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的位置: 首页 >班级建设>制度建设>详细内容

重在规则教育

来源: 发布时间:2021-03-23 15:49:50 浏览次数: 【字体:

【案例故事】      

替学生“撒谎”

 

为了扭转班级的早自习无法正常进行的局面,我和学生约定7点20分前(比学校规定的时间早10分钟)到教室上早自习。在安排这一约定时,我“放出狠话”:如果谁迟到了,不管什么理由,都将要受到“回家反省”的严惩;如果我迟到了,就由学生提出惩罚我的方式。

约定生效的第一天早晨,我到学校时不到7点20分,但我没有马上到班级去,而是坐在办公室里胡思乱想。今天是执行约定的第一天,那些懒散惯了的学生应该不会准时到的,多给他们几分钟吧,当作适应期得了;另外,真要有众多的学生迟到了,我是不可能让他们“回家反省”的;学生们真迟到了,怎么办呢?批评?写分析书?我到现在也不知道到底该怎么处理那些真的迟到了的学生;或许我昨天的“狠话”会让学生们“害怕”的,他们早已到齐了吧!

到7点23分时,我想我该去教室了。会不会有学生迟到呢?迟到的学生会是谁?教室应该很安静吧?……我一路不停地猜想着。当我走进教室时,教室里静悄悄的,学生们都在埋头看书。看来效果不错,我的矛盾心理又变成了一种暗自得意。

正在得意时,我突然看见有一个座位是空的——那是东超同学的位置。怎么会是他呢?在我的印象中,东超是一个中规中矩的好学生形象,没有一次违纪的记录。东超性格内向并且有点自卑,因为这一性格不足经常被同学捉弄,从这个角度分析,他也是没有胆量迟到的。那他怎么会迟到呢?我百思不得其解。我有心“放他一马”,但昨天我已经在学生面前把话说“死”了,不处罚他的话,以后其他学生迟到了我又如何面对呢?这一次,我如果在大庭广众下责令他“回家反省”,又给那些以前经常捉弄他的学生多了一个把柄,这以后东超又该如何去面对大家?……想来想去,我最终决定还是“放他一马”。

以怎样的方式“放过”他呢?我突然想到了办公室里昨天印刷的练习题,又想到东超肯定快来了,心里便有了主意。我便从三楼走到一楼的楼道口等东超。不长时间,远远地,我看到东超跑过来了。

等东超气喘吁吁地跑过来时,看到我站在那里,他被吓了一大跳。

“怎么迟到了?”我把脸一板。

“我——我——我错过早班公交车了。”东超有点结结巴巴地回答,看得出,他有点紧张。

“你就不能早点出来等车啊?”我继续用生硬的语气询问。

“我以为来得及的,老师,我不是故意迟到的。”东超的脸涨得通红通红的。

“不论是不是故意的,事实上你迟到了。你自己说说,该怎么处理吧?”我面无表情地说。

东超低着头,一语不发。

看看表,我知道早自习马上就要结束了,我便“命令”道:“我今天很忙,明天再处理你迟到的事情。你去办公室帮我把昨天印的练习题拿到教室里分发。记住,先不要告诉任何同学你迟到了,就说你今早早来了,是去帮老师印刷试卷了。” 说这些话语的时候,我的脸上仍没有“放晴”的迹象。

等东超抱着厚厚的一堆练习题出现在教室门口的时候,全班同学发出了长长的“啊”声,接下来就是纷杂的抱怨习题太多的声音,同学们都忽略了班级中有一位同学迟到了。

我心里终于松了一口气。第二天,我也没有去处理东超迟到的事情。一整天,我分明地感觉到东超见到我时眼神总是躲躲闪闪的。

第二天晚上,当我刚登上QQ时便看到一个头像一闪一闪的。我打开一看,只有简单的一句话:“老师,我明白了您的苦心,谢谢您的厚爱!学生东超。”读完之后,我并没有立即回复,呆呆地看着电脑屏幕。我以为自己已经做得不落痕迹了,没想到还是让东超看出来了。

一次善意的谎言,保护了学生脆弱的自尊。我想,在以后的工作中,在处理那些有特殊背景的学生出现的问题时,我是不是应该多“撒谎”呢?理应如此!

