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练习题
《静女》《涉江采芙蓉》《虞美人》《鹊桥仙》
一、单选题每题3分
1.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叙述,错误的一项是( )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被儒家列为五部经典著作之首。
B.《诗经》中的诗歌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风”又叫“国风”共有15国风,160篇。大都是劳动人民创作的民间歌谣:“雅”分为大雅、小雅,共105篇,大多为周代宫廷乐曲歌辞:“颂”分为周颂、鲁颂、商颂,多为周天子及诸侯们祭礼时的乐歌,共40篇。
C《诗经》反映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社会生活,共305篇,古时也称为“诗三百”。其创作方法基本上是现实主义的。
D.《诗经》中都是四言诗,普遍采用赋、比、兴的表现手法
2.下列各项中划线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静女其娈:面目姣好。 B.俟我于城隅:等待。
C.自牧归荑:归还。 D.洵美且异:确实,诚然。
3.选出对《静女》一诗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静女》是一首赋体诗,它运用“直陈其事”的手法,采用三章连唱的形式来叙写故事,感情回环往复,内容富于变化,充分体现了民族的特色。
B.本诗以生动的语言,风趣的细节,表现了一对男女青年热恋中的情趣,人物神形毕现,呼之欲出。
C.“说怿女美”、“匪女之为美”这两句借物抒情,双关手法,表面上男青年是在赞美姑娘馈赠给他的信物,实则表达了他对姑娘挚爱之情。
D.“自牧归荑,洵美且异”用借代的手法,以初生荑草白而柔嫩的特点,象征爱情的真诚和纯美。
4.下列对涉江采芙蓉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这两句是说,女主人公在江中泽畔采集了鲜艳的荷花,又摘取了芬芳的兰草。诗歌就这样在愉快欢乐的气氛中起笔,让人顿感主人公形象雅洁,心情愉快美好。
B.“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这两句是说,采了花要送给谁呢?我朝思暮想的心上人远在天边。这两句自问自答,感情陡然一转,由欢乐转为悲哀。这是一句深沉的疑问,一声无奈的叹息。
C.“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这两句是说,两个心心相印的人啊,永远异地相思,只有忧伤陪伴他们终老。写出了一对长久分别的有情人,从眼前想到此后的生涯,更深的担忧涌上心头。
D.此诗借助思妇采集芙蓉来表达对丈夫的思念之情,深刻地反映了思妇的现实生活与精神生活的痛苦,而丈夫则远离而不知,表达了妻子对丈夫的深情。
5.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春花秋月何时了 了:了结,终止 B.雕栏玉砌应犹在 犹:如同
C.只是朱颜改 只是:口气较轻的转折语 D.问君能有几多愁 愁:忧虑
6.下列对《鹊桥仙》(纤云弄巧)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诗虽然“因袭”了欢娱苦短的传统主题,但却独出机杼,立意高远,跳出了格调哀伤、凄楚的传统窠臼,堪称词中佳品。
B上片写佳期相会的盛况,下片抒依依惜别之情,整首词表达了作者超凡脱俗的爱情观:只要情比金坚,哪怕聚少离多。
C.本词笔触轻盈,将抒情、写景、议论融为一体,意境新颖,设想奇特,独辟蹊径,语言自然流畅而又婉转蕴藉,余味隽永。
D.本词将“牛郎织女”传说赋予新意,变有情人之间离别时的痛苦为快乐,认为不管是朝朝暮暮还是聚少离多都值得珍惜。
二、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下列小题。
诗经·桃夭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之子于归①,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②其实。
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③。
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注】①归:出嫁。②(fén):草木果实繁盛硕大的样子。 ③蓁蓁(zhēn):草木茂盛的样子。
7.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诗第一章以鲜艳的桃花比喻新娘的年轻娇媚。诗中既写景又写人,情景交融,烘托了一股欢乐热烈的气氛。
B.本诗第二章则是表示对婚后的祝愿。桃花开后,自然结果。诗人说它的果子结得又肥又大,此乃象征着新娘早生贵子,养个白白胖胖的娃娃。
C.第三章以桃叶的茂盛祝愿新娘家庭兴旺发达。以桃树枝叶的茂密成荫,来象征新嫁娘婚后生活的美满幸福,堪称最美的比喻、最好的颂辞。
D.本诗语言极为优美,又极为精练。章法结构上采用反复手法,章与章句型重复,字面也大体相同,具有一咏三叹之妙。
8.请从比兴手法运用的角度赏析全诗。
高一语文限训答案
《静女》《涉江采芙蓉》《虞美人》《鹊桥仙》
一、单选题每题3分
1.D 【解析】“都是四言诗”错,太过于绝对。
2.C 【解析】 C项,“自牧归荑”意思是静女从郊野回来,采了白茅草送我。句中的“归”通“馈”,赠送。
3.D 【解析】“用借代的手法”错 。
4.D 【解析】D.“而丈夫则远离而不知,表达了妻子对丈夫的深情”错误,根据诗句“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可知,丈夫身在远方,也同样思念着家乡,并非“远离而不知”,这首诗表达的是妻子和丈夫互相思念。故选D。
5.A【解析】B项,“雕栏玉砌应犹在”意思是精雕细刻的栏杆、玉石砌成的台阶应该还在,所以“犹”应解释为“还”;
C项,“只是朱颜改”意思是只是所怀念的人已衰老,因而“只是”在词中是叹惋口气;
D项,“问君能有几多愁”意思是要问“我”心中有多少哀愁,“愁”应解释为悲愁。
故选A。
6. D. 【解析】D项中“变有情人之间离别的痛苦为快乐,认为不管是朝朝暮暮还是聚少离多都值得珍惜”赏析有误,词中“飞星传恨”“忍顾鹊桥归路”,离别不可能欢乐,更不是作者的“新意”。
7.D
8.本诗以“桃之夭夭”起兴,通过铺垫和渲染,真挚地表达了对新娘的赞美和祝福。以桃设比,通过对桃花、桃实、桃叶的描写,在赞美新娘美丽贤淑的同时,从不同的角度祝福新娘婚后夫妻和睦、家族兴旺。联想巧妙,形象鲜明,意趣盎然。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微信扫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