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课堂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研究
小学生课堂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研究
(泸县教学成果三等奖)
研究单位:泸县福集镇中心校
主研人员:牟帮全 陈远伦 崔向荣 李小玉 陈梦珍
课题来源:泸县教育科研资助金项目
【研究概况】
课题是基于课堂是教学主战场,学生是课堂主人,学生有无课堂良好行为习惯,决定着教学成败的认识提出的。课题侧重研究小学各学科课堂,学生应具备基本行为习惯、习惯基本标准及培养途径。课题研究历时4年,经历酝酿论证,选班实验,总结成果,深化推广4个阶段。
【解决的主要问题】
纠正了小学生课堂问题行为,养成了学生良好行为习惯;规范了教师课堂行为,促进了教师专业发展;师生课堂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提升了课堂质量,教学效益大为提高。
【主要成果】
一、认识性成果
探明小学生课堂行为具有鲜明的可塑性、整体倾向性、个体差异性、交互影响性的特点;充分认识到培养小学生课堂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性:有利于学生学习成绩、综合素质、教师素质提高和学生终生发展;确立了培养小学生课堂良好行为习惯基本原则:循序渐进原则、统一性与差异性相结合原则、强化实践原则。
二、操作性成果
(一)建立了小学生课堂良好行为内容体系
确立了小学各种课堂学生应具备基本行为习惯:课前准备习惯、主动参与学习习惯、遵守课堂常规习惯、积极自我调控习惯、认真练习作业习惯。这几大习惯,不同学段,提出不同要求,且在全面要求前提下各有侧重。低段以课前准备、遵守课堂常规为主;中段以主动参与学习为主;高段以自我调控、认真练习作业为主。
低 段 学 生 课 堂 主 要 良 好 行 为 习 惯
项 目 | 具 体 内 容 和 要 求 | |
课前准备习惯 | 按时进教室,书本文具摆放整齐,安静,端坐。 | |
主 动 参 与 学 习 习 惯
| 听的习惯 | 学会听老师讲课,听同学发言。 |
思考习惯 | 会思考教师、同学提出的问题。 | |
说的习惯 | 大胆回答问题,学习提出自己想法。 | |
合作探究习惯 | 在教师指导下,逐步学会讨论问题,学会与同学合作解决问题。 | |
动手动身习惯 | 学习动手操作,动手实验,动手做笔记,动身演练等。 | |
总结反思习惯 | 逐步学习总结课堂学习内容,思考自己得失。 | |
遵守课堂常规习惯 | 听从教师安排,基本能管住自己,不影响周围同学。 | |
自我调控习惯 | 通过教师提醒暗示,逐步自我管束,收敛自己行为。 | |
练习作业习惯 | 按时完成作业练习,书写整洁,正确率较高,学习订正错误。 |
中 段 学 生 课 堂 主 要 良 好 行 为 习 惯
项 目 | 具 体 内 容 和 要 求 | |
课前准备习惯 | 逐步学会收集课堂所需信息,书本、文具等学习用品摆放有序,基本做到收心敛神。 | |
主 动 参 与 学 习 习 惯
| 听的习惯 | 认真听讲,逐步做到不分心。 |
思考习惯 | 努力思考教师、同学提出的问题。 | |
说的习惯 | 积极回答问题,敢于质疑,提出自己意见。 | |
合作探究习惯 | 会讨论问题,会与同学合作解决较难问题。 | |
动手动身习惯 | 会动手操作,动手实验,动手做笔记,动身演练等。 | |
总结反思习惯 | 学会总结课堂学习内容,反思自己得失。 | |
遵守课堂常规习惯 | 听从教师安排,基本不干扰别人学习。 | |
自我调控习惯 | 学习调整自己情绪心态,基本做到情绪饱满,精神旺盛。 | |
练习作业习惯 | 按时完成作业练习,书写整洁规范,正确率较高,基本能订正错误。 |
高 段 学 生 课 堂 主 要 良 好 行 为 习 惯
项 目 | 具 体 内 容 和 要 求 | |