(案例提供者  张勇

 

 

【评析与建议】

处理学生迟到是班主任日常工作中的常规工作之一。正是因为学生迟到天天都有可能出现,所以班主任处理起来才不一定每一次都能非常科学、富有艺术性。迟到的处理,也考验一个班主任的教育智慧。

一、案例中张老师对迟到的处理成功的地方

对东超迟到的处理原则是科学的。在发现了学生东超迟到后,张老师认真分析东超的个性特征、纪律保持情况以及班级中其他同学对东超的态度,把自己头脑中有关东超的信息全部激活了。这是处理东超迟到能够成功的最基本前提。换言之,老师整合了关于东超的所有信息,并确定了处理东超迟到的基本原则:保护东超的自尊心与维护班级纪律有机地统一起来。

老师对东超迟到的处理,追求的境界是非常高的。张老师想追求“教育无痕”的境界,而且在实践操作中也力求自己教育行为既有效益又不留痕迹。比如老师既没有找东超谈话,告知其迟到的危害,也没有向东超解释自己替他撒谎的出发点。

对东超的迟到的处理细节是科学的、也富有艺术性的。老师远离教室,在一楼楼道口等东超,有效利用放在办公室的试卷,故意板着脸以严厉的口气和东超说话,让东超告知同学自己是因为帮老师印试卷才迟到的,这些细节的处理非常正确。

在成功处理了东超的迟到以后,张老师有了提升教育艺术的想法,并总结出面对一些有特殊成长背景的学生,应该有特殊的教育举措的结论,这是难能可贵的。也是今后再处理类似的班级工作时发展教育智慧的经验积累。

二、案例中的老师对迟到的处理存在的不足

老师早晨到校后,没有在自己和学生约定的时间之前进教室,这一做法是错误的。自己和学生有约定,都要早到校。但自己没有进教室,学生不知道老师是否已经到学校。实际上给某些学生一种暗示。班级的规定并不是严格执行的;班主任言而无信。显然这会给日后的班级维持纪律的工作带来了难度。

不去教室实地观察学生的到校情况,而是坐在办公室里猜想学生是不是迟到了。这种想当然的推测是站不住脚的,没有实地观察,仅靠一些印象来推测,得出的结果是感性的,不科学的。

当张老师进教室后发现学生们都到了,而且在安静的上早自习,就有些得意。这一教育细节的出现极为不恰当,有什么可得意的呢?这是一种非常偶然的结果。尽管学生们第一天到齐了,可能是学生怕惩罚、可能是学生在观望、可能是学生们无意中早来了,都不好确定。

老师迟到了,没有向学生解释自己为什么迟到,也没有请学生提出对自己的迟到应该如何处罚,这给学生一种班主任既言而无信又搞特殊的感觉。学生们也没有人指出班主任迟到了,说明学生对班主任的话语并不关注;而张老师也没有发现这里隐含的负面信息,这都将成为老师日后工作推进的障碍。

在和学生约定了“回家反省”的处罚方式后,又感觉到这样做不合适;而如果学生真的迟到了,老师马上就进教室了还不知道怎么处理这些学生。这都说明,张老师处理学生迟到的前期预想于决定过程带有盲目性,是处于被动中的。这样,很容易使自己陷入进退维谷的尴尬境地。

三、应该加强的教育细节

加大对学生们普遍迟到的原因分析,找到今后工作推进的切入点。在案例中,老师已经提到早自习无法正常进行,面对这一局面,老师只是简单地提出了解决方案:加大处罚力度。而这一方案是在没有经过调查,没有经过论证的前提下确定的,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比如,许多学生如果真的都还迟到怎么办,让他们都“回家反省”吗?真让学生都“回家反省”,那不是连正常的课程都不能上了吗?

和学生约定好了,就一定要严格履行约定。案例中的老师没有严格履行约定,从中也可以看出为什么学生以前会大面积的迟到了,老师都不以身作则嘛!所以,张老师要不断地提高自己的职业素养。

在处理学生的迟到时,要加强实地考察的力度。换言之,老师要到教室这一教育现场去实地观察、分析学生的到校情况,准确分析学生迟到的原因,根据具体情况做出处理决定。而不能在办公室里主观地决定自己的教育行为。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