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一 、泸县石半丁名师凿璞工作室章程(试行)
二、工作室活动例会制度
三、工作室活动学习制度
四、工作室活动研讨制度
五、工作室活动考核制度
六、工作室活动财务制度
泸县石半丁名师凿璞工作室章程(试行)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充分发挥名师资源示范、引领、催化、辐射作用,为使名师工作室规范、有效运行,高质量地完成各项目标任务,建设高水平工作室,特制订本章程。
第二条 工作室名称:陕西省高飞名师工作室;主持人:高飞。
第三条 工作室是由数学学科骨干教师组成的, 集教育教学、教育科研、教师培养为一体的教师成长共同体。
第二章 工作宗旨
第四条 工作宗旨:
工作室以 “研究的平台、成长的阶梯、辐射的中心、师生的益友”为宗旨, 以“组建团队、搭建平台 、精准帮扶、校本研修”为主要工作任务, 以“师德的楷模、教学的能手、科研的专家、学习的榜样”为目标,以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研究为主线,以教育科研为先导,以网络交流为载体,立足教学实际,聚焦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并通过开展行之有效的理论学习、校本教研、课堂观摩、网络研修、名师论坛、专家引领等教育教学理论和实践研究,促进中青年教师专业成长以及名师自我提升,推动我校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改革工作,促进我县乃至周边县数学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使工作室最终成为优秀教师的汇聚地、未来名师的孵化地、人才成长的前沿阵地。
第三章 工作理念
第五条 工作理念:
搭建交流合作平台 拓展教学研究空间
推进课堂深度研究 促进教学风格形成
精准帮扶青年教师 努力实现资源共享
发挥名师示范辐射 引领教师专业发展
第四章 工作任务
第六条 工作任务:
1.立足课堂教学,开展课题研究。针对教育教学实践中的重点、难点问题进行专题研究,积极主动、创造性地提出改进策略与方法。工作周期内至少要完成一个省级以上重点研究课题并取得相应成果,或者完成一篇高质量的教育论文并发表。
2.着眼课程改革,打造精品课程。立足学校实际和学科要求,建设与学科发展紧密联系、与学校传统、学生兴趣有机结合的具有特色的优秀课程,打造学校品牌学科,推进学校新课程改革。
3.发挥引领作用,做好带头示范。以公开课、示范课、观摩课、研讨会、专题讲座等形式,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推广交流教育教学成果,传播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
4.建好交流平台,扩大成果辐射。开辟教育博客,及时传递工作室成员学习成果,交流工作室研究成果,努力使博客成为工作室动态工作站、成果辐射源和资源生成站。
5.注重成果提炼,出好研究成果。以精品课堂教学实录、教学设计(教案)、课件、教学反思、论文、课题报告等形式展示教育教学、教育科研等成果;每年有1篇以上有较高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的教育教学论文在教育期刊上发表;每年有1项教育教学科研成果获得市教育行政部门或省教育厅基础教育优秀成果奖。
6.完成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交予的其它工作任务。
第五章 日常活动
第七条 工作室日常活动:
1.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按计划开展各项活动并定期进行工作总结。
2.积极开展业务学习、双向听课、说课评课、案例分析、课例开发、教学研讨和课题研究等活动。
3.做好日常活动记录和各种活动资料的整理归档工作。
第六章 人员组成及其职责
第八条 人员组成:
工作室设主持人1名,成员由同学科、教育兴趣相近的骨干教师组成。
第九条 主持人职责:
