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组管理主题活动,我为什么不可以做自己
【案例故事】
剪短发风波
某日,K中学初二(1)班的班会课时间。
班会以讨论、自由发言的形式进行,气氛逐渐变得异常。学生们畅所欲言,情绪都很激动,很快,不同意见分成了对立的两派,双方僵持着争论着,每一方发言的同学都据理力争,互不相让:
“众所周知,日本学校以对学生管理严格而闻名世界,一提到日本学生,人们马上想到的就是他们整齐一致的校服、雷厉风行的作风。统一校服我们已经做到了,日本现在开始推行剪短发,我们也应该学习这种做法,要进步就要不断地学习和改变。”
“剪短发不过是表面现象、形式主义,搞这种空泛的形式主义,有什么意义?”
“如果同学们都剪了整齐一致的短发,上操的时候,我们的队列会显得更整齐!”
“未必!短发也有不同的发型,也难以做到整齐一致,而且我们又不是三军仪仗队,要那么齐干什么?”
……
班主任王老师看着班里的局面,不由得眉头紧皱。她不禁陷入了沉思中……那是前些日子,她偶然看到一篇关于“日本某中学要求女生统一剪短发、男
生留平头”的新闻报道。报道说这种“短发制度”不仅改善了该校的校风校纪,而且增强了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王老师读后深受震动。K中学一直以来要求学生在校期间穿统一的校服,但是对发型还没有统一的要求。虽然老师们经常向学生讲发型要符合学生的身份,可还是有一些学生或染发,或烫发,或留着挡住眼睛的刘海……王老师觉得学生“千姿百态”的发型破坏了学校校服所要营造的整齐一致的校园文化,如果在K中学推行“短发制度”,结果一定也会像在日本中学一样,改善校风校纪,增强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而且,从审美的角度看,学生整齐一致的短发更能显示出中学生的青春风采和朝气蓬勃。于是,王老师向校领导提出了“对学生实施短发制度”的建议。
校领导非常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和对学生的管理教育。经过研究,学校决定采纳王老师的建议,在K中学实行新校规——“短发制度”:女生留齐耳短发,男生留平头。
随着校规的宣布,一些学生遵守学校的新校规,剪掉了长发;但也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尤其是女生,非常抵制新校规。她们不愿意剪掉辛辛苦苦留了几年的长发,更不愿意改变自己的风格,变成自己无法接受的不伦不类的样子,虽然学校一再在大会小会上强调这项校规,可她们依然坚持自己喜欢的发型,不肯改变。
新校规宣布已经过去半个月了,坚持“做自己”的学生们还是没有剪掉长发。负责学生工作的教导主任终于忍无可忍,在一次全校大会上,当着全校师生的面,点名严厉批评了未剪短发的学生,并宣布一周后他将带着剪子到各班检查,如果还有人还未剪短发,他会强制执行新校规。
王老师的班里就有几个坚持“做自己”,不肯剪短发的学生。王老师没想到师生对立会这么严重。如果教导主任真的到班里来剪学生的头发,别说学生接受不了,自己也接受不了。她不想让事情发展到那么糟糕的程度。所以很快在班上举行了一次“为什么要推行短发制度”的班会。她希望坚持“做自己”的学生能在班会上接受教育,改变态度,剪掉长发。可是,没有预料到出现了前面发生的一幕。
一方支持“短发制度”,另一方则强烈反对,争论仍在继续。
“剪短发,能够节省每天早上梳洗的时间,能够让我们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专心学习。”
“过去,咱们班长是短发,学习委员是长发,两个人的学习都很优秀,不相上下,‘短发制度’究竟意义何在?!”……
自由讨论渐渐变成了辩论,辩论中又满含着不满、敌对,甚至还有愤怒。下课的铃声响了,争论却没有结果,谁也没能说服谁。班会结束了,王老师更发愁了,原有的争议和分歧不是解决了,而是加深了,怎么办呢?
案例提供者:沙子
【分析与建议】
一 、K中学制定的“短发制度”是否合理?
