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书传情达意
——《谏逐客书》《与妻书》群文阅读教案
教学目标:
1.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理清文章的思路。
2. 明确文体特征,品味两篇文章的语言艺术魅力,揣摩字里行间蕴含的真挚感情。
3.理解李斯的靓谏方式;学习林觉民的光辉思想和高尚情操。
教学重点:
分析课文结构、论证方法及语言特点;理解课文的艺术特色。
教学难点:
理解《谏逐客书》所用的靓谏方式,了解李斯让嬴政改变初衷所使用的“攻心术”;品味《与妻书》语言魅力,揣摩字里行间蕴含的深邃思想和真挚的感情,并传承优秀的文化精神。
一、课堂导入
假如你想给他人表达自己的情意或见解时,会采用什么方式?书信往来,是人们远在异地或因某种需要而经常采用的一种书面交流的常见形式。有一些书信与历史的洪流相沉浮,常常成为历史的见证,甚至影响历史的发展。必修下册第五单元11课,李斯的《谏逐客书》与林觉民的《与妻书》,均以“书”为名,两文写在不同的特殊时期,给予特别的对象,皆是名篇,颇具文学魅力,鲁迅曾对李斯的《谏逐客书》赞誉有加:“秦之文章,李斯一人而已”。而《与妻书》素有“民国最美情书”之称,这一节课我们就从不同角度一起来学习研究这两封著名的书信,去领略不同的文辞之美、文意之切!
二、教学流程
学习活动一:回顾两封书信内容,完成“文意梳理表”
《谏逐客书》 | 《与妻书》 | |
内容概括一 | 史证客卿之功 | 解释赴死之因 |
内容概括二 | 物喻逐客之昏 | 追忆往日三事 |
内容概括三 | 再论逐客之弊 | 再论赴死之愿 |
内容概括四 …… | 总说逐客之过 | 安慰“孀妻”之切 |
学习活动二:比较两封书信的不同,完成下列表格
从某种意义讲两文都是书信,都有明确的写作对象、目的,均具有以书传情达意的交际语境的特色。西南大学的荣维东教授提出“交际语境”理论。荣教授认为,交际语境包括角色、读者、目的、体式、语言这五个要素。那我们通过第二个表格内容的梳理来进一步比较两封书信的不同之处。
《谏逐客书》 | 《与妻书》 | |
作者身份 | 李斯(秦国客卿,当时也在被驱逐之列) | 林觉民(“广州起义”的革命义士) |
写作对象 | 秦王 | 爱妻 |
信件类型 | 奏疏(臣子写给帝王的奏折) | 家信(丈夫写给妻子的遗书) |
写作目的 | 劝谏,取消“逐客令” | “吾至爱汝”又“忍舍汝而死”的原因 |
表达方式 | 议论为主 | 抒情为主 |
语体特色 | 书面语体 | 口语语体 |
小组活动三:品读两封书信,鉴赏艺术特色
通过对比阅读,我们对文意有了更清晰、深入的理解,这一篇奏章,一篇家书,你有被它的文字打动吗?但不管怎样,李斯的《谏逐客书》最终是打动了最直接的阅读对象秦王,李斯上疏之后,“秦王乃除逐客之令,复李斯官,卒用其计谋”。而《与妻书》则以民国最美情书,感动了一代又一代的人。那这两文的成功之处分别表现在哪些方面?请大家小组活动品读本文的写作特色。
艺术特色 | |
《谏逐客书》
| 立论有高度,顺情入机 进谏讲角度,曲尽其妙 ——举例、铺排、比喻等多种论证方法 言说酌尺度,轻重得体 |
《与妻书》
| 以情见长,兼及记叙、议论 ——其情深挚,其理服人 多种修辞,富有感情色彩的词语 ——用典、对比等 |
探究活动四:深研两封书信,寻得精神启示
《谏逐客书》和《与妻书》在精神上也给予我们重要启示。思考:作者所处的时代有什么特点?作者看到了哪些社会现象和问题? 体现了作者哪些深邃的思想?