1.发挥指导作用,承担培养指导任务。根据安排,以工作室为平台,承担学校骨干教师的培养指导任务,明确培养目标和规格,制定培养计划和方案,通过集体备课、说课评课、案例分析、课例开发、教学研讨和课题研究等形式,指导他们提升专业能力和水平并取得明显成效。
2.重视示范引领,促进教师共同成长。积极参与、承担教学研讨、教师培训和对外交流活动,承担教育教学示范、观摩和专题讲座、辅导等任务。每学期在校内听评课不少于20节,每学年在县市教育教学研讨活动中举办专题讲座不少于1次。
3.积极投身教研,着力破解教学难题。根据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目标要求,结合教育教学实践中的重点难点问题,主持或参与市级及以上级别的教育教学科研课题或教改实验项目,每年内至少撰写1篇有较高水准和应用价值的调研报告、经验总结或政策建议;至少开设1次专题讲座或学术报告会;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撰写不少于5万字的反映个人教育思想、教学主张或教学特色的经验总结著作书稿;至少在教育期刊上公开发表2篇专业论文。
4.建设好工作室,扎实开展教学教研。起草工作室工作章程,制订工作室发展规划,拟定工作室工作计划,制订工作室课题研究方案,认真开展教学教研工作;建立工作室博客,定时更新,交流展示工作室工作开展情况。
第十条 成员职责:
1.制定个人发展目标和具体的实施计划,定期参照个人发展目标和计划,督促自我发展。每学期至少研读一本教育教学专著并有读书笔记。
2.参加工作室组织开展的各项教育教学研究及实践活动,按时、保质、保量完成工作室规定的学习任务、科研任务和相关任务。
3.积极撰写包括教学论文、教学随笔、教学设计、教学反思、听课随想、读书笔记、课例分析等,并及时上传至工作室博客。
4.每学期至少承担1-2节公开课,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形成教学风格,创造教学业绩,力争成为名师。
5.及时撰写阶段性工作总结,提炼个人教学风格和教学特色。
第七章 附 则
第十一条 本章程经工作室成员讨论通过后生效。
第十二条 本章程经工作室成员讨论通过后报学校备案。
第十三条 本章程由名师工作室主持人负责解释。
工作室活动例会制度
一、工作例会:定期召开工作室工作会议,商讨学期计划,明确阶段工作目标,制定具体的活动安排,分阶段展示研究成果等。
二、反馈会:根据工作室年度计划,定期进行工作室反馈调研,督促检查学习、研修、课题的实施情况等。
三、总结会:每学期召开一次总结会议,总结经验成果,梳理存在问题,研究解决的办法。
工作室活动学习制度
一、按时学习:工作室成员平时学习以自学为主,另就工作室主体研究方向进行定期学习,及时交流学习心得体会。同时,每学期至少阅读两册教育教学类书籍,并撰写3000字以上的读书笔记。
二、按需学习:工作室成员依照每学期的自我发展计划,明确学习内容、学习目标,根据目前及今后中职教育教学改革趋势在教育教学等方面有选择性的学习。
三、团队学习:工作室成员积极参加校内外各级各类教学研讨活动。
四、专题学习:工作室建立“每月一主题”研讨制度。由工作室研究项目的负责人根据研究方向确定主题,定期进行集体研究。
五、个性学习:工作室成员要善于思考,对自己的教学风格进行系统研究,分析自己的教学过程,个性风格,探索属于自己的充满个性的教学模式。
六、创新学习:工作室成员以一线教学为土壤,以草根课题为主要研究的形式,从工作室的主课题中分解若干子课题,进行研究,小中见大,力求创新,成果可操作,易推广。
工作室活动研讨制度
一、合作互动:工作室定期与其它名师工作室进行学术研讨交流活动。
二、网络互动:工作室网站、工作室成员博客及电子档案袋资料须及时更新,开通评论、留言等服务,公布个人电子邮箱,以取得更好的交流效果,提高工作室的知名度与影响力。
三、辐射互动:工作室成员积极配合学校开展的相关教研活动就某一主题或自己专长对相关职业教育教师进行培训讲座,积极推广先进经验,热心指导同学科教师,建设名师团队。
四、责研修任:
(1)素养提升:提高师德修养,模范履行教师职业道德。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团结协作,积极进取,不断充实自我,为教育教学改革做出贡献。
