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实施中的农村中小学教师发展性评价研究
新课程实施中的农村中小学教师发展性评价研究
(泸县教学成果二等奖)
研究单位:泸县方洞镇雨坛学校
主研人员:徐寿辉 黄成礼 李晓波 邓英 王泽华
课题来源:泸县普教科研资助金项目
【研究概况】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是教育工作的主要实施者,教师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能否培养出二十一世纪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我们选择了“新课程实施中的农村中小学教师发展性评价研究”这一主题进行研究。研究活动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2005年1月——2005年12月,为调查分析,论证、立题阶段。
第二阶段:从2006年1月——2007年12月,为实验,验证,进行阶段总结,评估阶段。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开展具体的实验研究工作,召开研究例会,以及撰写论文等。
第三阶段:从2008年1月——2008年6月,为结题阶段,收集整理研究资料,完成各种实验报告。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对研究成果进行评估、检测,收集整理研究资料,完成各种实验报告。
【解决的主要问题】
传统教师考核注重结果,内容简单,方法单一,一考定全部,对大多数教师没有调动作用,长期发展下去,对学校教育教学产生严重影响。通过对本课题的研究,我们主要解决了以下教育教学问题。
1.转变了教师评价的理念,解决了评价内容统一性的问题
“新课程实施中的农村中小学教师发展性评价”研究就是从理念上转变了教师评价观,把评价的重点放在了促进教师发展上来,让不同类型的教师都能在“发展性评价”中找到自己的前进方向和空间。
2.细化教师评价内容,解决了评价内容单一性问题
传统的教师评价内容以教学分数为主,甚至为唯一评价内容,这种单一的评价让新出道的教师很难体验到成功感,也很难让老教师体验到“夕阳一样红”的灿烂。通过对课题的研究,教师评价内容的多元化、科学化、人性化,细化了评价的内容。
3.教师评价科学管理,解决了评价结果一刀切的问题
在本课题的研究中,对教师评价科学管理,评价结果与过程并重,注重全面性、横向与纵向的互补性,以促进不同教师都能保持积极向上的进取心为目的,再不是一刀切的模式,推动了学校教师评价管理工作的进步。
4.评价向教育教学业务倾斜,解决了教师专业水平提高的问题
教师发展性评价强化了教师的思想道德素质、专业知识技能和职业规划等业务评价,突出了评价促进个人业务水平的发展过程。全面的评价,充分调动了教师提高个人专业水平的欲望,推动了我校教师专业水平的持续发展。
【主要成果】
课题研究取得的认识性和操作性成果
(一)认识性成果
1.评价的目的是促进教师发展
发展性教师评价是一种形成性评价,是一种面向未来的评价。它不仅关注教师的过去成绩,而且还根据教师过去的工作表现,确定教师个人未来的发展需求,制定教师个人未来的专业发展目标,指明教师个人未来发展的努力方向。
2.评价内容力求全面客观
发展性评价的评价内容时应力求全面客观,我们确定了五个方面的评价内容:德——职业道德;能——专业知识和技能、教学设计与实施;勤——教育教学工作量和考勤;绩——教学工作成效;续——持续发展能力。
3.教师是评价的主体
发展性教师评价强调教师本人的主观能动作用,突出教师在整个评价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被评教师既是评价的对象,更是评价活动的积极参与者,教师的主体作用是否得以充分体现,是教师发展性评价是否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4.正视差异
每位教师在职业素养、教育教学风格、师生交往类型和工作背景等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发展性教师评价不是为了消除这些差异,而是尊重教师的个体差异。根据这种个体差异,确立个体化的评价标准、评价重点及相应的评价方法,明确地有针对性地提出每位教师的改进建议、专业发展目标和进修需求,正视差异,把差异发展成为特色。
5.结果与过程并重
发展性教师评价旨在促进教师长远发展,教师的发展不只是体现在结果上,更体现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因此要注意评价结果与过程并重。
(二)操作性成果
经过几年的实践探索,形成了较全面客观的教师发展性评价体系,并探索出一套适用的评价操作模式。
1.完善了教师发展性评价指标
我校借鉴了国内外有关教师发展性评价经验,以教育法规为依据,以素质教育为目标,根据新课程实施的相关要求,着眼教师的持续发展,结合本校实际,制定了以《雨坛学校教师发展性评价实施方案》为中心的教师发展性评价体系,拟定了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中小学)教师评价指标体系。(1)素质评价指标;(2)职责评价指标;(3)绩效评价指标;(4)持续发展能力指标。
2.制定了切合农村中小学实际的教师发展性评价内容体系
教师进行评价时对照评价内容,分自评、互评、小组评,建立多元化的评价内容体系。
3.建立了教师发展性评价运行的实施体系
