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诗家情与思——中考古诗词鉴赏
泸县石半丁名师工作室(泸县四中胡平)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我国古代诗歌一向追求诗情画意,欣赏古代诗歌作品是一种美的享受,心灵的净化和心境的提升。在中考考场中如何让学生读懂诗家的情与思。
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说:第一考点追踪,第二读懂情思,第三命题探微,第四通关建议。
第一:考点追踪
(一)2021年四川各市古诗词鉴赏考查的情感类题目
地区 | 古诗词 | 考题 | 考点 |
绵阳 | 野菊 | 第二联中的“羞”字历来为人称道,"羞"字妙在何处?请简要赏析。 | 手法、情感 |
遂宁 | 晚次乐乡县 | 本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在抒情方式上与他的《登幽州台歌》有何不同? | 情感、手法 |
南充 |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 本词与《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同为苏轼谪居黄州时的作品,试分析两首词中作者的情感有何不同。 | 情感 |
广元 | 破阵子 | 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回答。 | 情感 |
成都 | 过摩诃池其二 | 下列哪个选项更符合“过摩诃池”的心境?请做出判断并结合全诗赏析。 | 情感 |
时间 | 古诗词 | 考题 | 考点 |
2021年 | 《早归》 | 赏析颈联中“笼”“影”两字的妙处。诗歌尾联写出了黄莺哪些特点?表达了诗人什么情感? | 炼字、情感 |
2020年 | 《宿翠微寺》 | 诗歌尾联采用了什么抒情方式?抒发了诗人什么情感? | 手法、情感 |
2019年 | 《长安旅夜》 | 请简要赏析预联中“独”“空”两字的妙处。 | 炼字、情感 |
2018年 | 《夏夜》 | 本诗抒发了诗人哪些情感?请简要回答。 | 情感 |
2017年 | 《早发》 | 诗歌尾联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诗人什么情感? | 手法、情感
|
(二) 泸州中考近五年古诗词鉴赏关于情感类考题
从这个表可以看出中考考题诗家的情与思必考。
诗歌的情与思有:思想感情一般 指诗歌的立意 “诗言志”、“诗缘情”指志向、抱负、愿望、情怀、思考等 唐诗重情,宋诗重理。
第二点 读懂情思
一、基础
(一)、解题目——把握情思的切口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题目往往对诗歌广泛丰富的内容有很明显的提示总括作用:有些题目显示事件、情感;有些题目交代写作目的和写作背景;有些题目点明中心。所以,有时抓住了题目,也就大体抓住了诗歌的基本内容。
题目中含有“思”“别”“送”“行”“咏”“怀”“登”“寄”“赠”“遇”“访”“题”等字的诗歌
如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题目交待了内容(送别)、时间、对象;张籍的《秋思》,题目点名了感情基调;贾岛的《题李凝幽居》,题目暗示了内容。杜甫的《月夜忆舍弟》,题目既交代了时间(月夜),又表明了情感(忆),再加上特殊的人物关系(舍弟),让我们未读诗句就已经明白了诗歌的情感主旨――思念。
鉴赏诗歌时我们要重视题目,尤其要重视标题中提挈全篇、精练传神的字词。如李白《春夜洛城闻笛》诗题中“闻笛”二字,杜甫的《春夜喜雨》诗题中的“喜”字。
(二)、知作者——洞察情思的窗口
“文如其人”,“诗言志”。每首诗词的问世都是作者情感的流露,都和作者当时所处的背景,和作者的性格密切相关。因此,要理解诗词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思想感情,就要了解作者的生平和所处的时代背景。其实,许多诗词所表达的主旨和思想感情都与作者的生平遭遇和所处的时代有关。我们要关注著名诗人的相关遭遇、境况,所处朝代国势、朝政。如介绍诗歌是作者被贬某地时所作,则要考虑是否有怀才不遇、报国思用等情感;如介绍作者常年旅居外地,则要考虑羁旅愁思、思乡怀人之情;如介绍作者是南宋诗人(或朝代已灭亡),则要考虑收复失地之心。
