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县五中高2019级高考适应性考试一变式训练
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冬奥会期间,北京PM2.5平均浓度为36微克/立方米,其中有几天PM2.5浓度低至个位数,创造了有PM2.5监测以来的最好水平,兑现了中国申办冬奥会时的庄重承诺。为此,《瞭望》新闻周刊记者日前专访了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朱彤院士。
身处北京,放眼全国,你看到的大气污染治理有哪些显著变化?
朱彤:近十年,北京市集中开展大气污染治理,实现了大气主要污染物浓度持续下降。从2013年的年均值90微克/立方米,再到去年的33微克/立方米。2021年,空气优良天数达到288天,相比2013年多了将近四个月蓝天。
监测数据显示,冬奥会期间,京津冀三地PM2.5平均浓度同比下降40%以上,周边地区同比下降30%以上。特别是2月4日冬奥会开幕式当天,北京市PM2.5日均浓度低至5微克/立方米。
北京的变化是我国空气质量改善的缩影。自2013年以来,我国将京津冀及周边地区作为国家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持续开展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加快推进区域产业、能源、运输结构调整,大气污染治理取得明显成效。
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经济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各方面建设带来的能源消耗、污染排放不可避免。与此同时,作为全球最大的能源生产消费国,我国钢产量、水泥产量都是巨量的,治理大气污染面临挑战。
你是北京空气污染治理的亲历者和参与者,回头看走过的路,有哪些重要经验值得总结?
朱彤:应该说2008年北京奥运会为北京市大气污染治理提供了重要契机。当时,为了解空气污染如何跨省输送,我们团队负责的《区域污染大型综合观测》课题组发起、组织协调了200名左右国内外研究人员,合作开展了相关研究。通过建立一个涵盖六个省份的监测网,获取了北京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物输送及污染物形成的三维观测数据,还通过分析控制区域输送和转化的重要物理化学过程,量化了区域污染物输送对北京空气质量的影响。观测证明,空气污染存在不同区域之间的输送,治理北京的空气污染需要区域协同推进。
2008年北京奥运会之前,为确保北京奥运会空气质量达标,经国务院批准,环境保护部与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山东6省(区、市)以及各协办城市建立了大气污染区域联防联控机制,实行统一规划、统一治理、统一监管,使奥运会和残奥会期间,北京市空气质量达标率为100%。这个机制后来得以保留,成为区域空气治理的重要经验。
近年来,有关部门通过“煤改气”、“煤改电”、机动车限号,减少农村秸秆燃烧和工业源排放等多种方式,让北京周边以及京津冀的空气污染源得到了有效治理。
我国污染治理实践对世界有何贡献?
朱彤:面对严峻的污染治理形势,我国逐步建立了从局部到区域的空气质量模型,对于排放源、化学反应和气象条件的研究也有一定积累,可以用于模拟空气污染的形成过程,像天气预报一样预测空气污染。
从数据来说,我国大气污染治理的效率在全球史无前例,这得益于我国能实现从环境政策、能源政策、污染末端治理等多方面发力,找到高效治理大气污染的良策。
一方面,坚持基础研究先行。早在20世纪90年代,我国就率先研究PM2.5,比世界卫生组织2005年将PM2.5纳入空气质量指导值还早。北京大学唐孝炎院士在1997年就提出大气复合污染的概念,为揭示中国大气污染成因、开展针对性治理提供了重要思路。目前我国大气污染治理的相关研究质量快速提升,已和国际上的研究基本同步,有一些领域还走在前沿。
另一方面,国家采取强有力行动将政策落地。2012年2月,我国发布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新标准增加了PM2.5检测指标;2013年9月,国务院印发了《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明确提出到2017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可吸入颗粒物浓度比2012年下降10%以上。
大气污染对健康的危害目前有哪些研究进展?
朱彤:研究数据表明,全球20%左右的过早死亡与环境污染有关。
我们现在更大的责任是研究污染和健康的关系,在全社会对这一问题关注之前做一些有效的基础和前沿研究,努力降低污染对人们身心健康的影响。
人的心血管系统、内分泌、免疫、神经系统等方方面面都会受到不良环境的影响。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的研究团队曾和北京大学医院合作,完成了对120名受试者总计589人次的健康随访,发现空气污染对先天性心脏病、先天畸形等人群有很大影响,对年轻人的生育率也有影响。同时一些有基础性疾病人群对空气污染更加易感。
(摘编自 《如何让大气治理更上层楼——专访中国科学院院士朱彤》,《瞭望》 2022.04.06)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与2013年相比,2021年北京市大气主要污染物浓度年均值从90微克/立方米下降到了33微克/立方米,空气优良天数增加近四个月。
B.为了解空气污染如何跨省输送,朱彤团队负责的课题组量化了区域污染物输送对北京空气质量的影响,为北京大气治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C.我国为世界污染治理做出的贡献之一是建立了从局部到区域的空气质量模型,可模拟空气污染形成过程,使空气污染像天气一样得到预测。
D.唐孝炎院士提出的大气复合污染概念,为大气污染成因分析和针对性治理提供了重要思路,使我国大气污染治理研究走在了国际前沿。
2.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冬奥会期间,京津冀及周边地区PM2.5平均浓度同比有了大幅度下降,开幕式当天北京的PM2.5日均浓度更是低至5微克/立方米。
B.为确保北京冬奥会空气质量达标,环境保护部与多个城市建立了大气污染区域联防联控机制,效果显著,为区域空气治理提供了经验。
C.国家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将各项空气治理政策落到实处的同时坚持基础研究,是我国大气污染治理效率在全球史无前例的重要原因。
D.大气污染严重危害身心健康,会引发多种疾病,已导致全球约20%的人过早死亡,因此进行有效的基础性和前沿性研究势在必行。
3.某中度污染城市把 PM2.5年平均浓度降至50微克/立方米作为“十四五”奋斗目标,请根据材料,为该市拟写几条具体建议。(6分)
泸县五中高2019级高考适应性考试一变式训练答案
1.(3分)D 【解析】原文没有关于“唐孝炎院士提出的大气复合污染概念”和“使我国大气污染治理研究走在了国际前沿”之间必然关系的阐述,且原文为“已和国际上的研究基本同步,有一些领域还走在前沿。”
2. (3分)A【解析】B项, “为确保北京冬季奥运会空气质量达标”有误,原文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之前”;C项,“国家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将各项空气治理政策落到实处的同时坚持基础研究”有误,原文是“一方面坚持基础研究先行”;D项“已导致全球约20%的人过早死亡”有误,原文“全球20%左右的过早死亡与环境污染有关”。
3.(6分)
①制定政策,严格执行污染物排放标准,减少机动车尾气、农村秸秆燃烧和工业源排放等。
②升级工业结构和能源结构,逐步淘汰高耗能高污染产业,加快产业升级与调整。
③重视区域的联合污染控制,与周边城市联合制定共同应对大气污染的系统性解决方案。
【评分意见】6分,每点2分,大意对即可。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微信扫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