据调查,中学生穿统一校服的校规早已在各地中学普遍实施,而且这一校规客观上促进了学校的管理,增强了学生的归属感。K中学的“短发制度”承载着K中学追求的培养集体主义精神和朝气蓬勃、文明向上的校园环境。通过做好思想工作,引导学生认同这种精神和观念,才会使推行短发制度促进K中学教育管理到达一个新高度。
而K中学急于求成,在尚未取得共识的情况下,就在全校强制推行,结果导致学生和学校对立。新校规没起到教育作用,反而给学生留下了学校不懂人情、专横跋扈的印象。
教育形式承载着教育的目的及内容。在学习、借鉴他校、别国的教育形式的时候,要深刻研究、理解其教育形式所承载的教育目的及内容。
日本学校的“短发制度”只是日本提倡学生“统一外表,塑造个性化内涵”教育思想的一部分。据了解,日本一些学校一方面通过统一外表——统一校服、统一发型,甚至统一书包、鞋袜等方式增强学生的归属感,加强校园管理,另一方面则通过设置丰富多彩的课程和多样化的教育方式培养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
K中学只学日本的教育形式,不深入研究教育形式的内涵,舍本逐末,必然由盲目引进短发制度而最终导致失败。
二、部分学生坚持做自己,不剪掉长发是否可以理解?
部分学生认为长发是他们喜欢的自我形象,如果按照老师的要求剪了短发,他们就变成了自己不喜欢的样子。他们想做自己喜欢的自己。学生的这种想法是可以理解的。处于青春期的孩子很关心自己的形象,他们常常因为外在的形象而产生自信或自卑。他们维护自己的长发,实际上也是在维护他们内心真实的自我,他们不愿真实的内心世界装在一个自己不喜欢的壳子里。K中学、王老师要理解学生的正常心理,引导学生正确追求内在美和个性化的内涵。
处于青春期的孩子正处于自我认同阶段,他们不断寻找理想的自我和现实的自我的统一。当他们不能实现自我同一性的时候,他们的内心就会处于混沌、迷茫的状态。当他们实现了自我同一性就会有明确的自我观念和明确追寻的生活目标。当K中学强制推行“短发制度”时,一些孩子反对剪掉长发实际上也是在维护自己的自我同一性。她们认为自己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我都是留长发的女孩。接受短发制度,对他们来说意味着自我的否定、自我的不一致。正如一些学生所说,既然是形式主义的东西,我为什么还要服从;既然是我不喜欢的样子,我为什么还要做。K中学推行“短发制度”的前期教育引导工作做得不够,没能引导学生认识到短发制度所承载的是集体主义精神和营造整齐一致的校园风貌,这是造成学生内心冲突的重要原因。如果K中学能把学生的自我认识引导到“做一个充满集体主义精神、具有个性化内涵的中学生”的精神层面上,学生的内心冲突就会减少,与学校的对立也自然会降低。
学校、老师帮助学生不断在矛盾冲突中认识自我、提高自我是学校的重要责任。如果王老师能够引导不愿意剪掉长发的学生接受“保留自己的观点,服从集体的需要”,也可以帮助这些学生提高认识,减缓行为上的对抗。
三、王老师原先的处理方式合适吗?
王老师看到部分学生与学校对立,深感事态严重。她想到,如果班里的学生不尽快剪掉长发,等教导主任拿着剪子到班里来,只会使学生与学校的对立加重加深,那样,既损害了学校形象,也会严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所以她希望学生赶快剪掉长发。王老师预感到事态发展的严重性,觉得自己要尽快做些什么来缓解学生与学校的对立。
王老师采用班会的教育形式,确定的班会主题是“为什么要推行短发制度?”她希望学生能理解短发制度背后的集体主义精神和整齐一致的校园文化的内涵,这正是学校推行“短发制度”所应做而没有做的前期准备和铺垫工作。王老师采取了学生自由讨论的班会形式。这种班会形式体现了教师民主管理班级和教育学生的特点,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但是,这种自由谈论的班会完全忽视了教师的教育主导作用。这也正是造成学生由自由讨论转化为辩论,甚至观点、情绪对立的重要原因之一。
四、应该如何通过主题班会解决学生的思想问题?