教材中学过的诗人和没有学过的。
学过的如:陶渊明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热爱自然、闲适自在的情趣。
李白浪漫飘逸,想象雄奇,怀才不遇、清高孤独等。
杜甫沉郁顿挫、自然亲朋民生疾苦、忧国忧民。
王维诗中有画,听觉意象、视觉意象,意趣禅意。
苏轼思家念亲、宦途失意、积极乐观,旷达豪放。
辛弃疾建功立业、收复失地,壮志未酬、抑郁愤懑。
没学过的注意:注释中提供了介绍和背景的诗人。
诗人生平经历、性格特点、创作诗歌时具体环境和事件的刺激。
(三)、读序注——掌握情思的钥匙
注释是最值得注意的内容,虽短短几字,却是出题人给你的暗示。有些介绍写作背景,那是在暗示诗词鉴赏中你本诗的思想内容或感情基调;有些是介绍相关诗句,那是在暗示你本诗的用典或寓意;有时介绍作者,那是在暗示你本诗的写作风格或主旨;还有些是解释诗中的生僻字句,那是在降低你阅读的难度。
如:
夏夜(韦庄)
傍水迁书榻,开襟纳夜凉。
星繁愁昼热,露重觉荷香。
蛙吹鸣还息,蛛罗灭又光。
正吟秋兴赋,桐景下西墙。
注:秋义赋,即西普文学家潘岳的代表作《秋兴赋》。潘岳32岁时,是太尉府的属员兼任虎贲中郎将,又在散骑官署内寄居值班,早起晚睡,难得一刻安宁,有感而作此赋。
本诗抒发了诗人哪些情感?请简要回答。(4分)
答案:(1)白天暑热带给诗人的烦闷和焦躁; (1分) (2) 夏夜纳凉时的舒畅和惬意;(1分) (3)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对田园生活的向往。(2分)
(四)译诗句——打开情思的大门
译出表层含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景物
译出深层含义:形象、氛围
思想、情感、态度、观点
①语序的颠倒——声律和修辞上的特殊需要,更出于诗歌语言新奇,古人写诗经常改变语序。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浣女归竹喧,渔舟下莲动。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晴川汉阳树历历,鹦鹉洲芳草萋萋。
②成分省略——省略使诗句紧缩、精炼、符合格律要求。因此诗歌意思具有伸缩性和跳跃性,增加理解的难度。
(我)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省主语)
曲径通幽处,禅房(藏于)花木深。(省谓语)
岐王宅里寻常见(李龟年),崔九堂前几度闻(他的歌声)。(省宾语)
③意象组合——词与词之间,意象与意象之间可以直接拼合,甚至省略起连接作用的词。
南宋陆游的《书愤·其一》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一艘艘大船在漆黑飘雪的晚上,向瓜洲驶进,秋风瑟瑟,雄壮的兵马在大散关里严阵以待。直接罗列景物,烘托出战前的紧张气氛。
(连缀意象)
二、进阶
(一)觅情语——观照情思的镜子
诗歌抒情方式有两种,“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找到诗中的抒情句、主旨句、写景句、分析诗人感情。
宿翠微寺(唐 马戴)
处处松阴满,樵开一径通。
鸟归云壑静,僧语石楼空。
积翠含微月,遥泉韵细风。
经行心不厌,忆在故山中。
(2020泸州中考)
诗歌尾联采用了什么抒情方式?抒发了诗人什么情感? (4分)
答案:直抒胸臆,或直接抒情: (2分)抒发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2分)
(二)悟意象——抒发情思的载体
古诗词中,作者常常通过选取特定的客观物象(如山川草木等等)来表达内心独特的感受,这些客观物象我们称为“意象”,它是作者内在思想情感与外在客观物象的统一。作者对意象的选取与描绘,是其主观情感的流露。我们鉴赏古诗词时就要留心诗词中出现的意象,抓住意象的特点,揣摩意象的含义,从而理解作品的内容。