围绕《雨坛学校教师发展性评价实施方案》,我校加强学校制度化建设,努力实现量化考核,推动我校教师队伍的管理步入规范化轨道。制定了系列与教师的发展评价相关制度:《雨坛学校教职工聘任制实施方案》、《雨坛学校教职工年度考核方案》、《教师教育综合质量评估细则》、《教研培训制度》、《教师工作制度》、《教学“六认真”检查制度》、《评优、晋级方案》,形成评价实施体系。
4.完善了教师发展性评价管理运作模式
以教师自评为主,校长、同事、家长、学生共同参与的评价方式,构成了发展性教师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这种多维度、多角度的信息来源,使教师评价进行得更具体、更全面、更科学。充分地发挥了评价服务人员的服务功能。
5.构建了教师发展性评价的操作模式
在实践中明确了教师发展性评价的目的,构建发展性教师评价的操作程序,即:成立机构——学习评价方案——完善评价细则——组织教师进行实事求是地自我评价——全面启动同伴互评——评价服务小组与教师面谈形成讨论式的教师评价报告。
【主要效果】
在课题的研究过程中,通过对教师队伍进行长期的培养、培训和考核,采取各种措施加强对教师进行有效评价管理,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效果。
1.教师发展
教师的发展是本课题的核心,通过本课题研究中开展的各种评价活动,教师获得了很大发展。
(1)教师自我生存意识方面
通过评价活动的开展,教师们转变了观念,认识到发展才是硬道理,只有自身发展了,学校才能发展,学校发展了,自身才能得以生存。
(2)教师专业水平提升方面
首先,本课题研究组织的各种评价活动促进了不同阶段教师专业水平的提升。①促进了年轻教师专业水平的快速提升。②促进中青年教师专业水平全面提升。③促进老教师从返青春,霞光耀人。
其次,评价活动促进了教师专业水平的全面提高。①教学水平的提高。②育人水平的提高。③科研水平的提高。
(3)教师发展的可持续性方面
在评价活动中,教师充分认识到教育教学理论在发展、课程标准和教材在改革、学生认识事物的能力在发展,教师只有自身能力得以发展才能胜任教书育人这一使命,而要适应不断发展的外部环境,教师必需不断的获得发展。因此产生了自己需要发展的需求,树立了持续发展的思想。
2.学生发展
评价活动的目的是让教师获得发展,教师发展又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1)促进了学生品德提高
评价活动改变了教师教育方式,促进了师生关系的改善,学生“亲其师,信其教”,更加容易的接受了老师的教育,孩子们之间的关系更融恰,爱心得到增强,整个校风得到良好的发展。
(2)促进了学生能力的提高
评价活动既改变了教师的评价,也改变了学生的评价。孩子们在宽松的环境中学习,方法得到了提高,促进了学习效率的提高,学习变得轻松自如,并充分利用好课余时间,促进个人全面素质的发展提高。
(3)促进了学生体质健康
评价活动促使教师提高了教学效率,把更多时间都留给了孩子们,并组织学生开展一系列体育活动,学生在享受体育活动的快乐的同时做到了劳逸结合,既增强了体质,又提高了学习的效率。
(4)促进了学生兴趣特长发展
学校在评价活动中组织学生开展了一系列课外活动,如信息技术社团、合唱团、鼓号队、篮球队、美术兴趣小组等,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参加活动,发展了特长,提高了学习的兴趣。
3.学校发展
(1)评价活动促进了学校管理制度化
结合新课程改革,我校制定了一系列评价制度,这也成为学校管理制度的内容,使学校的管理活动与评价活动结合起来,使学校的各项活动都有章可循,有效避免了主观人为干扰。
(2)评价活动促进了学校管理科学化
学校的管理制度和评价体系其根本目的是促进教师自身的发展,是在“推”教师前进,而不是通过制度“卡”“压”教师。
(3)评价活动促进了学校管理人性化
学校的管理活动要促进教师自身发展,通过教师发展性评价,既让教师感到了一定的压力,又激发了教师内在的动力,教师之间人际关系更加和谐,平时的教育教学更加尽责,形成了在教育教学教研工作中既你追我赶又互相帮助的可喜氛围。
【成果的价值意义和创新点】
本课题的价值意义在于突破传统教师评价模式,探索符合农村中小学教师实际更能促进素质教育全面发展的教师评价模式,全面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师的素质,从而使农村中小学教育事业得到快速健康的发展。
1.课题研究推动了学校的管理。
2.课题研究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
3.课题研究提升了学生的素质。
4.课题研究提高了学校的声誉。
本课题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
(一)评价目标着眼于教师发展
首先,评价目标具有发展性。
其次,评价目标注重专业准备。
再次,评价目标突出业务水平。
最后,评价目标强调学习精神。
(二)评价内容关注教师发展
评价以生活能力、健康水平、道德水准、个性品质、职业精神、专业准备、业务水平、学习精神等方面为评价内容,始终关注着教师的全面、持续发展。
(三)评价方式促进教师发展
首先,从评价对象上讲,从不同视角反映了对教师发展的要求。
其次,从评价角度上讲,从不同角度评价,促进教师发现不同的发展需要。
再次,从评价方法上讲,教师从不同的评价方法中明确自身发展的目标。
执笔人: 李晓波 电话:8294157 邮箱:sclxlxb@163.com
学校审核人:黄成礼 电话:8294157 邮箱:ytxxhcl@126.com
县教研室审核人: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微信扫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