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语文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研究
小学生语文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研究
(县教学成果二等奖)
研究单位:泸县得胜镇中心小学校
主研人员:叶凯 何飞 陈穿石 曾胜群 毛建英
课题来源:泸县普教科研资助金项目
【研究概况】课题组首先对我校小学生语文学习习惯的现状进行了调查,然后根据调查情况确立课题研究,并着手研究:①确立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语文学习习惯目标。②制定出科学合理的课题研究方案。③对课题进行分步实施、研究、培养小学生良好听说读写的学习习惯,矫正不良学习习惯。④形成培养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的途径、方法、评价体系。⑥最后验证效果,推广成果。
在研究中加强理论学习,增强科研意识;加强了组织领导,强化了过程管理;健全课题组织,落实研究责任。
课题研究的方法有1.行动研究法,强调以教育理论为指导,将科研、教研与教学有机地结合。2. 采用“文献分析”、“案例分析”等方法。
课题研究的对象是1-6年级全体学生。
课题研究分为以下几个阶段:第一阶段:(2005.4-2006.4)影响学生语文学习习惯形成的相关因素的调查和开题报告。进行可行性理论探索。通过教师讨论,对各年级学生进行语文学习习惯自测的问卷检测调查,,进一步摸清学生学习习惯表现情况,收集材料数据,拟定各种行为习惯要求及实施措施。学习理论,搜集研究信息。成立课题研究小组,制定开题报告,商讨研究步骤。第二阶段:(2006.4-2007.4)研究语文习惯培养的要求、内容、途径和方法,发现纠正学生的不良的语文学习习惯。
1. 2006年04月——2006年12月 为了使对班主任平时的工作情况的评价找到佐证,了解班主任的班级管理质量。其次也是想通过问卷的形式进行培训指导。对得胜小学班主任进行调查问卷,通过问卷调查进行了仔细的分析与思考,从而使班主任民主、科学、高效地管理班级。
2. 2006年12日——2007年04月教师进行了课题研究个案分析,通过对学生学习习惯的跟踪调查,发现学生不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并采取了一些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学生的学习习惯得到了改变。第三阶段:2007.4-2009.4阶段理论成果《农村小学生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
【解决的主要问题】1.课题解决了小学生语文良好学习习惯的目标体系不完善的问题。好习惯主宰着孩子,从而也主宰着家庭的幸福。我们老师在培养好孩子良好学习习惯上尤为重要。通过这个课题的研究,对我们培养孩子良好学习习惯到什么程度,有了一个清楚的认识,能更有利于我们的教学。
2.课题解决了小学生语文良好学习习惯的内容体系不完善的问题。一直以来,小学语文教师十分重视学生语文学习习惯,但是对小学生语文学习习惯的内容缺乏系统的认识。在培养的过程中,对小学语文需要培养哪些习惯、每个阶段重点培养什么习惯,教师们起初是比较模糊的,往往只注重某些方面,而忽略了其他方面;通过课题研究,使教师们明确了,在小学阶段应该培养哪些语文学习习惯;哪些是不良的学习习惯,在工作中要及时预防和杜绝。
3.课题解决了培养小学生语文良好学习习惯的方法体系不健全的问题。在培养学生语文学习习惯的工作中,教师缺乏科学的理论作为支撑,教师们的方法千差万别,效果也参差不齐。比如,年轻的教师在担任一年级语文教学工作时,不知道怎样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总是在摸索中前行,浪费了宝贵的时间和精力,好习惯不仅仅是学校能完成的,还需要家长的密切配合,课题组研究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从而更有利于我们的教学。
【主要成果】通过三年多的研究,课题组先后总结了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的方法和途径,参加实验的教师有多篇论文在各级各类报刊杂志中发表。
各种成果如下:
(1)研究人员钟元彬撰写的《漫谈关注课堂中孤独的个体》获得县级一等奖。
(2)罗江银在05年泸县泸县教育学会论文评审中,撰写的《阅读始于理解——浅谈指导小学生读书》荣获三等奖。
(3)曾胜群撰写的《阅读——语文教学的命脉》获县级二等奖。
(4)研究人员钟元彬撰写的《语文老师,让我们诗意前行》获得好评。
(5)参研人员毛建英撰写的《农村小学生语文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与研究——如何解决学生的懒惰行为》获得县级二等奖。
(6)参研教师游利学撰写的《关爱学困生提高其语文成绩》获得教师们的好评。
(7)参研教师刘红梅撰写的《学生书写习惯问题探讨》获得镇级一等奖。
(8)参研教师樊天柱撰写的《如何在小学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获得镇级二等奖。并在泸州教育导刊上发表。
(9)参研教师江永莲撰写的《浅谈对学生的课前预习的辅导》获得镇级二等奖。
(10)参研教师胡秀芳撰写的《小学语文“习作”习惯的培养》获得县级二等奖。
(11)钟元彬撰写的《语文教学把朗读指导进行到底 ——有感于一堂小学文言文教研课》获得县级一等奖。
(12)参研教师万利撰写的《语文教学中把提问的权利还给学生》获得县级一等奖。
(13)参研教师黄艳撰写的《浅谈怎样提高小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获得县级二等奖。
(14)主研人员曾胜群撰写的《语文教学中的入学教育课——培养孩子听说的习惯》获县级三等奖。
(15)参研教师黄显珍撰写的《浅谈怎样培养学生背诵课文的习惯》获得镇级一等奖。
(16)参研教师胡媛媛撰写的《如何培养孩子少写错别字的习惯》获镇级一等奖。
(17)研究人员曾胜群撰写的《关于小学语文低段教学中“说”的点滴感想》获县级二等奖。
