泛认同。近年在家长委员会的倡议之下,许多家长主动为学校分忧解难,为学校解决了许多学校无法解决的问题。

3.树立了学校良好社会形象。

 瓦子小学品德课创新教育的深入开展取得了丰硕成果,得到了镇党委、政府的承认和支持,得到了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承认和支持,得到了社会、家长的承认和支持。片区外很多家长慕名而来,将自己的孩子送到我校就读。现在我校共有39个教学班,共有1378名学生,目前仅附近乡、镇和县在我中心校入学的外地学生就达67人之多。随着县级品德公开课、县级科学优质课在我校的开展,学校知名度日趋提高,先后有天兴、宋观、海潮、高寨、潮河、清和等十几所学校到我校参观学习。

   4.关注模式中对话平台的构建,培养对话意识。

“感知→探究→建构→实践”品德创新教育模式十分强调“对话”,构建了对话的平台在此儿童与彼儿童对话的过程中,教室中的儿童是互动的,师生之间也是互动的,在对话中教师很自然地以“引导者”和“促进者”的角色介入其中。

                                       

      执笔人:王明建  陈 刚   

                                                审稿人:刘益群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