课前准备习惯 | 能收集课堂所需信息,备齐文具等学习用品,收心敛神。 | |
主 动 参 与 学 习 习 惯
| 听的习惯 | 专心听讲,不分心。 |
思考习惯 | 自觉积极思考教师、同学提出的问题。 | |
说的习惯 | 大胆回答问题,敢于质疑,主动提出自己意见。 | |
合作探究习惯 | 积极讨论问题,主动与同学合作探究问题。 | |
动手动身习惯 | 自觉动手操作,动手实验,动手做笔记,动身演练等。 | |
总结反思习惯 | 善于总结课堂学习内容和自己得失。 | |
遵守课堂常规习惯 | 听从教师安排,恪守课堂规范。 | |
自我调控习惯 | 自觉调整自己情绪心态,情绪饱满、精神旺盛。 | |
练习作业习惯 | 自觉按时完成作业练习,书写整洁规范,正确率高,自觉订正错误。 |
(二)构建了培养小学生课堂良好行为习惯的运行机制
1.示范引领机制。依托教师课堂示范和典型学生的榜样作用引领全班学生课堂行为。
2.活动助推机制。利用班队课、活动课开展一系列课堂行为养成教育活动,起到激发兴趣、调动激情、振奋斗志、助推牵伸作用。
3.同步协调机制。各科教师、各位家长遵从各年段小学生行为习惯标准,同步要求、协调一致。
4.分步实施机制。根据班级实际情况,分解行为习惯项目,一月侧重实施和突出一个方面,兼顾其他方面,最后达成整体目标。
5.规制约束机制。各班制定出规范学生课堂行为规章制度,每月对学生遵守情况量化评价,并对优秀者实行奖励。
6.个别引导机制。对于课堂问题行为较多的学生,采取动作暗示、语言提醒、思想诱导、正向评价、反向激将等多种方式加以个别引导。
7.反馈补偿机制。每月召开任课教师碰头会,交流学生课堂行为习惯达成情况和存在问题,总结得失。对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行为,及时纠偏补偿。
(三)搭建了小学生课堂良好行为习惯的评价体系。根据低、中、高段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各段不同的培养重点,制定出相应评价体系。
1.评价项目、要素、标准和量标。
低段学生课堂良好行为习惯测评表
姓名 班级 学月
项 目 | 评价标准及分值 | 测评得分 | ||||
自
评 | 小组评 | 教 师 评 | 总
评 | |||
课前准备习惯 (3分) | 按时进教室,书本文具摆放整齐,安静,端坐。(3分) | |||||
参 与 学 习 习 惯 (2.5分) | 听的习惯 | 学会听老师讲课,听同学发言。(0.5分) | ||||
思考习惯 | 会思考教师、同学提出的问题。 (0.5分) | |||||
说的习惯 | 大胆回答问题,学习提出自己想法。(0.5分) | |||||
合作探 究习惯 | 在教师指导下,逐步学会讨论问题,学会与同学合作解决问题。(0.5分) | |||||
动手动 身习惯 | 学习动手操作,动手实验,动手做笔记,动身演练等。(0.3分) | |||||
总结反 思习惯 | 逐步学习总结课堂学习的内容,思考自己得失。(0.2分) | |||||
遵守课堂常规习惯(3分) | 听从教师安排,基本能管住自己,不影响周围同学。(3分) | |||||
自我调控习惯 (0.5分) | 通过教师提醒暗示,逐步自我管束,收敛自己行为。(0.5分) | |||||
练习作业习惯 (1分) | 按时完成作业练习,书写整洁,正确率较高,学习订正错误。(1分) | |||||
合 计 |
中段学生课堂良好行为习惯测评表
姓名 班级 学月
项 目 | 评价标准及分值 | 测评得分 | ||||
自
评 | 小 组 评 | 教 师 评 | 总
评 | |||
课前准备习惯 (1分) | 逐步学会收集课堂所需信息,书本、文具等学习用品摆放有序,基本做到收心敛神。(1分) | |||||
参
与
学
习
习
惯 (6分) | 听的习惯 | 认真听讲,逐步做到,不分心。(1.5分) | ||||
思考习惯 | 努力思考教师、同学提出的问题。 (1分) | |||||
