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的位置: 首页 >教育研究>科研成果>第三届成果>详细内容

小学科技活动与创新教育研究

来源: 发布时间:2021-04-24 19:32:09 浏览次数: 【字体:

小学科技活动与创新教育研究

(泸县教学成果一等奖)

 

研究单位:泸县福集镇中心校工矿小学

研究人员:喻仁才 曾辉 王志云 钟晓兰  王永平

课题来源:泸县普教科研课题

 

研究概况

《小学科技活动与创新教育研究》课题是泸县福集镇工矿学校承研的泸县教育委员会普教科研资助金项目。该课题属基础教育教改实验参选课题,该项目于2000年初酝酿,五月提交项目申请书,十一月正式立项,预计研究周期为四年。但由于普教科研项目2003年底没搞项目结题,因此结题工作推迟到2004年底进行,研究周期延长为五年。该课题原名《小学课外科技活动与创新教育研究》,但随着泸县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我们发现该课题与新课程改革,特别是与综合实践课程的研究与实践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最后我们将课题确定为《小学科技活动与创新教育研究》。经过五年的研究和实践,该课题于2005年底结题,并获泸县科研成果一等奖。

 

 主要成果

一、构建了以小学科技活动为主体的创新教育目标体系

1、科技创新教育的总目标

科技创新教育是由特定的培养目标、内容、方法、评价、管理五个基本要素构成的,创新教育体系是以培养目标为统帅,从培养目标体系出发,通过课程内容体系、方法体系、管理体系、评价体系等教育手段,最后达到培养目标体系的一种创新教育体系。明确科技创新教育的培养目标是把握小学科技活动教育方向的需要。

 课题组根据《2001-2005年中国青少年科学技术普及活动指导纲要》精神,结合学校实际,从五个方面创新了科技创新教育的总目标。一是思想道德目标,包括社会责任感 、人生观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内容;二是心理情感目标,包含好奇心、自信心、创造欲、意志力 、独立精神、批判精神等方面内容;三是认知思维目标,包括合理的知识结构,创造思维品格等内容;四是操作技巧目标,包含发明技法应用能力,表达能力,工具使用能力和制作能力 等方面内容;五是行为习惯目标,包含良好的观察习惯、思考习惯、提问习惯、自学习惯、随时记录习惯等方面内容。

2、科技创新教育的具体目标

在总目标框架下,我们根据学生不同年龄、知识经验水平的实际,将小学生在学校学习六年时间划分为三段:一、二年级为低段,三、四年级为中段,五、六年级为高段。我们进一步分解、细化一级、二级目标,制定出分层次、分学段完成的三级目标,从而形成完整的科技创新教育的具体目标体系。

二、构建了以小学科技活动为主体的创新教育内容体系

课题组认真查阅了《2001-2005年中国青少年科学技术普及活动指导纲要》,明确了科技活动的基本内容,包含科学态度,科学知识、技能,科学方法、能力以及科学行为、习惯等四部分。科技活动内容广泛、多种多样。

我们根据学生不同年龄、知识经验水平的实际情况,将小学生在学校学习六年时间划分为三段:一、二年级为低段,三、四年级为中段,五、六年级为高段。低年级为启蒙教育阶段,中年级为兴趣增长阶段,高年级为养成提高阶段,各有侧重。不同年段提供不同的活动内容,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各种兴趣和需要。

同时我们根据科技活动开展的形式,将这些内容划分为三个版块:一是学校组织开展的集体科技活动内容,学校组织的科技项目主要是基础性、普及性的,用于学校科技活动的宣传、教育和导向。二是班级组织开展的科技活动内容,主要目的在于教师对学生科技活动的具体组织和指导。三是以兴趣小组形式开展的科技活动内容。以兴趣小组形式开展的科技活动内容主要是提高性、个性化的科技活动,学生、教师可以自行选择、自主开展,适应于各段学生、不同时间、不同地点,以个人、小组的形式开展活动。班级、兴趣小组形式开展的科技活动内容,根据学生的不同年段逐渐加深,不断提高。三个版块的内容相互交织、相互包容、相辅相成。

