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的位置: 首页 >班级建设>团队建设>详细内容

安全教育不要走过场吗

来源: 发布时间:2021-03-23 16:25:50 浏览次数: 【字体:

【案例故事】

抗震奇迹:安县桑枣中学师生无一伤亡

不是没有见过出事的学校,有的学校墙没弄结实倒塌砸到学生,有的学校组织不好,造成学生踩踏事故。

他不能让这样的危险降临在自己学生的身上。于是,他从2005年开始,每学期都在全校组织一次紧急疏散的演习。他会事先告知学生本周有演习,但娃娃们具体不知道是哪一天。等到特定的一天,课间操或者学生休息时,学校会突然用高音喇叭喊:全校紧急疏散!

每个班的疏散路线都是固定的,学校早已规划好。两个班疏散时合用一个楼梯,每班必须排成单行。每个班级疏散到操场上的位置也是固定的,每次各班级都站在自己的地方,不会错。

教室里面一般是98行,前4行从前门撤离,后4行从后门撤离,每列走哪条通道,娃娃们早已被事先教育好。孩子们事先还被告知的有,在2楼、3楼教室里的学生要跑得快些,以免堵塞逃生通道;在4楼、5楼的学生要跑得慢些,否则会在楼道中造成人流积压。

学校紧急疏散时,他让人记时,不比速度,只讲评各班级存在的问题。

刚搞紧急疏散时,学生当是娱乐,大半孩子只觉得好玩,有的甚至认为多此一举,有反对意见,但他坚持。

后来,学生老师都习惯了,每次疏散都井然有序。

他对老师的站位都有要求。老师不是上完课甩手就走,而是在适当的时候要站在适当的位置,他认为适当的时候是:下课后、课间操、午饭晚饭,放晚自习和紧急疏散时——都是教学楼中人流量最大的时候;他认为适当的位置是:各层的楼梯拐弯处。

老师之所以被要求站在那里的原因是,拐弯处最容易摔,孩子如果在这里摔了,老师毕竟是成人,力气大些,可以一把把孩子从人流中抓住提起来,不至于让别人踩到娃娃。

每周二都是学校规定的安全教育时间,让老师专门讲交通安全和饮食卫生等。他管得严,集体开会时,他不允许学生拖着自己的椅子走,要求大家必须平端椅子——因为拖着的椅子会绊倒人,后面的学生看不到前面倒的人,还会往前涌,所有的踩踏都是这样出现的。

那天地震,他不在。学生们正是按着平时学校要求、他们也练熟了的方式疏散的。地震波一来,老师喊:所有人趴在桌子下!学生们立即趴下去。

老师们把教室的前后门都打开了,怕地震扭曲了房门。

震波一过,学生们立即冲出了教室,老师站在楼梯上喊:“快一点,慢一点!”

老师们说,喊出的话自己事后想想,都觉得矛盾和可笑。但当时的心情,既怕学生跑得太慢,再遇到地震,又怕学生跑得太快,摔倒了——关键时候的摔倒,可不是玩的。

那天,连怀孕的老师都按照平时的学校要求行事。地震强烈得使挺着大肚子的女老师站不住,抓紧黑板跪在讲台上,但也没有先于学生逃走。唯一不合学校要求的是,几个男生护送着怀孕的老师同时下了楼。

由于平时的多次演习,地震发生后,全校师生——2200多名学生、上百名老师,从不同的教学楼和不同的教室中,全部冲到操场,以班级为组织站好,用时136秒。

学校所在的安县紧临着地震最为惨烈的北川,学校外的房子百分之百受损,90多位教师的房子都垮塌了,其中70多位老师,家里砸得什么都没有了。

他从绵阳疯了似地冲回来,冲进学校,看到的是这样的情景:8栋教学楼部分坍塌,全部成为危楼。他的学生,11岁到15岁的娃娃们,都挨得紧紧地站在操场上,老师们站在最外圈,四周是教学楼。

他最为担心的那栋他主持修理了多年的实验教学楼,没有塌,那座楼上的教室里,地震时坐着700多名学生和他们的老师。

老师们迎着他报告:学生没事,老师们都没事。

他后来说,那时,他浑身都软了。55岁的他,哭了。

通信恢复后,老师们接到家长的电话,会扯着嗓子、大声骄傲地告诉家长:我们学校,学生无一伤亡,老师无一伤亡——说话时眼中噙着泪。

他的老师们收入都不高,教师平均月收入112678元。学校的墙上写着:“责任高于一切,成就源于付出。”