(18)参研人员熊燕撰写的《小学生语文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研究报告获得县级二等奖。
(19)参研人员王勇撰写的《对小学低年级阅读教学的反思》的论文获县级二等奖。
【主要效果】
(一)提出有利于培养小学生良好语文学习习惯的课堂教学策略。
1、重视常规管理,培养学生的“习惯意识”。
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一般可分为三个步骤:一是使学生了解有关行为的社会意义和产生自愿练习的意向;即“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过程;二是创设按规定的方式一贯行为的条件,其中包括集体的监督,尽可能地不给重复不良行为的机会;三是使学生了解行为的结果和练习的进步情况,及时给予强化。
2、利用课堂促进学生的习惯养成。
在语文教学实践中,重视把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和正确的价值观贯穿于教学始终,课堂教学努力实现“教师角色意识”、“孩子在教师心目中的地位”、“课堂组织形式”三大方面的转变,使课堂不但成为学生成长的“学园”,也成为学生提高语文综合素养、培养良好语文学习习惯的“乐园”。
3、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培养兴趣,养成习惯。
(1)面向全体,广泛开展“一日一字比美观”、“一日一读比积累”、“一日一写比文采”、“一课一讲比口才”、“一周一诗比朗诵”、“一月一报比才干”等活动,帮助学生练就过硬的语文基本功,使学生从语文实践中获得自信,爱语文、学语文、用语文。
(2)创造性地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
在开展以上活动的基础上,学校、班级还结合各自的实际情况,创造性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设立语文实践活动展台、展版,定期举行相应的展览、展示,给学生提供交流学习、共同提高的机会;开展各种竞赛活动,在语文实践活动的开展过程中引入竞争机制。同时,也重视加强语文教学与其他学科间的广泛联系,重视加强语文教学与社会生活的联系,积极主动的取得社会与家长的支持,共同激励学生积极参与语文实践活动,使学生的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
(二)学生发展方面:
1、主动学习的意识及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初步形成:
①大部分学生的作业书写规范化,字体端正、书写格式美观、能按时完成作业,提高学习效率,并养成了认真完成作业的好习惯。
②逐步培养学生由不敢提问、不懂提问转化为敢于提问、乐于提问、善于提问的良好学习氛围。
③学生养成了预习、复习、再做作业的习惯。
④懂得了要遵守课堂纪律,发言要举手,回答问题声音清楚、响亮,学生上课气氛活跃,争先发言。
⑤语文学习习惯除了听、说、读、写的习惯外,还涵括自主学习习惯、合作学习习惯、勤于思考等习惯,体现在课堂气氛活跃,教师对学生训练有形式多样,方法灵活,学生讨论有板有眼,提出意见振振有词,令许多高年级的学生都自愧不如。
⑥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形成,促进了学生良好个性的发展,实现认知与情感,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的统一,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真正由以前的“要我学”变成“我要学”。在教师的鼓励、指导下,学生已初步形成主动学习、自主学习的意识,他们能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资源,在广阔的生活空间里学语文、用语文。
2、从家长反映情况看,孩子进步较快,特别是作业认真书写进步了,正确率提高了。喜欢读课外书了,在家的学习习惯好多了,就连生活习惯也有改变。实践证明,教师经常向学生提出常规要求,严格训练学生各项习惯,学生各方面学习习惯大大提高。
(三)教师专业成长方面:
教师的科研能力和水平明显提高。为了搞好课题研究,课题组教师如饥似渴地学习现代教育理论,全面转变教育观念,并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勤于笔耕。实验教师对课程改革有了更深刻的认识,理论水平比以前均有了明显的进步,真正体现到科研促教研。
课题组每个学期都围绕如何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进行研讨,在实验中不断总结,完善方案,无论平时上课或者每学期组内教学研讨课还是公开课,大家都关注任课教师在课上培养了学生哪些良好学习习惯,使教研有了共同话题,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
课题研究使教师勤思苦研,交流讨论,携手共进,提升了理论素养、提高了科研水平和科研能力。我们课题组的每位老师都上了课题研究汇报课,毛建英执教的《 生命,生命 》,
曾胜群执教的《汉语拼音复习》,效果较好。每位教师还撰写了有关“如何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的经验论文,毛建英的《社区对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影响》获县级二等奖。
【成果的价值意义和创新点】按年级的低中高段和语文的听说读写方面分别制定了相应的目标体系、操作体系。便于教师在平时教学的时候有章可循,有的放矢;能多、快、好、省地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从这些方面培养出来的孩子,听、说、读、写能力是非常棒的。
执 笔 人:曾胜群 电话:18982482756 邮箱:
学校省审核人:陈穿石 电话:18982763003 邮箱:chenchuanshi@126.com
县教研室审核人: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微信扫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