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教媒体在农村小学课堂中的应用
电教媒体在农村小学课堂中的应用
(县教学成果三等奖)
承研单位:奇峰镇学校
研究人员:宋大彬 范明泉 杨贤勇 阳仲珍 何贵华
课题来源:县级普教科研资助金项目
研究概况
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对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教育必须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教学手段的现代化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方面。电化教学手段以其直观、形象、生动、声像并举等特点,使教学内容化抽象为具体,化深奥为浅显,它对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积极思维等,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实践中对常规电教缺乏一些便于操作的科学评价标准、电教课模式、电教管理模式等,这对推进电化教学向纵深发展,促进教学手段现代化,无疑是一个障碍。特别是在农村小学,学校如何根据现在设备,采取何种行政手段,加强电教管理?如何充分发挥农村小学地域性特点,形成一套适应农村小学的电教课模式与评价体系等,都亟待深入研究,为此,我们提出本课题研究。
该课题酝酿于1999年9月。从1999年9月—2000年1月,学校大力投入经费,购置了部份电教设备,中心校各班达“三机一幕”,做好了课题研究的物件准备,并结合“继教”开展培训。
2000年2月—2004年1月为课题实验研究阶段。这一阶段中,我们组织教师积极进行理论学习,广泛开展电教实践活动,不断反馈实验信息,建立初步的电教课教学模式、电教管理模式和电教评价标准。并不断总结经验,矫正完善各种“模式”、“体系”等,产生成果。
2004年2月—2004年7月为实验结题阶段。这一阶段主要任务是完成终结测评,对实验进行理论总结,收集、整理完善资料,完成实验研究报告。
主要成果
一、构建了“4211双向网络式”电教管理模式
(一)“4”指“四层”:即领导层、布署层、执行层、操作层。
(二)“2”指两条主线:即电化教学与电教器材管理两条主线,其余的线均为次线,这些线均受电教领导组调控。
(三)第一个“1”指一个中心:即以“电化教学”为中心。
(四)第二个:“1”指一套科学的管理职责制度。
(五)“双向网络”指各部门、教师之间的联系是双向的,交叉的。
二、探索出了电教课堂教学的一般模式
(一)以“创设情境,激发兴趣”为主的教学模式
以美国布朗为代表的情境学习者认为,学习无论以何种方式进行,都有必要置于真实的或模拟的文化环境与氛围中。而电教媒体正能轻而易举地创设出多种足以乱真的情境和现实,使学生“身临其境”,兴趣受到激发。
(二)以“激发思维、解决重难”为主的教学模式
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由于电化教学自身具有形象、直观、生动等特点,所以,如果应用得当,往往可以把一些教学中难以用语言文字表达清楚的意思,形象而生动、具体而直观地展示在儿童面前,激发学生思维,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三)以“替代板书,节省时间”为主的教学模式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要进行板书,有时板书内容比较少,当然用不着电教媒体,可有些时候,板书内宾稍多,如果教师在课堂上再去板书的话,就会耽搁学生时间,使课堂容量减少,课堂环节也不紧凑,学生兴致也会由此而低落,降低教学效果。如果把这些板书事先设计成课件,既替代了板书,又节省了时间,还提高了教学效果,真可谓是一箭“三”雕啊!
以上三种关于电教课堂的教学模式,我们说的都是“以……为主的教学模式”。它们往往不是孤立地应用于课堂中、截然分开的,而是相互穿插、相互融合在一起的。一堂电教课,往往是先运用电教媒体进行情境创设、兴趣激发,然后再运用电教媒体激发学生的思维、解决重难点,而运用电教媒体替代板书也常常是穿插在课堂之中的。
三、构建了农村小学电教评价体系
(一)构建了语数等10科《农村小学电教课堂教师评价表》;
(二)构建了《农村小学教师备合格电教课教案评价表》;
(三)构建了《农村小学教师电教课说课评价表》;
(四)构建了《农村小学电教课学生评价表》;
四、制作了课件,刻录了光盘,编印了电教刊物。
主要效益
一、促进了教育观念的转变。
(一)领导的办学观念有了新的转变。
(二)教师的教学思想有了新的转变。
二、促进了教师业务素质提高,推动了电化教育的开展。
三、规范电教管理.电教教具不断充实。
四、促进学生素质的发展。
五、我校教学质量结硕果。
六、收到了显著的社会效益。
撰稿 范明泉 阳仲珍
审核 宋大彬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微信扫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