说的习惯 | 积极回答问题,敢于质疑,提出自己意见。(1.5分) | |||||
合作探 究习惯 | 会讨论问题,会与同学合作解决较难问题。(1分) | |||||
动手动 身习惯 | 会动手操作,动手实验,动手做笔记,动身演练等。(0.5分) | |||||
总结反 思习惯 | 学会总结课堂学习内容,反思自己得失。(0.5分) | |||||
遵守课堂常规习惯(1分) | 听从教师安排,基本不干扰别人学习。(1分) | |||||
自我调控习惯 (1分) | 学习调整自己情绪心态,基本做到情绪饱满,精神旺盛。(1分) | |||||
练习作业习惯 (1分) | 按时完成作业练习,书写整洁规范,正确率较高,基本能订正错误。(1分) | |||||
合 计 |
高段学生课堂良好行为习惯测评表
姓名 班级 学月
项 目 | 评价标准及分值 | 测评得分 | ||||
自
评 | 小 组 评 | 教 师 评 | 总
评 | |||
课前准备习惯 (0.5分) | 能收集课堂所需信息,备齐文具等学习用品,收心敛神。(0.5分) | |||||
参
与
学
习
习
惯 (2.5分) | 听的习惯 | 专心听讲,不分心。(0.5分) | ||||
思考习惯 | 自觉积极思考教师、同学提出的问题。(0.5分) | |||||
说的习惯 | 大胆回答问题,敢于质疑,主动提出自己意见。(0.5分) | |||||
合作探 究习惯 | 积极讨论问题,主动与同学合作探究问题。(0.5分) | |||||
动手动 身习惯 | 自觉动手操作,动手实验,动手做笔记,动身演练等。(0.3分) | |||||
总结反 思习惯 | 善于总结课堂学习内容和自己得失。(0.2分) | |||||
遵守课堂常规习惯(1分) | 听从教师安排,恪守课堂规范。(1分) | |||||
自我调控习惯 (3分) | 自觉调整自己情绪心态,情绪饱满、精神旺盛。(3分) | |||||
练习作业习惯 (3分) | 自觉按时完成作业练习,书写整洁规范,正确率高,自觉订正错误。(3分) | |||||
合 计 |
2.评价说明及评价方法。低中高段课堂习惯培养重点不同,课前准备、参与学习、遵守课堂常规等几种习惯所占权重也不同。低中高段学生判断鉴别力不同,自评、小组评、教师评得分占总评分比例也不同,年段增高,自评、小组评得分占总评分比例增大。按照上述测评表和方法每月一评,结果分优秀、合格、不合格三等,评价结果装入成长档案袋。全期优秀者方能评为三好、优干。
【主要效果】
一、参与实验班级96.5%的学生课堂基本行为习惯达合格要求,75.4%的学生达优秀等级。
二、教师课堂驾驭能力,组织能力,调控能力提高。优化了课堂环境,提高了课堂效益和教育质量,学生学业成绩明显提高。
三、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学生学业成绩优秀,个性特长充分发展。近年学生参加各级各类比赛获奖人数攀升,2009年达234人。
四、促进了教师教育科研水平提升。全校60%的教师参与课题研究,仅2009年,教师在各级发表交流论文94篇。
五、形成了良好教风学风校风,提升了学校影响力,近年要求转入插班到我校就读学生不断增加。
【成果的价值意义和创新点】
探索出培养小学生良好课堂行为习惯清晰明了的内容体系、方法体系、评价体系,且无特定物化条件和时空限制,在城市、农村学校不同班级都能推广应用。课堂良好行为习惯事关学生学业和终生发展,事关课堂教学效益,而且课堂是永恒的。课题抓住这一要义从小学一年级开展研究,具有极强的针对性、现实性、长远性。
执 笔 人:牟帮全 电话:15883032500 邮箱:moubangquan@163.com
学校审核人:庞华 电话:18982750033 邮箱:saoufly@126.com
县教研室审核人:熊维平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微信扫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