那时,在大震时分布四处的学生家长们的伤亡数尚在统计中,学校墙外的镇子上,也是房倒屋塌,求救声一片。但是一个镇里的农村初中,却在大震之后,把孩子们带到了家长面前,告诉家长,娃娃连汗毛也没有伤一根。

他叫叶志平,是安县桑枣中学校长,四川省优秀校长。

记者朱玉、万一、刘红灿

 

【分析与建议】

这是本书中唯一一篇非专门写班主任的案例,也是唯一一篇不是由教师撰写的案例,这是新华社记者采写的一篇通讯。

但是,我们班主任可从中学到许多东西,对安全教育的重视,教师的责任意识,学生平安后教育者的自豪感,以及为什么要开展安全教育活动、如何开展安全活动等等。

一、案例的主要内容

如果没有发生汶川5.12地震,这不过是一件非常平淡的事,甚至不会为我们所知晓。

一所学校重视安全教育,每星期进行安全教育,每个学期进行一次疏散演习,并长期坚持了下来。

地震发生了。许多学校师生伤亡惨重,但由于平时的多次演习,这所学校的2200多名学生和上百名老师,从不同的教学楼和不同的教室中,全部冲到了操场上,并以班级为组织站好,用时136秒,逃生模式结果竟与演习无二。学生无一伤亡,老师无一伤亡。

庆幸和感动之余,我们就发现这所学校的不平凡之处,发现他们平日的工作是那么的细致和有效。

二、从中学习到什么

1、体悟安全教育的意义

为什么要进行安全教育,为什么要演习?

为了生命。汶川大地震中师生的伤亡很大,一些学校近三分之一,甚至有更大比例的师生在这次地震中遇难。可是也有奇迹发生,这所学校就是一个奇迹,另一奇迹是一所“震不垮”的希望小学,两所学校师生均无一伤亡。校舍建设严把质量关,让校舍震不倒,或者慢慢倒(其实这位叶校长也很注重校舍安全);在平时教育过程中把安全教育放在第一位,练习快速疏散。如果做到了这些,那么这次地震将有更多的师生能够逃生。

人的生命是最重要的,是一切的根本,而安全教育,在关键时候就能挽救生命。平时训练多流汗,灾难来临少流血。地震后师生无一伤亡,手拉手围在一起,校方可以大声地、骄傲地向家长报告平安的消息,这就是安全教育的意义和魅力。

虽然地震是小概率事件,但身边的危险其实有很多,比如交通事故、食品中毒、溺水、火灾、台风、雷电、治安伤害等等,都需要防范与安全教育,需要我们做很多的工作。

2、安全教育要注重细节,一丝不苟

演习对学生来说有点新奇,一不小心,往往会被弄成是在做戏,如果老师不认真,学生敷衍了事,则收效甚微。但叶校长却严格要求,每次演习都按照预先制定的方案一步不漏地进行。演练从实战出发,每个班的疏散路线事先固定好,前四排走前门,后四排走后门;哪几个班合用哪个楼梯、不同楼层学生的撤离速度、撤离时教师的站位、到操场上的站立位置等,都事先固定好,力求快而不乱,井然有序;地震来时,师生先在桌子下避险,并抢先把门打开,防止门变形打不开。细节能决定生死。灾难发生是突然的,往往几秒钟,十几秒钟就意味着生与死的不同结果。       

3、长期坚持,习惯成自然

一次两次的安全教育并不难,贵在坚持,常抓不懈。安全教育在大多数情况看起来是在做无用功,没什么作用,坚持起来就有些困难;很多学校也只是偶尔抓抓,效果自然不够明显。而叶校长将此当作一项重大的常规工作,坚持不懈地每学期做一次,而且一做就是四年,最终成就了一个奇迹。

三、几个需要讨论的问题

1.在安全教育方面班级与学校的分工与配合

本案例虽然是以学校为单位组织的安全教育,但也可看见班主任的身影。像一些疏散演习、防火演练等应当由学校统一规划,班主任配合完成;安全常识教育、生存智慧等则可由班主任示范着做,并通过班会等途径完成。如何细化班级与学校的分工还需要进一步的探讨。

2.每周一次安全教育会流于形式吗?

虽然安全教育非常重要,但每周一次安全教育都安排哪些内容?如果用于班会的时间是固定的,安全教育是不是会挤占其他活动的时间?

案例评点:熊华生


分享到:
【打印正文】