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古典文学名著教学方法例谈
--------以长篇古典小说《红楼梦》为例
泸县石半丁名师工作室 田秀利
老师们好,中国古典文学名著是中国文学史上闪烁着灿烂光辉的经典作品,是文学宝库中令人瞩目的瑰宝。有诗歌、散文、小说、戏剧以及辞赋民间神话等多种形式,选入高中必修选修教材的古典文学名著占据了课文篇目的极大一部分,其中,古典小说名著有导读《红楼梦》《三国演义》,节选其上的课文有《林黛玉进贾府》和《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今天,我以《红楼梦》为例来谈谈一些教法,不对之处,请大家批评指正。
一、学生阅读《红梦》的情况
1.毫无兴趣,一无所知。
在文化多元的现代社会,虽然我们的学生大都来源于农村,但也可以通过各种渠道接触到多样的文化碎片,他们时不时冒出的“二次元”语言让人一头雾水,只能感慨他们的世界我不太懂。对于《红梦》这样有难度的古典小说,根本不在他们的阅读书单之内。就我所教过的班级来看,贾宝玉是男是女都不清楚的学生不是一个两个。
2.有阅读愿望,但读不懂。
这部分学生有比较强烈的阅读愿望,但由于《红楼梦》本身的深刻性,他们现有的能力无法理解,读不懂,阅读起来由巨大的障碍。我的学生就给我发信息说,老师,我硬是读不懂啊,不知道在写什么,看着看着就要打瞌睡。此外,高考的压力,繁重的学习任务也让他们对这种大部头无可奈何。
二、教学上的一些方法
1.提前布置阅读任务,倡导“囫囵吞枣”式阅读。
《红楼梦》导读在必修三,故可以在高一下期结束时候就布置学生暑假阅读任务。由于作品太大,并不一定要求他们读完或完成前80回,只要求他们每周完成 四回,上不封顶。读不懂的地方不必纠结,可以囫囵吞枣, 凡是对自己构成阅读障碍的地方,比如诗词、器物、场景…等都可以跳过,只了解情节大概。
2.检查督促,“压力”帮助学生主动或破动阅读。
有任务而不检查,对我们的部分学生说,等于没任务,所以督促检查,给学生一些小压力,才能让他们完成任务。
(1)小组长负责制
以班级小组为单位,培养好小组长,由他们具体来检查。小组成员每周向小组长 QQ 或微伺上交本周阅读的内容,含回目、该回目里出场的人物2—3人,并按何人做何事或发生何事的要素简要概括本回情节。对未按时或未按要求上交的同学予以提醒,仍禾完成的将名字交个课代表统计处理。
(2)教师检查
学生需要完成读书笔记和人物评论3—5篇,返校后,课代表收齐交我处检查。
3.课堂阅读交流分享
(1)认可鼓励
教师首先要认可鼓励一部分认真的同学,对一些读书笔记和评论做得好的学生一定要大张旗鼓的表扬,例如(见 PPT )。让他们上台朗读自己的作业或现场交流对人物、情节等方面的一些见解。
(2)分享交流阅读中的不解和困惑
教师鼓励他们把在阅读过程中遇到的大小疑问统统提出来,小到字音字形都可以提。如果学生买在提不出来问题,老师就可以提一些问题出来引逗他们。比如如何看待“护官符”里提到的四大家族里薛家真正的社会地位、林黛玉进贾府后,为什么大舅舅贾赦明明在家也不出来见她?这个时候,只提问题,不做讨论也不做解答。
4.名著导读课
(1)释疑、激趣
这堂课除了要讲清楚《红楼梦》前5回的内容以及在整本书中的作用外,
我认为更重要的是解答疑惑,交流看法,同时激发学生兴趣。因此,我们可以对上节课提出的一些问题展开深入的探讨,比如,薛家的社会地位究竟如何,是不是像大家想象的那么高大上,曹雪芹究竟暗示了什么?
我们从薛蟠的“蟠”字谐音入手深入,“蟠”者,“攀”也,其实薛家只是封建时代官商勾结的产物,一个游走于贵族阶层依靠有权势的亲戚庇佑的地方黑恶势力。
此外,作品当中的判词、词曲都可以选择一二跟同学们讲讲,让他们理解曹雪芹高超的隐喻艺术。
(2)指向考试
当然,我们绝不能把课上成红楼梦研究课,这个显然不是我们的教学主方向,也是我的能力不能达到的。对我们的学生而言,最主要还是要考试,要高考,所以我的名著导读课也必须指向考试。我们可以结合泸州市每年期末联考卷和高考
试题给学生做一些解读,或者做一些练习,此处不在赘述。
三、几句不算题外的话
我教初中语文12年,教高中语文13年,现在关于语文的各种改革从未停歇,但我个人还是觉得怎么改应试的实质都没改,语文的本质是什么,我不敢说,其实我不太明白。我只觉的,作为语文老师,除了考试,我们可不可以多给学生一些什么,比如世间百态,比如四季自然,比如人生价值,道德观,我觉得我们老祖先留下来的很多经典,真的是好东西,对优秀的古典文学作品,我们语文老师真的可以多动一些心思。我们这一代人已经老了,思维已经不大跟得上这个时代这个社会了,希望我们年轻的同行们多多探索,也非常希望能有向你们学习的更多的机会。谢谢大家!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微信扫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