三、构建了以小学科技活动为主体的创新教育运作体系

1、管理体系

构建学校科研网络,提供科研实力保证。

完善教育科研制度和教师培训制度,培养创新教育的师资队伍。

加强组织建设,建立了校内外科技活动网络体系

在课程设置上创新,建立有利于培养创新人才的课程体系。

2、实施途径

(1)创新科技活动的主渠道是课堂教学。

(2)丰富多彩的课内外科技实践活动是科技教育的延伸和拓展

(3)科技节活动

3、开展科技活动的方法

(1)制作法(2)讨论交流法(3)参观考察法(4)实验法(5)竞赛法(6)游戏法(7)演讲与讲座法(8)阅读浏览法

4、科技活动方案的设计

(1)科技活动指导方案的设计原则

教育性原则②科学性原则③活动性原则④开放性原则可行性原则

(2)科技活动指导方案设计的一般过程

选题——活动内容的选取②确立活动目标③活动重点与难点的把握

(3)科技活动的活动程序

①参观类活动

确定主题——明确目标—-落实措施——参观考察——表述展示成果——总结评比

②种植养殖类活动

确定主题——制定措施——实施活动——观察记录——查阅资料——总结评比

③制作设计类活动

确定主题——研讨分析——设计方案——查阅资料——完善方案——制作作品——展示成果——总结评比

④实验类活动

确定主题——研讨方案——实验观察——完成实验报告——总结评比

⑤环保、综合实践类活动

观察发现——分析原因——调查访问——研讨措施——实施系列活动——报告表述——展示成果——总结评比

⑥专题探究类活动

确定主题——研讨分析——设计方案——查阅资料——完善方案——制作作品——展示成果——总结评比

5、建设科技试验基地,开发校本课程资源

(1)校内科技试验基地建设

建立科技实验班;成立校级科技活动小组;③定期开放实验室和科技活动室。④建设、开放图书游览室, 定期组织学生阅读,为学生提供科技知识和活动的源泉。⑤建设广播室, 通过科技宣传,形成舆论导向。⑥加强微机室建设,建立学校局域网,共享现代教育资源。 ⑦加强校园环境、校园文化建设,开发学校课程资源,烘托科技创新的主旋律。

(2)校外科技试验基地建设

①家庭是学生科技活动的第一基地

家长是学生科技活动的支持者、辅导者、参与者。家庭教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使学生的科技活动更贴近学生生活实际。

②社区科技基地的建设是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重要保证

我们以工矿各厂为主要科技实验基地,聘请厂矿科技人员、科技爱好者为校外辅导员,以各厂为单位,建立科技咨询辅导站,形成工矿科技咨询辅导网络。

③考察确定市、县内科技实验基地。针对各个基地的不同特点,分别开发、建立了符合我校实际的校本课程资源。通过校外科技实验基地和辅导站,加强学生校外科技的咨询、组织和管理,充分调动家庭、社会的教育功能,形成学校、家庭、社会密切合作,齐抓共管的立体发展的新局面。 

四、构建了以科技活动为主体的创新教育评价体系

1.评价体系的创新

科技活动需要创新,科技活动的评价更需要创新。一是在评价思想和评价活动上创新,形成有利于培养创新人才的教学评价体系。二是在课堂教学评价上,改以教师“教”为主,为以教师“教”和学生“学”整合状况评价为主,强调“教为学服务、师为生服务”的教学思想;三是在评价功能上改单一的检查功能为检查、激励、教育、导向功能相结合,重视评价育人,让学生在评价活动中展现才华,得到鼓励,受到教育,明确长处和不足;四是在评价内容上改单一的知识能力评价为创新知识、创造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综合评价;五是在评价方法上重视知识、兴趣、能力、品格考查相结合的多样性评价,改期末考评为过程考评,改为活泼愉快的展示活动。六是在评价结果的表达上,实行等级制与评语表述结合的创新素质报告书和创新成果展示、汇报。