作者 | 时代 | 认识 | 思想特点 |
李斯 | 天下归秦 | 人才资源的重要性 | 瞻前顾后:李斯在天下归秦的历史大势中,也透彻地看出六国尚有余力,秦国应继续广占人才资源,不能自乱阵脚的当前形势。堪称最伟大的国家战略。“人才储备战略”至今依旧就有其重大意义。这种战略眼光、这种瞻前顾后的思想之宽度值得我们去学习。 |
林觉民 | 清末内忧外患 | 只有革命反抗才能改变现实
| 洞察世事:林觉民对妻子分析“今日事势”中,我们看到他对清朝末年内忧外患,积贫积弱之国必须有人起来革命,才能避免举国皆为死地、人人面临绝境的惨祸的社会现实有着清楚的认识。 |
拓展活动五:思时代现实,获理想抱负
而身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我们,与李斯、林觉民的时代已经完全不同。结合以下材料,说说:我们的时代有哪些具体特点?有哪些时代楷模、时代奋斗者身上的哪些精神品质值得我们学习、借鉴?面对这样的社会,需要具有怎样的抱负?
材料一:《青年奋斗者》
材料二:习近平《给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空间站建造青年团队的回信》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空间站建造青年团队的同志们:
你们好!读了来信,我想起了9年前在你们那里同青年科研人员交流的情景。9年来,从天宫、北斗、嫦娥到天和、天问、羲和,中国航天不断创造新的历史,一大批航天青年挑大梁、担重任,展现了新时代中国青年奋发进取的精神风貌。
建设航天强国要靠一代代人接续奋斗。希望广大航天青年弘扬“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勇于创新突破,在逐梦太空的征途上发出青春的夺目光彩,为我国航天科技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再立新功。
在五四青年节到来之际,我向你们并向航天战线全体青年同志致以节日的祝贺! 习近平
2022年5月2日
材料三:习近平《给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的同学们的回信》
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的同学们:
你们好!来信收到了,得知大家通过学校设立的科技小院,深入田间地头和村屯农家,在服务乡村振兴中解民生、治学问,我很欣慰。
你们在信中说,走进乡土中国深处,才深刻理解什么是实事求是、怎么去联系群众,青年人就要“自找苦吃”,说得很好。新时代中国青年就应该有这股精气神。党的二十大对建设农业强国作出部署,希望同学们志存高远、脚踏实地,把课堂学习和乡村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厚植爱农情怀,练就兴农本领,在乡村振兴的大舞台上建功立业,为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青春力量。
在五四青年节到来之际,我向你们、向全国广大青年致以节日的祝贺!
习近平
2023年5月1日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一项气势磅礴的伟大事业,靠无数英雄共同推动。从“唤起工农千百万”的革命斗争,到“诸公努力救神州”的抗战伟业;从“青山着意化为桥”的建设时期,到“尘埃与曙光升腾”的改革年……在狂澜既倒的历史关头、在豪情壮志的建设时期、在波澜壮阔的改革时期,英雄们的精神犹如一束闪耀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征途上的火炬,给人以崭新的希望。(李群《捍卫英雄是国家发展的梦想火炬》)而我们与时代、祖国、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立下志向,通过我们的努力,在筑梦路上奋力前行吧!
写作活动六:传承文化经典,我手书我情
刘勰《文心雕龙·书记》中说:“三代政暇,文翰颇疏。春秋聘繁,书介弥盛。”这就意味着早在春秋时期书信即已产生,而绵延两千多年之后,中国又形成了独特的书信文化传统,亲情、友情、爱情正是通过家书、情书等等得以传递和保存。司马迁的《报任安书》、嵇康的《与山巨源绝交书》、诸葛亮的《诫子书》、曾国藩的《曾国藩家书》、林觉民的《与妻书》、鲁迅的《两地书》、沈从文的《从文家书》、傅雷的《傅雷家书》等等,它们如今已成为一种文化经典,植入到国人的情感记忆之中。
写作练笔(二选一)
1.亲爱的同学们,你多久没有写过信了?你有什么想说又不便当面说的,你有什么只想静静地诉诸笔端将心里的话说出来的,不妨拿起你手中的笔,写下你心中最真实的想法吧。或许他是你的爸爸、妈妈、老师、朋友、舍友,是你仅仅见过一面的人……把你想对他说的话以书信的形式写下来吧!
2.《与妻书》结尾,林觉民说:“巾短情长,所未尽者,尚有万千,汝可以模拟得之。”想象、揣摩意映在读信后会想到什么,有些怎样得感触。请结合文本内容,以意映的口吻,写一封回信。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微信扫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