(一)主题班会对班集体建设的作用
当教师用班规、校规吓唬学生、约束学生的行为时,学生则处于人治、他律的阶段,会表现出此时彼时、此地彼地表现的不一样;当学生认同班规、校纪,自觉用班规、校纪约束自己的行为时,就会处于自治、自律的状态,始终做到言行一致。教师、学校的责任不单纯是制定班规、校规,更应该引导学生认同班规、校规所承载的价值观和信念。
主题班会是班主任围绕着特定的主题对学生进行思想和道德品质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也是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重要途径。主题班会还是班主任通过班集体教育影响学生的一种教育形式,它可以有效地调动学生们的高度热情和智慧对自己进行自我教育,解决学生的思想问题。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说:“教育了集体,团结了集体,加强了集体,以后,集体的本身就能成为很大的教育力量。”由于主题班会是在一个比较集中的时间、集中的环境下在全班进行的教育,它强化集体教育的力量,精心组织,定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二)王老师可以改进的做法
王老师应当在班会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实现统一班级思想、达成共识的目标。班会活动可以这样来做:
1、王老师可以先用一节班会帮助学生了解日本短发制度的背景和它所承载的实现学生“统一思想,塑造个性化内涵”的教育理念。在介绍时,要尽可能让学生通过图片、影像等资料感受到整齐一致的校园美和朝气蓬勃的学生精神风貌,感受日本学生表达个性化内涵的多彩方式。然后,王老师通过图片、影像资料介绍国内外一些名校、公司的理念和管理方式,使学生感悟出内容和形式的密不可分,也使学生感受到这些单位人员积极向上的精神和追求。最后,王老师可以布置作业,请同学们思考“为什么要推行短发制度”,并请同学们准备参加下次班会的谈论。
2、王老师个别找那些坚持做自己、不剪长发的同学谈话。谈话时,不能是王老师一言堂。首先要给这些学生表达自己的机会,耐心倾听他们的想法。对于学生反对短发制度的观点,王老师不必急于与之辩论,而是要赞赏他们对美、对个性的追求,尊重他们的思考和持有的不同观点。然后王老师要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如何塑造个性化的内涵,明白留长发不一定就有个性,留短发一样可以追求个性化的道理;引导学生理解在一定情况下保留自己的意见、服从集体的决定的必要性。
3、王老师要主持班会或者指导有组织能力的学生主持班会。自由谈论的班会形式容易激发学生标新立异和不服从权威的心理。在中学生中,这种讨论常常是难以控制和达成共识的。但它的好处是给学生了民主权利,给学生了表达自己意见的机会。王老师要扬长避短,首先就要在班会的开场白中组织学生达成讨论公约:倾听他人发言,相互尊重,相互学习。然后请同学发表意见,畅所欲言。在讨论的过程中,王老师或学生主持人要适当地营造幽默、和谐的气氛,多寻找能够清楚表达正方观点的学生发言。在班会的最后阶段,王老师可以请同学们谈谈“保留自己观点,服从集体的必要性和益处”的认识。
4、王老师还可以个别劝说不剪长发的同学暂时保留自己的观点,但要服从学校要求,剪掉长发。
五、班主任还可考虑以下建议
(一)班主任在召开班会和一切教育活动前,都要有充分准备,即要认真“备课”。万不可兴之所至,仓促上阵。要在反复斟酌中确定教育的主题;要在思前想后中确定教育的切入点和教育活动的整体脉络;要针对实际,对可能出现的异常情况预设应对策略;要做多种比较,设计生动活泼、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
(二)班主任要培育开展各种活动的骨干队伍、舆论队伍。在活动中通过他们的行动和舆论能积极地体现和推行班主任的教育意图。案例中舆论队伍明显处于弱势,班主任的意图就很难贯彻。
(三)班主任在教育活动中,要展现很强的人格魅力。这是有力的教育因素。案例中班主任没有表现出个人魅力,她几乎没对学生产生影响。
(四)个别教育应贯穿在班主任的一切工作中。用典型的力量发挥教育作用,是有效的教育手段。案例中既没有典型的带动也没有班会前后的个别工作。大哄轰的教育方式,是难以做出细致的工作效果的。
评析:石伏平、白铭欣
我仍在线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微信扫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