2、学生的评价

学生既是评价的对象,又是评价的主体。在评价学生时,既重活动过程,又重活动结果, 更重创新和发展。让学生、教师、家长共同参与,采取 学生评价与教师评价、家长评价相结合,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创新活动、成果展示、汇报与调查、访问相结合。针对一次性科技活动的特点,对学生的评价,主要采取定性评价,包括学生自评、小组评价、指导教师评价、家长评价四种形式。学生的阶段评价参考平时活动评价内容主要涉及思想品德、心理情感、认知思维、操作实践、行为习惯等五个方面,由教师根据学生开展活动的情况定量评价为主,再以等级制与评语表述结合形式填写入学生的素质报告书。 

 3、教师的评价

教师是科技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和评价者。在评价教师时,既重活动过程的组织,又重活动结果与提炼, 让学生、家长、教师、学校行政共同参与,采取自评与行政评价相结合,学生评价与教师评价相结合,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创新活动、成果展示、汇报与调查、访问相结合。针对一次性科技活动的特点,对辅导教师的评价,主要采取定性评价,包括学生评价、教师自评、学校行政评价三种形式。学生评价以活动小组的形式集体评价,行政评价可以在征求其他教师意见的基础上集体商议完成。教师的年度及阶段评价,参考平时活动评价,内容主要涉及行为习惯、教育思想理念、创新思维品格、心理情感、操作与实践、科技活动成果效果等五个方面,以定量评价为主。

 

主要效益

创新是学校发展的动力,是教师成功的阶梯,是学生成才的必经之路。

一、学生方面

1、 学生自主参与,参与率达100%。 学生课外课余生活走向健康、文明、科学、创新之路。

2、学生科技意识、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创新精神不断增强。

(1)2004年学生朱芮的童话故事《星星、月亮、风、云的故事》在第一届“春光杯”全国中小学生优秀作文大赛中获二等奖。

(2)学生课外信息技术教育活动有声有色, 学生连续三年参加了县级计算机竞赛,2002年学生曾亚玲同学获得了县计算机竞赛三等奖,2004年学生冉昭宇同学在泸洲市中小学生电脑制作活动中参赛的《寻找春天》作品获得了一等奖。

(3)在2004年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六年级组织的《寻找春天》科技创新活动获县级评比二等奖、市级评比三等奖。

(4)在2004年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邹百惠同学的科幻绘画作品《未来生活》获得了县级三等奖。

(5)学生科技创新素质综合评价抽样调查数据统计:从2000年的 55 分到2004年的 78分,提高了40%。

3、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升,2004年,我校小学毕业学生中30%的学生以A等的优异成绩考入泸县二中、一中等重点中学。

、教师方面

1、教师教育教学观念不断更新, 教师的综合素质、结构不断更新、完善。

(1)教师能够自制课件辅助课堂教学,教师计算机应用能力不断提高。2002年陈佑群老师设计的课件《小鱼的梦》获得了泸州市级评比二等奖。2004年教师计算机考试达中级水平的占30%。

(2)四年来,我校有两位教师被评选为镇十佳教师。教师参加市、县级普通话大赛一人获县一等奖、一人获市二等奖。

 2、 教师科研意识增强,科研能力得到提高。几年来,先后有教师论文1篇获国家级1等奖,2篇获省一等奖,1篇获市二等奖,7篇获县1等奖,6篇获县2等奖,6篇获县3等奖,在县级刊物发表16篇,省市级刊物发表14篇,还出版了三本教师论文集。

三、学校方面

1、科技创新教育活动的开展,使学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我校开展的生机勃勃,特别是综合实践活动开展初步形成学校特色,初步形成我校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资源。

2、学校环境教育硕果累累, 学校1999年被评为泸县庭院绿化合格单位,2000年被评为泸县卫生先进单位,2002年被县委授予文明单位称号。

3、教育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近几年来生源稳步上升。

 四、社会方面

1、每年科技艺术节  提升了学校的知名度、信誉度。

2、小学科技活动加强了学校与家庭、社会的联系。

创新助学校发展,创新助教师成功,创新助学生成才。教育的生命在于创新。只要坚持教育的创新,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不断探索、不断积累,创新之花才会盛开,才能实现陶行之先生所说:“天天是创造之时,处处是创造之地,人人是创造之人”的理想境界,才能最终实现创新教育的理想目标。

 

执笔人:喻仁才

审笔人:曾  辉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