在我国古典诗词漫长的历程中,形成了很多传统的意象,它们的象征意义基本是固定的,也往往寄托着特定的情感。如果我们熟悉这些意象,会对解读诗歌带来很大帮助。如月亮(思乡、思亲;人生的园满、缺憾;幽静、美好)、杨柳(离别、留恋、伤感、春天的美好)、菊花(高洁、隐逸)、梧桐(凄凉悲伤)、浮云(漂泊)、杜鹃(凄凉、哀伤)、鹧鸪(旅途艰险、离愁别绪)、寒蝉(悲凉)、鸿雁(思乡怀亲之情、羁旅伤感、指代书信)等。
所以要想准确理解古诗,就有必要在平常的学习中注意认识并积累传统意象。
(三)辨题材——解读情思的方向
古代诗词按思想内容可分为山水田园诗、怀古咏史诗、边塞诗、离别诗、咏物诗、闺怨诗等类别。每一类题材都有较固定的思想情感。常见的思想感情有:忧国忧民、建功报国、怀古伤今、蔑视权贵、愤世嫉俗、怀才不遇、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登高览胜、惜春悲秋、思乡怀人、长亭送别、思乡念亲、相知相思、别恨离愁……
鉴赏古诗词,我们可以从题材类别入手把握情感主旨。
如孟浩然的《送杜十四之江南》:“荆吴相接水为乡,君去春江正渺茫。日暮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题目和内容都提示了我们,这是一首送别诗,表达了作者惜别哀伤之情。
(四)析典故——探寻情思的幽径
古代诗人创作时,有时借助一些典故来表现广泛而深刻的主题。如用典就是辛弃疾词的一大特色。典故是指诗词中引用的古代故事和有来历出处的词语。用典可收到言简意丰、耐人寻味的效果,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如果我们关注这些典故,了解这些典故,对解读作者的心境、情感、作品的内涵意蕴是很有帮助的。典故有正用和反用两种,正用就是取典故的原来意义入诗词;反用则在诗词中反用原典的意义。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中华典故浩如烟海,这就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一定要注意尽可能多地掌握。例如,“司马青衫”、“豆蔻词工”、“封狼居胥”、“关河”、“三山”、“楼兰”等。
(五)理章法——紧扣情思的脉络
“起”定基调——交代人、时、地、事、环境;渲染气氛、烘托感情;统领全篇、设置线索、照应题目等。
“承”“起”续境——“承”句与“起”句语意接近,是起句的延续和深化。互为因果、承接、补充关系。
“转”开生面——“转”,指结构上的转折,往往体现为由物及人、由景及情、由事及理的思路转换。作者的思路,情感脉络,皆在于此。
妙“合”主旨——结束语,总结、了结,收束之意,把扯远了的话题收回来。明结——直接抒情、言志、阐理;暗结——以景结情,含蓄委婉,耐人寻味。
“起”——明点、暗示——情
“承”——正衬、反衬——情
“转”——突出、铺垫——情
“合”——直抒、间抒——情
第三:命题探微
一、“情感概括式”提问:
设题方式一般为“这首诗抒发了怎样的情感”或“抒发了哪些情感”。抒发的是单一情感,还是复杂情感。
二、“情感探究式” 提问:
包括炼字+情感,手法+情感,意象+情感,内容+情感
例:山中(泸州2016)
宋 秘演
结茅临水石,淡寂益闲吟。
久雨寒蝉少,空山落叶深。
危楼乘月上,远寺听钟寻。
昨得江僧信,期来此息心。
请简要回答全诗表达了作者哪几种感情。
答案:
①对善终美好景物的喜爱之情;
②游山时闲适自在的情感;
③平复心 中杂念后的喜悦之情;
④字里行间也流露出了淡淡的孤独之情。
第四:通关建议
回归教材 增强积累 表诉规范 使用术语 紧扣诗句 要点齐全 适当练题 形成能力。
附:
诗歌中常见感情
忧国忧民、怀古伤今、愤世嫉俗、怀才不遇、报国无门、惜春悲秋、离愁别恨、时光易逝、忆友怀旧、思家念亲、寄情山水、归隐田园、贬官谪居、黑暗官场、热爱自然、闲情逸致、咏物悼亡、羁旅闺怨等
情感基调术语
惆怅、伤感、忧愁、愁苦、悲伤、悲痛、哀怨、激愤、悲愤、愤懑、烦闷、苦闷、孤独、寂寞、孤寂;旷达、洒脱、乐观、恬淡、淡泊、闲适、悠然、焦急、急切、思念、欢乐、欣喜、向往、热爱、仰慕、同情、憎恶等
答题模板: 用了……手法,通过……描写(叙述、回忆),表达了/抒发了……情感(或志向),具有……的表达效果。
掌握诗家的情与思,一定能决胜中考。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微信扫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