(2)明确方向:制定个人发展规划,建立规范的工作室档案制度,记录培养过程。
(3)引领示范:每学期每位成员至少开设一节优质示范课(或专题讲座),发挥专业引领作用,结对指导一到两名青年教师,经常听课、评课,帮助他们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能力。
(4)理论研究:每学年至少在省级学术刊物以上发表一篇教育教学论文,且字数不少于2500字。核心参与工作室课题研究。
(5)出版专著:鼓励个人或合作出版著作,注重成果提炼,形成高质量的物化成果。
工作室活动考核制度
一、工作室领衔人由名师工作室领导小组进行考核,作出评价;工作室成员由领衔人根据《海门中专名师工作室管理办法》对其进行考核,作出评价。
二、考核采用达标制,分为“优秀”“合格”“不合格”三个等第,对获优秀等第的工作室成员进行奖励。工作室成员考核不合格者调整出工作室,同时按有关条件程序吸收符合条件、有发展潜力的新成员进入工作室。
三、遵守工作室纪律,准时参加工作室组织的各种会议、专题研讨、教学活动等,各项活动要按时签到。
四、对不遵守工作室纪律,无故缺席三次工作室活动的视为自动退出。对于不求进取,不能按时完成工作室布置的任务的成员进行劝退。
五、工作室设立“工作室优秀成员”“工作室学习积极分子”等综合奖项与专项奖项,每学年评选一次,并给予一定奖励。
六、考评中获得各类“优秀”的,将优先推荐领衔人晋升高一级职称和专业荣誉称号,优先推荐为市、县教育系统高层次培养人才。
附1:工作室成员年度考核达标要求
考核内容 | 第一层次 | 第二层次 | 第三层次 |
经典阅读 | 周期内,8本经典,10种杂志 | 周期内,6本经典,6种杂志 | 周期内,3本经典,4种杂志 |
学习培训 | 每年40学时 | 每年30学时 | 每年20学时 |
教学成绩 | 全县上游 | 全县中上游 | 全校上游 |
公开课 | 每年3节县级、2节市级,三年有2节市级 | 每年2节县及以上 | 每年2节校及以上 |
听评课 | 每学期30节 | 每学期20节 | 每学期15节 |
教学反思 | 每学期4篇 | 每学期3篇 | 每学年2篇 |
教学案例、课件 | 每学期3篇 | 每学期2篇 | 每学期1篇 |
教学竞赛 | 周期内一次获市二等奖及以上 | 周期内一次获县二等奖及以上 | 周期内一次获校及以上 |
论文撰写 | 周期内2篇获省二等奖,至少2篇发表。 | 周期内1篇获省二等奖,至少1篇发表 | 周期内3篇获县一等奖及以上,其中至少1篇市二等奖。 |
课题研究 | 主持或参与省课题(核心成员前三) | 主持市或参与省课题 | 主持县课题 |
示范引领 | 培养6名青年教师 | 培养4名青年教师 | 培养4名青年教师 |
附2:工作室成员年度考核加分细则
加分内容 | 加分细则 |
承担活动(4分) | 承办工作室活动的所在学校工作室成员负责撰写活动简报,整理活动文字、图片资料上交工作室存档,每次加4分。4分封顶 |
读书笔记(4分) | 每上交1篇读书笔记电子稿加2分,4分封顶 |
公开课 | 省、市、县公开课分别加10、6、4分。 |
听评课(4分) | 每上交1篇1000字评课电子稿加2分,4分封顶 |
教学反思(4分) | 每上交1篇1000字教学反思电子稿加2分,4分封顶 |
教学案例(4分) | 每上交1篇教学案例电子稿加2分,4分封顶 |
教学竞赛 | 省、市、县竞赛一等奖分别加10、6、4分,其他奖次依次递减1分。 |
论文撰写 | 核心刊物发表加15分,主流刊物发表加10分,省 “两大杯”获一等奖加10分,其他奖次依次递减1分。市五四杯获一等奖加8分,其他奖次依次递减1分。 |
工作室活动室财务制度
一、工作室根据上级下拨款额,制定预算,做到精打细算,把钱用在最需要的地方。
二、工作室成员参加的各项学习、培训、课题研究、成果奖励与推广及其它教学研究活动等,都给予适当的经费保障。
三、工作室成员个人开展与工作室相关的活动,需使用经费的需书面向名师工作室领衔人人提出申请,并报学校主管部门审核。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微信扫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