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瑟》练习题
1、文学常识:
⑴李商隐,字 义山 ,号 玉谿生 、樊南生,晚唐著名诗人。他和杜牧合称 “ 小李杜 ”,与 温庭筠 合称为“温李”。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写得缠绵悱恻,为人传诵,但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他一生大约创作了六百多首诗,作品集有 《 李义山诗集 》 。
(2)李商隐名句集锦:
相见时难别亦难, 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 蜡炬成灰泪始干。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春心莫共花争发, 一寸相思一寸灰。
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
夕阳无限好, 只是近黄昏。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桐花万里关山路, 雏凤清于老凤声
2.李商隐的诗作晦涩难懂,诗意朦胧,其中一个重要原因便是作者在诗中大量地用典,下列诗句中没有用典的一项是( )
A.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
B.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
C.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D.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
答案:B 解析:这两句虽有史实,但这是本诗吟咏的内容,不是用典。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锦瑟无端五十弦
无端:没有来由地,无缘无故地。
B.一弦一柱思华年
华年:青春年华,这里指一生。
C.海外徒闻更九州
徒:空。
D.如何四纪为天子
四纪:四十年。
答案:D 解析:“四纪”为四十八年,古代以木星绕日一周(十二年)为一纪。
4.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有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
A.锦瑟无端五十弦
B.庄生晓梦迷蝴蝶
C.沧海月明珠有泪
D.当时七夕笑牵牛
答案:B 解析:“梦”为名词活用作动词,做梦。
5.有关下列诗句的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
A.他生未卜此生休:在另一世界无法卜知这一世界的欢乐。
B.庄生晓梦迷蝴蝶:此句用庄子梦为蝴蝶不辨物我的典故,写琴声之如梦似幻,令人迷惘,琴声的这种境界也是作者如梦似幻的身世的象征。
C.沧海月明珠有泪:此句用了海底鲛人眼泪变明珠的传说,托寓自己的才能不被世用的悲哀。
D.无复鸡人报晓筹:是说唐玄宗在被迫西逃入川的路上,再也听不到往日宫中鸡人报晓的声音了。
答案:A 解析:此句意思为不管来生怎样,今生的夫妻缘分已经断绝了。
二、阅读鉴赏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6~7题。
端 居①
李商隐
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②。
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
注:①端居:闲居。②素秋:秋天的代称。
6.这首诗第二句中的“敌”可否换成“对”或其他词?请简述理由。
7.这首诗的三、四两句在艺术手法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
6.参考答案:不能换成“对”或其他词。用“敌”字不仅突出“空床”与“素秋”默默相对的寂寥清冷的氛围,而且表现出空床独寝的人无法承受“素秋”的清冷凄凉的情状,抒发了诗人心灵深处难以言状的凄怆之情。用“对”或其他词难以收到这种表达效果。(如果认为用“对”或其他词好,言之成理也可)
解析:《端居》是作者滞留异乡,思念妻子之作。“端居”,即闲居之意。首句所写是诗人在盼远方来信不至,觅归梦而不成的情况下,从心灵深处发出的一声长长叹息,怅然若失。次句写醒后寂寥凄寒的感受,“敌”字表现出空床独寝的人无法承受“素秋”的清寥凄寒意境,而又不得不承受的那种难以言状的心灵深处的凄怆。
7.参考答案:在艺术手法上,第三、四句的最大特点是借景抒情。诗人借助对“青苔”“红树”以及“雨”景、“月”色的描写,赋予客观景物以浓厚的主观色彩,营造出了冷寂、凄清的氛围,表达了悲愁、孤寂和思亲的情感。(从其他角度回答,如互文手法,言之成理也可)
解析:三、四两句从室内的“空床”移向室外的“青苔”“红树”,移情入景,使客观景物人性化,带上浓厚的主观色彩。
8.类文欣赏
安定城楼
李商隐迢递高城百尺楼,绿杨枝外尽汀洲。
贾生年少虚垂涕,王粲春来更远游。
永忆江湖归白发,欲回天地入扁舟。
不知腐鼠成滋味,猜意鹓竟未休。
赏析:诗人登临感怀,抒写了忧愤国事的情怀和成就功业的抱负,对排斥异己的朋党势力表示莫大的蔑视。
首联描绘安定城楼的威武和郊外的宜人春光,衬托出诗人在王茂元府中做乘龙快婿的舒畅心绪。颔联诗人以王粲自比,暗暗庆幸自己比不谙世事的贾谊幸运,不仅获得了王茂元的信任,又得到了娇媚可人的妻子。此联两典既形成对比,又多了一层因果关系。没有“垂涕”也就不会有“远游”之举了,诗人用典灵活妥帖,可见一斑。颈联用范蠡功成身退的史实寄托自己对建功立业后退隐江湖的向往。然而宏词未中,功业何在?因为与王氏的联姻,以令狐绹为代表的牛党中人已在四处制造舆论,中伤诗人。诗人怨愤之余,在尾联中用了庄子见惠子所言鹓 不食腐鼠的典故,痛斥了整日为着功名利禄团团打转的小人们。
本篇写于开成三年(838),诗人时年26岁,将婚情与对党争的不满交错写来,内中回荡着面对矛盾无法统一的苦闷心情。
9轻松练笔
从小学到初中,再到高中,从课内到课外,你读过李商隐的哪些诗?请以“我所知道的李商隐”为话题,写一篇短文。
写作提示:写作这篇短文,不能架空分析,而应紧密结合李商隐其人及其生活的时代,以事实为依据,分析他的思想、感情、诗风,把一个真实的李商隐推到读者面前,仿佛触手可及。
示例:
我对于李商隐的琐思
“手执一卷古书,轻吟着其中的字句,独步于滔滔的黄河岸边,任北风吹起他那青色的发带……”
在我的感觉中,李商隐就该是这个样子的。
他的诗文,正如他所处的时代,没有王勃般华美的辞藻,更没有李白式的清新飘逸,有的,只是无尽的感伤。大唐帝国已经日薄西山,江河日下了,他“欲回天地”拯危济世的宏伟理想已经没有可以施展的舞台了。他成了又一位郁郁而终生不得志的诗人。当然,也许正是他的抑郁才造就了他那么多伟大的诗篇。
爱情,成了商隐诗中最重要的主题,而一生四次的爱情却如此艰难,更增添了李商隐一生的悲苦。爱情的本质,究竟如烈火猛烈,一燃即尽,还应似江水不断,天长地久?婚姻究竟是对爱情的承诺,还是该留下无尽的遗憾?爱情最完美的时候,是抓在手中诚惶诚恐,还是存在于失去时的无限思念?爱情难道这样不可靠?爱得轰烈,到头来又如水般清,爱得冷静,却总是擦肩而过。李商隐一生所求,终成水中月,镜中花,只留下哀怨千古的歌吟,在一片岑寂中,冷中凝香,幽幽飘来……
李商隐一生,命运乖戾,怀才不遇,在时代的倾轧下,无法大声呐喊,于寂寞和困苦中,只能尝试去和自己对话,把自己不遇的悲哀写于幽怨之中,把自己的千千心结,尽藏在那呕心沥血的诗里。对爱的执著,虽造就了低回再三的震悚,但终究仍在自我的困境中徘徊。凝练的文字,奏出凄美的音调;含蓄的语言,表达了深切的情感,不过却显现出一种残缺的美丽。但诗人那种热切的入世情怀,没落的时代感伤,注入瑰丽诗境的凄凉,都是字字血泪,当是无法磨灭的。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微信扫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